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相比于其他学科,初中物理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物理学习的初中生来说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在本就相对困难的前提下,教师如果不能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会导致学生无法打下坚实的物理知识学习基础,为日后更加深入的物理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在现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练就快速而准确的答题技巧上,这样的教学观念会使得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养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遇到同一种题型只会想到教师所教的解决方法,从而失去了自主思维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完善教学资源配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开展多元教学活动、调动学生深度学习的积极性,优化物理作业设计、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等多种方式,提升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
一、增强师生互动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不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互动形式,而是应该形成师生之间更加有效的互动策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作为课堂单一主导的观念,转变为教师与双方共同作为课堂主导,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温度的测量》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开始之前,与学生共同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数据,比如人体的正常温度、最舒服的室内温度、世界上最低的温度等;再如引入温度计时,要让学生明白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比如在天寒地冻的室外,有一根木棍和铁棍,如果将其拿在手里,学生会觉得铁棍比较冷,而木棍比较热,其实本质上这两样物品的温度是一样的,但由于其导热性不同,从而导致人的感觉不同,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学习温度计,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温度的认识,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导入本堂课的物理课堂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避免了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而导致的在每堂课的初始阶段就开始对这堂课的学习感到乏味。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及时改变课堂教学的进程与速度,在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中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增加实验教学占比
为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提高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物理作为一门与实验息息相关的学科,很多理论成果都是前辈在成千上万次的物理实验过程中所总结的知识,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小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前辈们艰辛的奋斗过程,还可以让他们有效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加独立自主。此外,物理实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的过程加深对于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教学环节中来,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物理小实验,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凸透镜成像的物理规律,体会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挖掘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
物理是一门无法与实际生活脱节的学科,物理中绝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在为我们阐述生活中的规律与原理,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声光电的物理性质,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也需要秉持着这一理念,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避免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过于悬浮。例如,在《升华与凝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生活中涉及到升华与凝华的状态变化的现象,比如潮湿的衣服变干是因为水汽化成水蒸气,而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本质上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因为当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以及冬天堆的雪人会逐渐变小、衣柜中的樟脑丸消失等生活中的升华现象,还有冬天的室内中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华成冰晶以及美丽的雾凇等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城市中钨丝灯泡比较少见,但在乡村学校可以结合钨丝灯泡内部变黑让学生去明白钨丝经历先升华后凝华的整个过程。同时,在《熔化和凝固》的课堂教学中,可向学生展示冻豆腐中孔的形成,让学生明白孔是由于冻豆腐中的水先凝固后熔化,为接下来八年级下册的教学中《密度知识的应用》打下基础,比如1kg鲜豆腐,体积约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求鲜豆腐的平均密度、冻豆腐内孔洞的总体积、实心部分密度、吸满汤汁后的总质量等等。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冻豆腐的形成过程,才能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条理清晰。教师通过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将其融入到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不仅会让学生加强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并实践物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可能会参与到的物理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多元化教学手段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目标,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有效设计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创新。在近些年的现代教育中,国家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课堂教学手段中提高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减少课堂教学的枯燥性。教师可以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积极采用诸如案例分析教学、数据分析教学等策略,此外,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物理知识制作成动画内容,比如,在《电磁感应发电机》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电磁感应制作成动画的形式,为学生生动地演绎电磁感应的形成过程,同时还可以将发电机中所应用到的电磁感应原理的部分拆分出来,为学生详细地讲解电磁感应的实践应用。
五、注重学生思维启发
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物理的知识点,更是要在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习的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为日后更加深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拥有良好的物理思维可以更加容易理解物理知识的原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令人厌烦的声音》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问学生优美的音乐是否算噪音,如果不算,那么人们为何会对广场舞中所播放的音乐而感到厌烦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于噪音如何归类的思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不如预期,挖掘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给出相对的解决对策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小均.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2(41).
[2]陈晶.深化知识理解培养逆向思维———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逆向教学实践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2).
[3]刘迎祥,萨茹拉.开展项目式学习,助力初中生物理科学探究素养的养成[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