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探讨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刁浩峰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骨科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选择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6例,均分为给予常规手术和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比较两组住院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都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方法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进行治疗疗效显著,预后较良。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选择性减压;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

正文

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不断上升,该病在老年群体中常见,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受到较大影响。早期发病临床在治疗时一般选择减压手术,包括切除半椎板和全椎板临床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所以当前许多学者都倾向于在治疗时选择常规手术,但因为常规手术需较长时间卧床,创伤较大,也不容易恢复,较大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1]。近些年临床在治疗该种疾病时间越来越向微创化发展,本文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该类患者,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报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6例(2018年1月~2020年4月间),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平均分配。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5:23;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79岁,均龄为(71.05±1.14)岁;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28例、20例,年龄平均为(70.12±1.13)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参与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指导患者俯卧,对其进行全麻,通过C形臂X线透视确定病变部位,由病变椎体为中心,在患者后正中切715cm长的切口,把椎板关节突暴露出来,通过C形臂X线机合理的确定螺钉的方向、长度和位置,拧入螺钉,对患者双侧的关节突保留,把患者黄韧带增厚的部分切除,使其神经板管和侧隐窝得以扩大,安装好融合器后,对患者切口冲洗后对其植骨,在患者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后关闭切口。

研究组患者治疗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方法,指导其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根据CT、MRI影像检查结果,利用C形臂X线机对患者相关椎体进行穿刺,把导丝沿着穿刺针紧贴关节突置入,拔除穿刺针后,沿导丝切约0.7cm的小口,置入扩张管,在X线的透视下确定导管处于正确位置后拔出导管,然后把患者椎间孔扩大后置入约7.5mm直径的工作套管X线显示处于合理位置后置入椎间孔镜,把镜头工作的通道和方向进行有效调整后,对其椎管进行探查,摘除蓝染髓核组织把增生的黄韧带清除,完成手术后移除工作套管,并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在其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消炎[2]

1.3观察判断标准

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接受相应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各项指标(手术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主要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和处理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本研究计量资料(手术各项指标)和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分别选择(图片4.png±s)和百分比(%)为表示单位,并分别行t和卡方检验,不同组别数据比较得出P<0.05的结果表示存在一定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

1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对比(图片4.png±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术中出血量

对照组

48

91.16±15.47

9.86±2.18

120.35±6.04

研究组

48

50.20±12.43

6.10±2.12

50.14±5.11

t


9.0211

66.4500

14.9280

P


0.05

0.05

0.05

根据表1可得,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分析可得,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占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当前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形势下,对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常规手术已经越来越达不到目的,临床治疗该疾病的目的是提高和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能力,因为传统的手术会给人体造成较大创伤,患者的解剖平衡也会遭到破坏,而且出血量也较大,较大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所以一般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当前外科手术逐步向微创方向发展,利用各种微创手术可达到不同的手术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手术属于一种新型的临床微创手术,相比较于常规的手术方式,表现出较大的优势:①手术时只切开患者皮肤7mm小口,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患者也不会因为切除椎板和关节突而出现下腰痛情况,因为老年患者许多神经根管都存在狭窄的现象,对患者采用该手术方法后,患者神经根的行走段被压迫的情况和临床其他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和改善;②术后患者会较快恢复,而且术后1d便能下床活动,患者神经组织粘连的概率也进一步降低。因此当前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手术因其创伤较小、手术时间不长、较少出血和疼痛感较低而成为临床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重要方法[3]

通过研究可知,接受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各项指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都比对照组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

综上所述,临床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选择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方法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可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小伟.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8,016(002):162-1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