“丑小鸭”是如何变成“白天鹅”的——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命题点滴感悟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孔建兵

山西省榆社县教科局教研室 0318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2021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山西中考”)物理试题第20题是以“空气质量检测仪”为情境,命制的一道有山西特色的单项选择题。之所以说有“山西特色”,是因为在历年来的山西中考物理试卷中,最后一道选择题考查的通常是动态电路。

    一、命题过程中的技术性

根据山西中考物理的命题要求,命题组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目标,基于课标标准,山西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理论体系,结合山西中考历年对“动态电路”的考查要求,确定“动态电路”考查题型为客观题,并制定该题的多维细目表,然后开始命制试题,命题技术操作流程如下表。

“动态电路”命题技术操作流程

命题流程

内容要求

命题立意

立德树人、课程标准、山西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理论体系。

测量目标

知道电流、电压。理解欧姆定律和电功率。

试题情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任务情境、学科素养。

问题设计

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命题过程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有关动态电路的情境,但并不是所有情境都能用来命题的。命题人在选取情境素材后,要对情境素材进行加工,使情境更加接近学生实际生活,鉴于此,我们以学生在家庭中常见的“电子体重秤”为情境进行命题。

    (一)初稿试题

如图甲是小梦家的电子体重秤,其电路工作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0是定值电阻,R是压敏电阻,其阻值随人体质量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3.png

    

A.电子秤显示器相当于一个电压表

    B.人体质量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小

    C.人体质量越大,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D.电路中的电阻R0不起作用可去掉

【答案】C

初稿研磨

试题情境

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体重秤。

测量目标

1、判断电子秤显示器,分析电流、电功率变化;

2、理解欧姆定律和电功率。

试题优点

1、试题情境源于家庭生活,设问和情境融合度高;

2、考点设置符合课程标准和初中学业考试的要求。

试题不足

1、从整份试卷看,作为客观卷压轴题,难度偏低,区分度小;

2、试题重知识考查,轻能力考查。

难度系数

约为0.85

改进建议

适当增加试题难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研磨过程】

在研磨初稿试题过程中,命题人在乘电梯上、下楼过程中,常因超员超载,电梯发出超载提示声音。受此情境启发,命题人决定将“电子体重秤”改为“电梯超员超载压力感应报警器”。

(二)二稿试题

    小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预防电梯超员超载的压力感应报警器,当电梯内因超员对底部压力超过一定值时,电路发出报警声音,提醒人们此时电梯已超载,其工作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图中的报警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定值电阻R05Ω,压敏电阻R随所受压力F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当压敏电阻R所受压力达到10N时,报警器开始发出报警信号,则此时

图片4.png

A.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                 B.压敏电阻R的阻值是7Ω

C.电阻R0消耗的实际功率为0.45W         D.电路消耗的实际功率1.5W

【答案】C

二稿研磨

试题情境

电梯超员超载压力感应报警器。

试题优点

1、情境源于现实生活,命题角度新颖,设问与情境融合度高;

2、考查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试题不足

1、试题各选项间彼此不独立,选项相互重叠;

2、没有很好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难度系数

约为0.60

改进建议

试题情境应融入时代元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研磨过程】

在对二稿试题打磨过程中,一则公益电视广告引起了命题人的关注,广告内容是“光盘行动,彰显文明……”。于是,命题人又决定将“电梯超员超载压力感应报警器”改为“光盘仪”,使其更加显现育人目标。

(三)三稿试题

 “光盘行动,彰显文明”。为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某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为此,小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为自助餐厅的餐桌设计了“光盘仪”。餐盘放在载盘台上,若餐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达到或超过规定值,即当通过电路的电流达到0.03A时,人一旦离开餐桌,提示器就会发出声音,其工作原理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不变,定值电阻R050Ω,传感器R的阻值随载盘台所载食物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空餐盘的质量为100g)。对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图片5.png

A.传感器电阻R1的阻值随载盘台所载食物质量的增加而减小

    B.载盘台所载食物的质量越多,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C.当提示器发出声音时,载盘台所载食物的最小质量是100g

    D.载盘台所载食物的质量为100g时,R2消耗的实际功率为3W

【答案】D

三稿研磨

试题情境

小梦学习小组为自助餐桌设计的“光盘仪”。

难度系数

约为0.60

试题优点

1、试题立意高远,结合社会热点选材新颖,设问与情境水乳交融;

2、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3、试题难易适中,若干选项设问由易到难,且有一定的梯度。

试题不足

试题不一定符合真实生活情境。 

改进建议

一道好题的命制与命题人的眼界有关,一道好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需要经过生活的检验,要符合生活实际。

【研磨过程】

在对三稿试题打磨过程中,命题人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光盘仪”发出声音时,载盘台所载食物的质量最小为50g,也就是说,当载盘台上剩余食物的质量达到50g时,人一旦离开餐桌,提示器就会发出声音。假如你吃火锅,剩余的汤;或当你听吃大鱼块时,在载物盘内剩余鱼骨和汤的质量超过50g时,符合光盘要求吗?面对质疑,如何对试题进行修改,使试题更加真实?命题人在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时,听到了这样的声音:“XX城市,空气质量优;XX城市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围绕天气预报,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空气质量的等级是根据什么数据划分的?

命题人查阅相关权威资料后,发现空气质量等级是根据空气质量指数划分的,得到空气质量等级与空气质量指数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空气质量等级与空气质量指数关系

空气质量等级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空气质量指数K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如何将空气质量指数与某一物理量气敏电阻建立一种关系?这是将将生活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关键。

命题者反复思考,进行了多次的数据分析,最终确定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空气质量指数K的数学关系式为R=6×103Ω/A。

将上表中的空气质量指数K,代入函数关系式R=6×103Ω/A中,分别计算得出不同的空气质量指数K,对应的电阻R的值。

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空气质量指数K之间的关系

空气质量指数K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电阻R的阻值

0~120

?~60

?~40

?~30

?~20

画出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空气质量指数K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一道完整的试题就这样在反复研磨中形成。

三、典型试题欣赏2021山西·20题)

空气质量指数是确保实现碧水蓝天的重要指标,下表的空气质量等级是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划分的。如图甲是环保项目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空气质量检测仪的电路原理图,用电流表显示空气质量指数。电源电压18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0Ω,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空气质量指数K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空气质量指数K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等级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图片6.png

A.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增大而增大

B.空气污染的程度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C.电路中电流为0.1A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等级为良

D.当空气质量指数为300时,R0消耗的电功率为2.7W

四、命题感悟

本题以实现“碧水蓝天”为情境,将空气质量问题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是本题的一大亮点。本题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电路原理图基本保持不变,考查的课程标准要求内容不变。而发生变化的是命题的立意,从以上变化中可看出,试题立意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向素养立意的转变过程。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从表格和R-K图像提取信息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