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汪爱红

弋阳县教学研究中心334400

摘要

在2022年新课标的指引下,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这就促使教师对原有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深刻的思考,而新课标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笔者对语文教学措施进行反思,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在新课标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建立明确的核心素质培育方针,根据特定的要素,制定更加完整的学习方案,同时将教育目的与实际状况相联系,积极地引入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对现行的课堂进行优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

一、推进规划把握新课标

要真正提高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老师必须始终以新课标为指引,使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实施方案,以实际的方案来消除家长的疑虑。因此,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教育计划的执行,老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思想,并且要进行有效的规划,在进行教学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成长的基本要求,尽可能地消除影响执行的一切因素。其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强化,唯有双方共同努力共同讨论共同沟通,才能使教学方案更加科学有效。另外,为了使新课标的教学方案得到有效的实施,还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使其更好地体现出教育的实用性,使家长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这个方案的有效性,并依据当前的情况,对原来的方案做出相应的改进,逐渐增强了新课程方案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新课程方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进而推动了教学的进步,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三、改革课程,促进参与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此次课程改革的新标准,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并积极地进行新课改,让现代教学方案变得更为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切实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2]。例如,在教学《桂花雨》时,可以看出这是一部表现儿时“摇花乐”的作品,作家用轻松、自然的手法,写出了对儿时桂花的回忆,但实际上却是抒发了他的心境和感情。教师在课堂引入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向同学们播放有关桂花的照片和录像,这种方式一改以往的抽象,使同学们在引入时能够专注于教材的内容,并在多媒体环境下加深同学们对“摇花乐”的理解。接下来,老师可以对文中所要表达的东西作进一步的发掘和探讨,使同学们能够理解文中所使用的叙述手法是如何描绘他们儿时的“摇花乐”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的讨论,但不是让学生随意地分成几个组,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按照筛号进行分配,而且在小组讨论结束后,也可以用大屏幕上滚动学生名字的方法来进行小组共享,这就好像是一个个小彩蛋,让学生有一种兴奋的感觉,从而增加了班级气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解析内容,设置问题

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指导同学进行深入探究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某种程度的启发,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景,让他们更好地进行探索。例如,教授《将相和》一文时,教师曾对班级里的同学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将相最开始为什么不和?为何最终他们又言归于好?这些场景与我们的人生遥相辉映,它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在课堂上,教师是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年龄特点,创设问题情景,然后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东西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分组讨论结束后,老师会从分组中选择几名同学进行提问,从而使每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把握结构发展素质

构建有效课堂离不开项目探究。但是,在进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给学生一个清晰的项目任务,并且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设计。教师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对语言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并以所学的内容为依据,创造出对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到更多的东西[3]。比如,在教学《红楼春趣》,老师就可以创设相关情境,让同学们进入角色的心灵,产生相应的联想,从而感受到角色的性格特点。接着,上课时,老师会先让同学们去解读《红楼梦》,要求学生对其中的角色与角色的关系做出一个明确的说明,并且能够对剧情做出一个简短的总结,从而讨论出该小说的主旨。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他们喜欢的人物,并给出他们喜欢的理由。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章中人物的详细解读,进一步了解人物的个性与情感。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探究,孩子们可以自主地学会对人物性格进行剖析的小方法和小技巧。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像自己要饰演的角色,说出自己的理由,并用情境剧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言素养[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教师而言,要正确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核心文化素养在特定的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必须严格贯彻每个学生核心文化素养的具体要求,并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真正地喜欢上语文课。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思维发散开来,指导其自主学习,为其语文素养的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5]

参考文献

[1]綦佳.观照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76-78..

[2]黄荣焕.如何激发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华夏教师,2019(23):14-15.

[3]汪宗博.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一代(理论版),2020(10):33.

[4]徐巧红.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J].读与写,2022(11):106-108.

[5]李娜. 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3):121-1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