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
摘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
正文
前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英语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引入新的教育方法,而信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信息技术不仅能收集到海量的优质英语教育素材,还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精确地分析出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需求。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发掘并利用好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各种资源与功能,对现行英语教学进行全面的优化,促进英语教学向数字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和个人探究能力,使初中英语教学在初中阶段的真正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信息化预习课件,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在初中英语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符合其相应特征。大部分的初中生在英语预习、自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互联网平台上丰富的英语自主学习课程资源便为英语自主学习课程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当老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时,一定要强化 自主预习课件的应用,根据英语预习活动的要求,从互联网平台上获取与之配套的课件材料,并组织学生登陆进行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将英语课程的重点内容吸收到优秀的课件中,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养成英语学习的习惯,使信息技术在英语学习的第一阶段中得到充分应用。
许多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件都为英语预习提供了较好的素材,因此,在英语预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在实践中,老师们首先要对信息化预习课件进行筛选,比如英语的预习目的是要理解文章的主旨,老师们可以将这些主题输入到课件中,有译文内容的课件,并将这些主题与文章中心思想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思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确定学习内容并存入信息技术数据库,让学生自己登陆信息技术平台,打开数据库里的学习内容,进行协作式、自主性英语学习。在学生们完成了预习之后,老师要引导他们按照预习课件上的问题来进行反馈。如,在课件上,老师要给他们一个关于文章内容的总结,并从中提取出一些关键的句式,然后,在学生们的小组中,老师要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程,来帮助他们养成英语的学习和学习的习惯。
二、信息化单词资源,拓展学生词汇储备
初中是提高英语词汇水平的最佳时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提升其词汇记忆能力。所以,在新时代的英语教育中,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词汇教学上,让学生们有一种新的词汇学习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们克服词汇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扩大他们的词汇储备量。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词汇教学素材。在信息技术平台词汇教学资源中,词汇学习素材的类型非常多。老师在使用这些素材的时候,可以提前将这些素材储存在自己的“学案库”中,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这些素材发送于学生。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词汇背诵素材。这一路径是专为英语学科而开发的词汇背诵模组,采用了艾宾浩斯的记忆方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也应充分运用这一方法。例如,在一个课时或者一个单元的词汇记忆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化平台输入一个特定的词汇,并设定一个词语的背诵提示,系统会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进度表,定期地提示学生背诵和温习词语,老师在课堂上或者课后,只需要让学生根据信息化系统的提示和指定的背诵时间、步骤来进行,就可以让学生学会一种科学的背诵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努力,从而提升信息化词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效率。
三、信息化统计分析,个性化英语学习方案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科学化评估,发现并纠正英语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改变老师们“一刀切”、“题海战术”的陈旧模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一条最合适的英语学习之路。所以,在运用 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通过 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来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实时的评估,并通过 信息技术的智能和互动,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方案,从而更准确、更有效地弥补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同时,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和短语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师应该通过 信息技术来分析英语词汇和短语的缺陷,并根据这些缺陷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量。也可以通过网络和多媒体的超链接技术,将重要的词汇、习惯用语及相关的反义词、近义词、多媒体听说素材进行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英语训练,以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四、信息化训练模块,强化自适应训练
前文提到,在英语课程的各个层面上,都注重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训练,而信息化训练模块化非常丰富,因此,我们可以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对其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以此促进学生的自适应训练,让 信息技术成为英语最有力的辅助手段。
首先,在使用信息化训练模块的时候,老师应着重于发展两个主要功能,即:应将重点放在英语的听力和口语两个主要的训练模块上,例如,在进行英语听力的研究时,老师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获取多种形式的听力训练资源,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仔细地听上两到三遍,之后给出一些类似于单词搭配、完形填空的试题,让学生在听完之后, 对题目进行判断,找出错的部分,并反复回放,老师再引导学生反复听,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提高他们的适应性。其次,当学生使用相关训练模块时,老师要结合信息技术中的三率评测分析结果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来引导他们使用各个不同的模块组来进行自我强化练习,比如,如果某个学生在三率评测分析结果中被判定为“英语写作能力偏弱”,而学生自己又说自己的写作思维往往遇到阻塞,老师就可以引导其应用相应的写作训练模块,按照其中所提供的句子、关键词和写作思维,进行英语写作的自主练习,在此训练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写作思维会一天比一天清晰,而这也是信息化教育手段效用的具体体现。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可以更好提升其教育效果。而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对实际的课堂学习成效进行考察,应保证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整合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理论或实践上的偏离,由此可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汤艳平.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黑河教育,2022(9):22-23.
[2]梁平英.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专递课堂教学[J].教师博览:下旬刊,2022(2):45-46.
[3]范秋贤.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J].英语教师,2022,22(6):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