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韦元文

广西河池市民族高中547000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高中教育教学领域迅猛发展,它与各个学科的紧密结合对提高高中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经验,不断改善信息化教学的条件,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更有效地推动教育的发展。因此,高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实际功能,并将信息技术的手段运用到高中教育教学中,以提升教育水平。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正文


前言: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机会在各行各业呈现前所未有的态势。特别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有机结合,引起了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以此为基础,本文将探讨当前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状况,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作用,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双向发展。通过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学习平台,高中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将得到有效支持。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意义思考

(一)可以丰富教师教学资源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必须确保教师拥有丰富的教材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在过去,教师主要依靠教科书和参考书籍获取这些材料,但这种信息来源相对狭窄且查询资料耗时复杂。然而,随着因特网和现代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教育资源和平台不断丰富,如光盘、多媒体课件、资源网站等,这使得教师能够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沉浸在美妙旋律中。同时,还可以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录像,帮助学生更快地投入学习状态[1]。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创造性、互动性和个性化教学的机会,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上课注意力

当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陷入其中,甚至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信息技术则将所有的数据呈现给学生,包括文字、视频、动画等等。通过将那些枯燥的数字、文字和图片相结合,创造出一篇生动有趣的学习资料,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可以更加享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主要应用问题分析

(一)教学设施陈旧且不足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科知识的复杂性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优化课堂学习效果,高中教师经常需要依赖各种教学设施。然而,目前许多高中课堂面临设施短缺的严重问题,特别是信息技术设备的配置非常有限,更是鲜有应用[2]。学校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电脑以及其他必要的设备,以便支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果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可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此外,还存在很多教学设施老旧、损坏未能及时更新的情况,亟需得到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对高中信息化教学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融合教学方法不足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然而,在高中教育中,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技术型人才相对稀缺,这导致高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知识了解有限。他们无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来提升教学效果,使得高中学科的信息化程度和教学质量相对较低。此外,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不得当,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效果难以实现。同时,在高中教育领域,教师没有积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也未意识到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他们在整合信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学生的信息素养较低

目前,学生们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存在着差异,一些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而其他学生可能还缺乏相应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从信息技术应用中受益。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并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各种创新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深入学习。通过这样的个性化教学,教师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信息技术教学中获得实际的收益。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和语文学科融合,关键在于搜集资料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并巧妙地将其与高中其他学科有机结合。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将高中教育信息化与教学资源收集相结合,以提升教育质量[3]

例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的作业,并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一些学生可能是第一次使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数据,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利用信息技术寻找数据的方法,并且在课堂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数据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和数学学科融合,加强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教师要将数学几何知识与计算机绘图相结合,使用计算机绘图工具绘制各种几何图形。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制图像,并表达他们的感受。通过使用计算机绘图,很多学生已经对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了认识。一些学生在绘制图形时已经学会了计算面积和周长的方法,并意识到相同的周长并不等于相同的面积,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研究打下基础。此外,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还让学生利用画图工具拆分一些较难的几何形状,如文字”“铅笔”“刷子等,将它们拆分成简单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电脑制图和传统手工绘图之间的关系和差异,还能加深对数学几何的理解,为将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培养分解和组合的数学思维。可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4]

(三)和英语学科融合,关键在于加深单词记忆,促进听力和口语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和课堂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举例来说,在词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键盘练习英语打字,从而加深他们对单词的记忆,并提高键盘操作的熟练度。在网络平台方面,借助翼课网,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听力和口语环节中。翼课网提供强大的智能听力和口语培训系统,让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氛围中。通过一对一的口语练习,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辅导,同时凭借着准确的英语发音评定标准,学生们能够纠正发音问题,有效提升听说和交流能力。由此,教师能够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和艺术学科融合,能够促进深化艺术教学效果

在高中艺术教学中,如音乐、美术等,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歌曲作为网页的背景音乐,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网页美化的掌握程度[5]。一些学生还通过整合不同歌曲类型,加入图片和文字介绍,使页面更加漂亮和有吸引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音乐、美术教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部分学生甚至自己组织团队,以个人风格制作了自己的音乐网站,使团队更加完美,激发了团队精神。

另外,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微课课程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在剪纸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获取和学习。教师可以整合剪纸等相关知识进行微课录制和制作,让学生通过预习对剪纸的内容有基本了解。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这节课的微课视频,加深他们对剪纸技能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在课后完成一项剪纸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下节课的展示做准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他们对艺术创作的认知。

(五)和德育融合,优化德育效果

高中课堂中融入德育色彩的实施,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并努力转变教学模式,开辟全新的德育教育方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合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涵盖了爱国守法、礼貌诚实、团结友爱、勤勉自强等方面,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然而,由于学科学段和未来发展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在实践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培养坚定的意志和个性,树立积极阳光的性格和精神,并引导学生分辨善与恶、美与丑等概念,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学生应该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的形象和尊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并通过相关案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具备礼貌友爱的精神,使他们成为社会中受人尊重的一员[6]

再者,学生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全面引导学生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应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品德品质,并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他们的道德修养。

只有通过以上的努力,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同时,完成德育教育的融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六)教师要优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

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受到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很多教师拥有各种技术技能,但并没有有效地运用和提升。除了进行技能培训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对于提升教育技术能力至关重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教师应明确将二者结合起来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学的一个点缀,而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要清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整体观念。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体观念对教师的执行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忽视这种整体观念,也不能将信息技术视为教学的附属物或多余之物。还要明确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方向。有些教师仅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而缺乏明确的使用方向。教师应主动设置使用方向,而不是被动进行教学。

结语:

总之,高中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能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果。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与各学科教师应加强合作与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他们全面发展[7]

参考文献:

1. 钱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 2021(6):1.

2. 许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管理学"教学改革为例[J].现代信息科技, 2022, 6(19):4.

3. 黄晗.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析[J].电子技术(上海), 2022, 51(3):2.

4. 李丽华.加强教师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2(6):1.

5. 牛艳飞,李慧慧.信息技术在教学创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J].电子技术(上海), 2022, 51(6):2.

6. 霍转芳.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 2022(24):73-75.

7. 朱杰涛.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案例[J].电子技术(上海), 2021(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