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彭绮霞

瑞金市瑞林镇中心小学 342501

摘要

当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有限,且部分教师拘囿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写作教学效率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尝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新教学方法,提升写作教学水平。本文就写作教学水平提升的策略展开分析,以供一线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

正文


前言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途径,促使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更加熟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写作教学工作,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生语文写作问题分析

(一)写作技巧不成熟

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然而,技巧再多运用的少,依然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在写作中,尽管教师多次强调“我手写我心”,然而很多小学生在作文中无法将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和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能通过正确的写作技巧表达作文内容。小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往往缺乏语言文字美的感知,主要表现为不会修辞手法,缺乏一定的文学修养。与此同时,小学生不能对生活进行正确感知,平时也不注重观察周围的事物,导致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严重影响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

写作教学在传统的课堂中,主要是以讲授为主,教师给学生讲述写作的方法,讲完就布置写作的题目,里面没有师生的互动,也缺少生生之间的互动。有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写的内容丰富一些,偶尔也让学生说一说写作的具体想法,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少以学生为主的写作思路的展示环节,大部分学生还是缺乏课堂的参与感。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学生依然是被动学习,写作思路依然会出现练习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开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被这种模式禁锢,写作教学变得呆板化,这种禁锢模式早已不适应当今的教育理念,且不利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以及语文写作教学。

二、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

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和强化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促使学生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写作需求,对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同时引导学生围绕写作题目观察生活,在小组内开展思路交流,彼此补充观察的心得体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为写作教学做良好的铺垫,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优秀品质。

(二)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在学生写作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内驱力,让他们喜欢写作,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决定性因素。在写作教学前,教师要找到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阅读,并分享阅读心得,继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开展随堂练习活动,以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强化写作能力,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也能够让学生将阅读积累运用在写作中,学生对写作活动会从畏惧转变为喜欢,日积月累,学生对写作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了,反而会产生写作的热情。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写作的框架组织能力可以通过随堂练笔得到培养与强化,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

三、写作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根据情境引导,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以及理解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际写作时,主动进行思考和观察,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我有一个梦想》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作者朱自清以及他的梦想,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小时候的梦想等,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我有一个梦想”的写作活动,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关于梦想的作文,可能会觉得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让他们明白作家的梦想是通过努力实现的,因此,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实现梦想。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良好的写作思维,通过情境引导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文学、有道理,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创作灵感。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写作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古诗《绝句》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的内涵。由于古诗内容较为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诵读,感受古诗的魅力。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天街小雨润如酥”,其中“酥”字没有读对;“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皱”字没有读对,等等。通过教师的纠正以及学生的讨论与分析,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上述优美词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同时,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让他们在写作中学会用语言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出来。这样做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方面的培养。

(二)优化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写作效率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模仿”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却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对教学方法的优化,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例如:在小学语文《凡卡》一文中,主人公凡卡由于家庭贫困和老板进行斗争,最终被迫逃出老板家。在这一篇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往往能够表现人物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这种模仿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并不能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之后开展写作练习。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分析一些典型人物形象:凡卡、卡西莫多等。然后让学生从这些典型人物中找出一些写作素材:凡卡为了给自己的爷爷报信经历了怎样的折磨;卡西莫多为了保护小红帽不被大灰狼吃掉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通过学习这些典型人物,可以看出这些典型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勇敢、善良、坚强、乐于助人等。学生从这些典型人物身上学到很多优秀品质,为文章内容进行有效铺垫。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优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其对写作产生兴趣。但是传统的写作教学内容比较形式化,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同时,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他们写的文章一定程度上也会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写作”,探索吸引学生写作注意力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习作“我的乐园”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满是玩具的房间、小河边的草地、班级图书角、自己家的院子、学校的篮球场、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的乐园“乐”在何处。然后学生自由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乐园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教师先利用充满童趣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兴趣,再延伸到作文写作的对象,通过交流讨论明确写作方向。教师在课堂中营造活跃的气氛,对写作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教师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小学生的写作动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效果。

(四)通过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要将写作教学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发挥仿写的作用,注重利用仿写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有价值的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经典课文素材展开仿写,例如从字词运用的仿写到写作手法的仿写等。当然,仿写必须有计划地开展,教师要在课堂中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学会写人、叙事,并针对仿写时存在的困惑及时引导。例如在教学《猫》时,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再完成课后“小练笔”的任务,学生可以任选一个动物作为仿写对象,结合动物的特点刻画动物形象,渗透个人情感。且在仿写中掌握动物的描写技巧,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积累写作经验。

(五)引导学生关注写作主题,扩大写作思路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理解水平,转化思考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主题合适学生写,什么主题有助于学生发挥。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来看,与生活相关的、有趣的、开放性的写作主题更适合小学生展开写作,教师需针对写作主题进行点拨,必要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切入,表达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知的想象,有效完成作文写作任务。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扩大写作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关注写作主题的前提下,打开写作思路。例如,在习作《我学会了……》中,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教师可结合与学习、生活贴近的、有话可说的题材进行引导,比如在父母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走路、洗脸、穿衣;在教师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写字、画画、唱歌;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感恩……利用鲜活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出成功的感受,保证作文的质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积累相关素材,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丰富学生语言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六)利用范文传授写作技巧,助力写作教学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作文主题讲授相应的写作技巧,结合例文内容向学生讲解作文的思路、结构、写作手法等基本技巧。为了避免出现内容固化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确定作文的切入点与主要写作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初步构思,简单阐述写作计划,教师通过学生的阐述判断写作思路是否正确,准确无误的即给予肯定和鼓励,存在偏差的就及时做出指导,保证学生的作文不会出现雷同、跑题、结构不合理等基本问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素材的积累。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存在一定联系,学生通过积累好词好句,丰富写作的“仓库”。例如,在“游记”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审题,再结合《美丽的小公园》例文对照讲解,从文章结构、写景顺序、修辞手法、写景要求等方面渗透写作技巧,教师选择《游西湖》和《游山水公园》两篇范文进行解析,学生可以清晰地理解掌握范文的技巧。教师最后组织交流讨论,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游玩过的地方及景物特征,然后梳理写作思路,确定题目后展开写作。

(七)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提升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写日记、开展阅读课以及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写下来,或者将自己的情感想法写出来。例如,可以要求学生以“我是一个小雷锋”为题写一篇作文,虽然这篇作文不属于正式的作文,但还是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写作策略,需要教师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师生关系。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想活动,不断丰富作文内容和形式,提升作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对写作活动的兴趣。教师要积极组织小学语文作文活动,鼓励、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师生间关系的优化;同时也要不断丰富作文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苗娇峰.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2):199-200.[2]侯玉梅.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探讨[J].学周刊,2021(7):82-83.[3]邱玉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策略分析[J].语文教育,2020(1):113-115.[4]黄慕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析[J].文渊(高中版),2020(8):862.[5]周京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策略的探究[J].中外交流,2021(1):7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