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郭艳军

河北省三河市第八中学065201

摘要

历史学科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历史精神素养的学科,同样也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历史思想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科教学效率成为教学当中的重要命题,同样也是学科教育方式创新的目标核心。且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方式得到显著的改善与创新,对此,本文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当中的实践案例,总结并分析信息化时代初中历史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教学、教学

正文


前言:

初中历史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为目标,它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图、文、声、像兼备的特色,使得课堂上的教学更加丰富。将信息化技术引进到初中历史课上,是一种与现代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新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优化提升。

一、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教育理念发展层面的需要

新的教学思想是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要做到这种提高,就必须在提高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能为教学增添更为广阔的资料,教师也能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当前,教学观念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焦点,把信息化技术引入课堂,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再加上有了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投入到教学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课堂,让新的教育观念得以落实[1]

(二)实践教学开展层面的需要

从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来看,目前初中历史教育的实施存在着许多问题,即: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低下,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必须从教育战略上进行变革,推动教育的发展。首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提高学习热情,并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其次,把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历史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丰富的教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堂上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可以使历史课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融合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

教师可以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初中历史,运用信息技术的直观、生动的优势,营造出一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来烘托历史事件,使之更具真实性,不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历史演进的奥秘,同时也能加深对历史的认识,逐步养成历史的核心素养,从而建立起有效的课堂[2]

比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鸦片战争”等相关的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虎门销烟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如同“看电影”一样去了解历史,让课堂生动、有趣、形象、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与时间、空间、事件形成具体的、形象的概念。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教学环境,既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也可以培养中学生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冲破教材的束缚,把历史事件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走出学习的象牙塔,更多地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因此,初中的历史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与历史和真实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与历史教科书有关的图像和影像资料,尽可能丰富、还原历史事件及人物。拉近学生和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把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因此,一些学生缺乏勤俭节约的美德,在生活和学习上盲目攀比,不健康消费现象日益严重。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可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向学生讲授汉景帝惜粮食、隋文帝倡节俭的相关历史。也可向学生讲述秦朝灭亡的原因,使学生了解秦始皇沉溺于奢侈与颓废的生活,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正反历史事件的反差,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反省,从历史中学习,自觉改正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3]

)融合信息技术,变换学习方式

以往的教育活动,大部分教师都是用“文科”的文风,引导学生在“默背”、“记住”重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死记硬背等方式记住知识,对学生历史核心的培养具有不利作用,影响学生的长期全面发展。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普及,让教师们在设计教学策略的时候,运用网路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操作,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进行了教案的设计,然后运用互联网技术,把“工业化的开始”、“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等进行了零碎的加工,并把各个章节的核心知识做成了一个短片。其次,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将教学视频上传到班级群,制作教学任务,通过打卡的方式,让学生在线化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在线化地给予指导。最后,利用短片对历史概念进行解释,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形成历史价值观念。这样利用小视频,既能为学生提供方便、有趣的学习方式,又能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辅助教育教学已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正确、高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探寻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进而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均. 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 科学咨询, 2021.

[2] 刘明.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3] 马晓伟.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14):1.

[4] 侯亚莉,姜开领.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