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丽花

山西省孝义市第十三中学邮编:032300

摘要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与学习能力都在逐渐成熟,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却没有太大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正文


前言

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审美观、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等。

1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知识导向”的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失去活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和思想意识等方面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也是影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以及培养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而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适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思想上树立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在认识到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后,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方法的更新和优化上。因此,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语文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也是从生活中产生的。语文课程的教学,就是学习和应用汉语语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素养,就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而在语文的具体实践中,要比在其他学科中更易于运用。当前,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听、说、读、写、思的发展。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和学生的价值观,使实践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例如在进行《故乡》的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可设计实践活动的作业,如:“你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请用作文或照片或物品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故乡。”学生通过课后的实践,能够使自身更加深刻地融入课堂,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们能够牢牢地把握教材的内容,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如果学生能够真的把时间和思维都投入到课后的实践中,那么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以及核心素养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初中语文的基本知识,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作者的语言往往是静止的,留存于书本表面,学生们对作者所描写的人、物、情、景很难在脑海中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在画面、视频、声音等元素的帮助下,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更加具体和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进行《壶口瀑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电子白板上放映壶口瀑布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壶口瀑布的绚丽壮美、磅礴雄壮的气势,作者通过借景抒情,赞美了黄河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这样一来,将多媒体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核心素养。此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既能充分反映教学的核心价值,又能提高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提高学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这也是一种核心素养的教育。

4课堂延伸,提高表达能力

交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要求下,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加深教师对学生心理的认识。从学生的观点来看,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促进他们的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效锻炼其表达能力。另外,学生性格上的差别比较大,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开朗,比较外向,而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缺少一些想象力。面对目前的形势,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功能,做好相应的引导教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在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大胆地展现自己,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与水平。

5情感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没有其他工程类的抽象化,其更多的是一种情感表达。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教学,以“情”为指导,充分发掘学生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有关课文时,应将其与真实生活相结合,以达到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参与的目的。学生只有在情感上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也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6思维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生命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将会对其终身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开展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凝结了中国历代文人的聪明才智,如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得以大量体现,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另外,从语文学科的观点来看,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指导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发展。

7加强修养,培养综合素质

作为教育的重要指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实施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更好地了解语文的内涵。其次,教师必须具有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素质,这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条件。最后,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在讲课的时候,不会因为学生的问题而被难住。总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其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是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法宝。

结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从而体会到语文的美感,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进一步真正实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以上就是笔者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标准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的见解。但是,在实践中,仍然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耐心,在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性。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许海萍.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J].青海教育,2023(Z2):65.

· [2]张全祥.核心素养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实践探讨[J].学周刊,2023(24):153-15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4.0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