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推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亮亮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八都小学 邮编:331600

摘要

在许多农村小学中,因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资源匮乏,阅读氛围淡薄,教学方法落后,再加上受传统认知理念的影响,导致教师阅读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预期仍有较大差距。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要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重视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气氛中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开展阅读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之中,喜欢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进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正文


引言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阅读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有效阅读激励的帮助下,学生能够高效地获取信息,提升能力,并将阅读所得应用于生活实践。但是,就整体而言,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端。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这一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严重制约了阅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很多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实施“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少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教学的指导方法很单调,阅读教学的指导内容也是枯燥乏味的。在阅读教学的指导方法上,存在着单一、单调、无趣的问题,而且还经常采用一些学生习以为常的阅读素材作为辅助,从而造成了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厌烦,甚至产生了抗拒。

其二: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这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阅读水平。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许多农村小学的学生往往无暇阅读。课堂上,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很少,这导致了许多学生阅读的内驱力严重不足。课余时间,由于阅读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学生只能在游戏中打发时间。阅读意愿也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重视,受到了很大的冷落。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1.提高对阅读的重视度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加以强化。要对学生的阅读方式、阅读量以及文章背诵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均衡发展。针对阅读方式,要对学生默读、粗读及朗读方面的技巧进行全面掌握,对缺乏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强化。“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因此,通过背诵量的增加也能很好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就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因为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玩耍,他们不会一下子就接受那种循规蹈矩的阅读方式,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把阅读变成一种获得快乐的方式。阅读的乐趣在于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其次,也可以让老师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体验快乐的环境。如果教师所提供的教材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相反,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教材与学生的兴趣取向不一致,就会使学生丧失对阅读的动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阅读文章,而不是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跟同学们进行阅读心得和乐趣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乐趣。所以,在小学阶段,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这是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3.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

因为当今社会充斥着大量的科技工具和网络数据,许多学生都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空闲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网络上。此外,小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经验和文字积累,他们的阅读能力相对薄弱,这就要求老师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到科学、正确指导,要对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来阅读书籍,采用多种方法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把平时所读的东西写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多看书。

4.以阅读为基础,实施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专门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开展课外阅读,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成长和发展,并帮助学生选择一些与其年龄需求相适应的阅读文本,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切实有效地加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和感悟,从而加强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更有效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促使学生产生许多积极的思考,在思想层面上得到发展,在阅读活动中享受到更加丰富的审美乐趣。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大胆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帮助,积极鼓励学生发展,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自主阅读中,通过精读、略读、朗读等方式,让他们对阅读文本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以此来加强学生的个性化认知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实施个性化阅读,也能有效地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其后续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铺垫。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深刻理解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华.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考试周刊,2014(04):34.

[2]张旭芳.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才,2015(10):58-59.

[3]李小林.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教育,2017(05):68-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