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期刊: 世界·建筑论坛 DOI: PDF下载

胡秀红 窦宝生

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

近年来,人们越发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装配式建筑与以往的建筑施工来讲,把大量混凝土结构于工厂中进行预制,能够大量缩减施工现场的浇筑作业,能够有效节省能源的不必要消耗,降低了施工现场所形成的建筑垃圾,能够充分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因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有诸多不足,唯有对其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展开深入研究,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以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运用

正文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装配式建筑施工得到普遍应用,此项技术具有的优势明显,可以使施工效率大幅提升,而且成本也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在工厂中完成配件制作,运抵现场就可完成组装工作。在此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外部因素并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并可对施工成本加以严格控制,而且能够保证环境保护目的切实达成,正因为其具有这样的优势,所以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主要有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3种结构形式。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因自身使用年限和结构耐久性等问题,在民用建筑中应用较少;木结构属于特种结构,仅作为低层民用建筑和特种建筑形式被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比于传统建筑模式而言,其有本质上的优势,成为应用广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形式[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将传统现浇混凝土部分在预制工厂中制作完成,采用统一设计、预制模具后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与管理技术,从而保证预制构件在规格、质量等方面都能非常稳定,而后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再按照工艺标准进行安装的施工形式。装配式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将过去各个工序之间的时差消除,理论上能够做到各个工序间的无缝衔接,从而提高工效。另外,因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不在现场进行施工,能够减少资源消耗以及建筑垃圾,随之降低施工成本。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优势

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运用主要是通过现代化工程施工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把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时会应用到的各个构件预先在工厂展开加工与生产。施工单位在准备生产环节时,首先会设计出构件生产图纸,其中主要包含外墙构件、梁构件、柱构件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个构件几乎都能够于工厂中预先进行生产,接下来施工单位再与建筑工程设计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对已经生产完成的构件展开质量方面的检测,待其符合验收要求标准后,再将构件运送到工程施工现场之中,将其作为施工构件进行应用。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保证工厂所生产出来的构件能够全面符合建筑物具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性能以及各个参数的需求,将其运送到工程施工现场之后展开现场的安装。而且由于各个零部件与结构都需要应用专车展开运送,考量到运送车的类型与运送路线、构件摆放等诸多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对运送车辆在运送过程展开有效的安全防护。从总体角度来看,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和以往的施工技术之间相比较而言,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之中的墙体质量相对较轻但是比重较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更为方便,能够明显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缩减建筑施工企业资金成本的投入力度。而针对控制成本与提高施工灵活性这两个方面来讲,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具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再加上我国如今提倡绿色、环保发展,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积极响应绿色建筑施工观念,是如今现代化社会极具环保价值的一个施工技术,由此可见,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实用性优势。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装配式外墙楼板施工技术

装配式外墙楼板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外墙节点防水以及外墙整体安装等内容。一方面,外墙节点防水施工作业,其核心目标是为了解决外墙拐角等位置的防水问题,通过设置必要的遮挡建筑,能够将建筑的防水功效进一步提升和强化,另一方面,相关防水构件的建设,借助装配式加工技术,能够实现流水化的施工作业形式,能够保障对应的施工质量,特别是与传统防水构件进行对比,其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更加显著。另外,外墙施工技术,大多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而对外墙的尺寸进行设定,必要时还需要对外墙进行调整和变更。应用装配式外墙施工技术,能够保障所有构件的标准化,能够通过统一的施工模式,实现外墙构件的快速安装。针对钢结构建筑以及框架混凝土建筑,能够发挥出超强的施工成效。在施工完毕后,施工人员仅需要对拼接缝隙进行水泥密封即可,能够减少大量的施工作业流程以及施工任务,显著提升了工程的施工速度

3.2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施工技术

3.2.1预制构件吊装

吊装作业是将各类预制构件装配在一起或是与现浇结构紧密牢固连接,构成完整的建筑结构物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物向上不断发展的形式下,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掌握吊装各环节和所使用机械的施工要点,这不仅关乎安装精度,也是为了保障参与吊装作业的人员和现场的安全,因此在进行吊装前要先检查各构件质量是否合格,所使用的材料,加工后的尺寸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核对构件上编号、位置等信息,提前确定连接部位,商议好吊装方案,选择吊装工具,并与相关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3.2.2预制板安装

安装预制板时,要选择合适的预设挂板安装方法,合理调整板块安装方向,按照与图纸一致的编号来有序完成每一块挂板的安装、固定和拼接工作,并注意安装过程中对预制板和整个结构进行保护,安装时可在板下面应设置临时性支架,使之与工作层保持有效距离。以预制叠合板安装为例,作为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既可作为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因此安装施工时要注意工序的协调性和不同工种作业人员之间的配合,安装过程要根据具体工艺和要求进行,如吊装时要使用水泥砂浆进行铺设,叠合板与作业层间距要保持在30cm左右,多层次安装时要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开展安装作业,并随时检测调整叠合板的安装方向,确保各处板正确摆放,此外还要在安装时要按照叠合板层数设置可拆卸的支架,保障安全的作业环境,混凝土固化且设计强度达到75%以上时可拆除。

3.3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是目前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代表技术。首先,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将主要承载构件进行组装设计,然后利用电脑软件,对核心构建的尺寸和结构进行分析,以多种材料进行模具建设。一方面,通过电脑软件的应用分析,能够对模具的数量以及标准尺寸进行说明,能够减少施工作业的准备周期,能够解决施工场地不足等客观问题,同时还能够在流水线生产模式中,实现核心构件的标准化制作,保证所有构件的制作质量。不仅如此,通过统一的浇筑模式,能够实现所有混凝土构件标准化的生产质量,能够推动工程建设的便捷化和高效化。

3.4转换层施工技术

转换层在建筑业中有着重要的角色,对稳定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转换层是项目的连接部分,起到保证整体结构稳定的作用。分析中转换层的技术非常重要,是保证技术的前提。控制转换层的质量,在建设工程中转换层的结构有应力联系的关键点。必须运用独特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控。以达到建设预期目标。在建筑建造中,转换层最常见的是梁式,优选的梁式层具有简单方便、传力明确、成本较低的优点。在既有建筑施工中,利用率达到70%左右。在设计建筑转换梁层时,应控制竖向构件的数量。转换垂直组件的数量与建筑中的垂直组件成正比。数字越大,转换的垂直就越多。增加转换层施工复杂性,刚度会增加,并且会影响结构抗震效果,降低建筑造价。转换柱和滑动墙设计时,采用对称布置,转换柱应位于转换梁中间位置,以减少转换中转换柱变形的影响。平面设计的要求和结构高度的具体要求,必须确保设备和工人按计划进行调整,进行测量必须严格使用科学仪器,以便获得准确的安装信息。所有工作都必须在模板施工前完成。模板安装后,安排专业人员对安装进行严格的验证,包括楼板、横梁和外墙的高度。安装必须符合合格标准,进行混凝土浇筑。在设计横缝宽度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设计标准,与技术人员讨论并公开技术,横缝宽度在2.5cm以内,以便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结束语

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要点展开系统化的解析,有助于提高其施工技术的运用水平与价值。通过施工技术的规范化运作与质量管控举措的切实执行,可以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总体而言,伴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工业化发展的持续推进,需要系统化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措施,以更好地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品质与效率。

参考文献

[1]侯金鹏,隗功潮.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1(11):90-91.

[2]赵庆洪,丁修功,何华钦,曹涵瑜,郭俊海.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砖瓦,2021(11):80+82.

[3]马驰,李莹,马泽琛.浅谈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1(10):1-2.

[4]李姝.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1,48(05):102-103.

[5]贾方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1(10):62+64.

[6]徐永秋,刘永玲.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问题[J].砖瓦,2020(09):55-56.

[7]江向东.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陶瓷,2020(01):134-1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