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史料实证
正文
前言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在近代史学的研究中,史料的实证性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史料实证能力培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史料的必要性
高学历史教学的历史内涵是丰富多样的。为了有效提升高中学历史教育的实效性,使中学历史教育不断巩固,教师要正确、准确地进行,充分发挥史料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使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方面,充分、科学地运用史料,可以极大地拓宽高学历史的教学领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同时,由于历史材料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巩固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另外,在对历史资料进行充分性利用的同时,也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能力。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独立的分析和研究,并主动掌握其中的历史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历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要加强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加强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历史材料不仅是实践的基础,而且也是教育实践中进行历史活动的载体。课堂上,老师要事先告知学生要学什么,要收集所需的材料,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手机、报纸等途径进行查询。一般来说,收集历史文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大量的材料中准确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通常采用词典、年鉴等检索工具。为了减少学生的困难,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词典》等实用的检索工具,也可以利用中国博物馆网站、“全世界”APP等网站,为学生提供更快、更有效的史料收集服务。第二种方法是追溯法,让学生在收集材料的时候,结合文章的内容和参考文献,把相关的材料都找出来,老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追溯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历史是一个经验的过程,需要收集证据来证明,要训练学生的实证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做好资料收集的准备,以便为资料的使用奠定基础。
2.利用影视资料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观看影视资料是学生获得历史资料的一种比较好的途径,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资料的鉴别能力,检验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影视资料,与教材等纸质资料比较,影视资料更加直观、生动,可以明显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另外,通过对电视节目中所呈现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从而避免出现误传、误传等情况。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影视资料,可以将其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论证,提高学生辨别历史真相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3.传授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使用历史材料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程式来搜集、使用历史材料。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历史材料。比如,在搜集历史文献的时候,可以根据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对横向和纵向的资源进行搜集,使学生能够找到历史事件的中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探究历史的规律,了解历史的本质。在使用和搜集历史材料时,要使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例如:何时?是谁?怎么会这样?怎么做到的?反映出来当时怎样的历史背景以及观点?利用历史史料进行研究,避免了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盲目死记硬背的弊端。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去思考,去探究历史。在历史材料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探究历史事件与历史材料,形成思辨意识、证据意识、历史意识,以达到理想中最佳的史料运用效果。
4.利用史料实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尽管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事情,但一些历史的真相和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仍然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要学会站在历史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标,这就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历史材料,发掘历史材料的价值,把它教给学生。首先,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选择较多,但也有一部分材料来自于学生的家中和城市生活,这些材料值得我们去探究。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去发现周围存在的历史资料,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询问教师、阅读其他相关书籍等方法,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从而让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得到提升,在巩固自己的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
5.通过对比方式完善知识框架。在收集、整理、观看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料,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是完整的、正确的,要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将图文资料相结合,与历史资料、文物等具有真实性的资料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缺陷和遗漏,从而完善自己的历史知识框架,构建深层概念。对比论证属于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将两种及以上事物,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让学生在比较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降低遗忘、知识点混淆等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它还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需要背诵的问题。
结语
因此,要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的思维去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而学者要在解读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正确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开阔他们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内在关联,从而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历史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学俭.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2):5-6.
[2]贾文晋.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讨[J].高考,2021(13):10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