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开展路径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以读促写
正文
前言
所谓“以读促写”,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所积累的语言知识和技巧,为学生搭建起一座“读”与“写”的桥梁,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读促写”的实践探索,即教师要自觉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探索“写”,找到“读”与“写”的关系,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夯实语言基本功,锻炼写作技能,使写作成为“活水”。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就初中英语如何施行以读促写以提升学生整体语用能力进行简要探讨。
一、“以读促写”价值探讨
写作是英语最终的一个评价标准,它也是衡量英语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以读促写”教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其与英语的结合能使英语教学更好地进行。阅读是一种语言的输入,写作是一种语言的输出,二者都是一种全面的英语能力测试。没有阅读的帮助,写作也就没有了最初的意义。因此,只有把写作与阅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情境模型,使学生在阅读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学习、有效地利用语言信息。因此,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阅读材料,让他们内化知识,并以书面形式有效地输出知识。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路径
(一)全方位提升学生语言要素积累
读书是写作的基本要素。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词汇,短语,句式,固定搭配等。因此,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观点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前期,是材料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好语言的输入,积累语言的规则,比如通过句型的积累,为写作做好准备。如,在教科书中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人物的介绍,问候的句型,天气的表达,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在口头上掌握的,而这些知识,都是通过书写来完成的。再如,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对话练习,让他们按照“购物”的对话,创造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对话,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对话,然后在对话中练习。
(二)理清篇章的结构和逻辑,在仿写中将语言内化
心理学研究发现,“模仿”是一种本能和一种学习倾向。语言的学习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实际上,写作就是“说话”的一种书面形式,没有模仿,就没有模仿,只有模仿,才能学会使用。因此,模仿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起点,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不仅要学会如何使用好的词汇和句子,还要学会如何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理解文章的构思,理解文章的结构。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逻辑,使他们理解文章的不同的写作结构,使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思维逻辑。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构思的方法、构思的技巧等,学会了在设计的时候列好提纲,挑选要突出的要点,收集材料做好写作的准备,通过阅读和仿写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比如,当同学们从课本上了解到有关的文字介绍时,可以从结构上分析,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等方面,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作品的核心,确定哪些段落要重点,哪些地方要略,怎样开始,怎样丰富文章的要点,怎样最后才能突出主题。概括地说,“仿写”是基于深度的阅读,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提供一个写作技能,并能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选择文本,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是指学生在阅读原文本时,根据故事的结构和情节,进行想象力的补充,比如对文章的短语、句型、结构等进行深入的理解,然后利用自己的观点和想象力来分析文本的发展,分析文本的人物语言、性格,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对文章进行续写,这既是模仿,也是语言的灵活运用。而要使学生理解原文的特征,理顺文章的主线,突出原文的语言特征,发散思维,有依据地推动文章的发展。
如美国小说家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阅读中,故事也很简单,讲述了一对夫妇在圣诞节互相赠送礼物,表达了一种纯粹的爱和两颗善良的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原来的故事来完成自己的后续创作。通过这种方式,阅读和书写既能获得原文本的知识,又能利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运用多种语篇的表达方式指导学生重新写作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各种主题和类型的课文,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对各种主题和类型的文章进行结构和语言特征的分析,从而帮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主题和风格的文章,并根据所学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阅读的角度去理解和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将叙述的文字转化为对话的文字。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缩写的方法,把文章的核心和要点写出来,然后把它浓缩、浓缩,使其变得简洁、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扩充较短的文字来培养,在不改变原文章的主旨的前提下,增加更多的故事,增加新的材料,让文章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生动,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提高核心素养。
(五)提高文化素质,以语篇文化为中心
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包含与中国文化差异的文化、风俗习惯、情感表达方式等,因此会产生文化冲突,因此,应通过文化的差异来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挖掘教材中的文化意蕴,重视文化差异,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英语知识,并避免在写作过程中产生歧义。其次,在“以读促写”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敏感度,能够辨别和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吸取中西文化的精髓,感受我国的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最后,运用教学资源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通过严格的筛选选出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的阅读材料,发掘其所内涵的主题思想,启发学生进行体会和创作,尊重文化。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采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较好地解决了“读”与“写”不能融合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要在语篇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才能在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地思考,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以读促写”,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我们还应该探索“以读促写”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认识到两者的内在关系,并积极帮助教师拓展和整合思维,寻求有效的方法,从而进行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实施。
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采用“读促写”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积累,从而为英语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将阅读和写作形式化的分离孤立,而是要从多个方面将二者深度整合,使学生能够更自如地实现阅读的输入和输出,并由此过程中逐步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以保证其在今后更为长远、更为深入的学习与发展中能够有所底蕴,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身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所理应去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周迎春.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方法的研究[J]. 科学咨询,2022(3):217-219.
[2] 付小凤,陈柏华.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探究——以Unit 13 Save the sharks为例[J]. 英语教师,2021,21(7):149-153.
[3] 邹响太.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以写促读"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1(1):2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