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实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罗爱莲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330025

摘要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个非常关键也是较为困难的环节。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缺少了创新性和思辨性。在这种阅读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很容易陷入困境,他们懒得去思考,懒得去提出有创造性的话题,也不敢去质疑阅读文本。这样下去,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太过狭隘,缺乏想像力,缺乏学习动力,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也影响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出发点,试图在英语文章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

正文

前言

批判性思维被视为一种高阶思维形式,要求学生在严谨考虑之后,基于证据和数据进行决策和得出结论。它体现了理性和科学精神,并具有针对性。批判性思考不仅限于特定话题的范围,而是涵盖了与想象力、智慧相关的各种话题,这使得批判性思维既具有人文特征,又能反映个人的思维层次。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忽略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认识比较片面,缺乏深度,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刻,从而造成了阅读理解水平低下,这与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所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不相适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会对文章进行合理的质疑与批判,并帮助学生通过这种质疑,激发他们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由此促进其个性化思维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发展

一、基于情境创设发展批判性思维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其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培养而获得的。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在一个黄金时期,老师们要把握好这个时期,在这个时候,老师们要把握好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和提高,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相比,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突破了单一教学目的的方法,它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方法转向了以批判为中心的方法,它能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达到一种新的高度。因此,老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促进其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情境,情境要比较宽松、自由,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可以大胆地去思考、去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导学生逐渐深化对课文的认识,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他们比较合理的看法给予肯定,并及时给予反馈。要实现此种效果,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与学生的交流中,让学生们放下对教师权威的畏惧,拥有发言和表达意见的权力。在这样的阅读情境下,要改变学生传统的机械式听课模式,他们要对阅读文本有自己的疑问和思考,并且要敢于提出对阅读文本和教师的质疑,师生一起探讨,共促进发展。让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下,感受到批判性思考对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乐趣,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二、基于多元阅读发展批判性思维

在英语阅读课文时,老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了解问题,这样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既可以从表面上了解课文的主旨,也可以深刻地了解课文主旨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新的、新的、有意义的阅读策略。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掌握好多元阅读的程度,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进行整合,对问题的设置要顾全大局,让每一位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都能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相结合,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都知道,多样化阅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进行提示,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他们两个人一起成长。

三、基于创新阅读发展批判性思维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目的,加之高考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不能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在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中,探究学习就是其中一种。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习者可以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并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将自主独立探究学习作为核心,将独立思考作为学习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勇于突破,勇于创新。要仔细地备课,在备课阶段,在引入部分要尽可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阅读文本有更多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打下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引导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思考,并愿意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探讨,为他们提供批判性阅读的机会。另外,老师出的问题要有层次,要有探究的价值,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把自己对阅读的感受和理解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得到启发,一起感受批判性思维的效果。第四,在阅读教学中,要保持相对的开放性,要鼓励不同的声音,要对开放性的话题,要做到真正的开放。提出问题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提供共同的交流、探索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提出合理的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基于适宜引导发展批判性思维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认为,学生的怀疑是思维和学习的萌芽,这说明,要想要学习,就必须要学会怀疑,要学会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意见和看法,要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产生怀疑,没有怀疑的学习就不能称之为学习,只有在怀疑中,才能得到最扎实的知识。在阅读文本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相一致,最好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之后,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减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容易,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容易。在师生讨论中,要容许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不能马上否定他们的观点,要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要允许学生有与学生、教师不同的观点,要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整地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做一些毫无意义的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没有任何作用,相反,还会抑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综上所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要积极疏导学生,并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与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反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敢于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质疑能力,并对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从而促进他们的多方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质疑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持续性的探索与尝试,从而寻找出更为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方法。这也要求身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真切了解到英语教学与思维培育的相关性,以此强调学生思维的解放,使其在针对性的训练中能够运用这一思维能力将其它学科的学习以及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此对英语阅读能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知,从而确切落实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肖雅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J].华夏教师,2023(3):23-25.

[2]刘荣.聚焦深度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例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3(1):29-31+35.

[3]季君蓉.基于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读写课--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Abilities“Reading”的教学为例[J].教育界,2023(8):32-34.

[4]刘云.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写作教学路径研究——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23(7):26-28.

[5]孙佳.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5):55-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