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中职英语;教学;应用;策略
正文
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分工合作,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促进协作,在群体中进行信息的交换和传输,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适合中职英语课程,可以使课堂上的交际效果更好。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可可以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能够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
中职英语教师想要更好地推进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执行,需要想尽一切办法给学生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参与英语语言实践活动中更加的积极。比如,开展任务型教学时,需要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对话,在语言实操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以往对教师过分依赖的弊端。
(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要求学生深度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结合语境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机械式地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学生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同伴使用英语开展交流,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英语听说水平,积累英语学习经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科学有效的分组,创建动态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模式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作为基本单位,将小组之间的动态因素通过有效的互动,促使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学习达成团体成绩,并将此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基于此,如果想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发挥最大效应,教师需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但是,如果小组活动采取固定的模式,容易对学生交往的对象造成限制,让学生产生信息差;只有当小组活动变成动态时,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学习内容,促进小组的高效学习。为了让合作学习取得更佳的效果,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多种因素,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通过组内成员的协调发展,实现小组的互助互补,灵活地进行小组成员分配。
分组形式灵活多样,包括自然座位式、差异组合式、自由搭配式。自然座位式主要是将坐在一起的同桌当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约教师的分配时间,同时,还可便于开展两人一组的操练活动;差异组合式一般由四个人组成,包括优等生1个、中等生2个、后进生1个,这种组合主要是在进行课堂讨论时;自由搭配式主要是由兴趣、爱好接近,相处关系较好的学生组成小组,对于学生个性塑造以及兴趣培养有促进作用;
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更佳,英语教师可根据学习的内容对教室内的桌椅进行变动,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摆放,比如摆成马蹄型、圆桌式、秧田式等,要以促进学生的互动与合作为前提,这种摆放方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学生还能跟不同条件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交流想法,提升学习能力。
(二)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鉴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该灵活地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将“要我学”模式转变成“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模式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对话、表演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或者举办英语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小组成员拍摄录像,进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例如,“What's your hobby?”的单元内容教学,英语教师可指导学生使用英语语言,对兴趣爱好进行表达和陈述。学生在准备相关的任务时,对于主动参与的学生,英语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鼓励,及时给予表扬,刺激学生积极地参与此任务。教师可通过分组的形式,给每个小组安排特定的任务,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让其中的成员表述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再让每个小组通过选派代表的方式,使英语向其他同学进行讲述,此种模式能够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习学生的兴趣。
(三)灵活指导,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中职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出现合作学习深度不足的问题,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要观察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鼓励各小组说一说本组遇到的问题,通过参与小组讨论、解答学生问题等方式灵活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各小组能够有效、有序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以Unit4SchoolLife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精读课文内容这一学习任务时,部分小组可能会出现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词汇查找、文本翻译等基础性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参与该组学生的讨论活动,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围绕“文本类型是什么?”“如何结合文章大意推测目标人群?”“如何写宣传单?”等问题进行思考。此外,当教师发现部分小组出现讨论角度丰富,但讨论深度不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为该组学生设计合作探究问题,如鼓励学生在梳理文本信息的过程中,寻找“What's the name of the school?(学校的名字是什么?)”“What subjects do students study in classroom?(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什么科目?)”等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度解析文本,提炼文本主题和关键信息,为写作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除学生合作讨论的角度和深度外,教师还要关注各组的讨论氛围。部分英语基础薄弱或英语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会出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鉴于此,教师可以走进该小组,与没有参与讨论的学生围绕“Will you choose Sta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Why?”(你会选择明星职业高中吗?为什么?”)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通过拍肩、点头等动作对学生进行肯定,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鼓励,主动参与后续的讨论活动。
教师通过细致观察各小组的状态,灵活为各小组提供指导,确保各小组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深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新一轮的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中职学校的英语教育,要根据英语专业的特点,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合作与探究,让他们既能熟练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笑丽.合作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关爱明天,2015(8):352-353.
[2]付容佳伊.浅议中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