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能力培养
正文
前言
尽管语文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独立的课堂,但在实际教学和应用中却存在着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有效的阅读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同时,也能增强阅读的效果,使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充分结合[1]。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二者之间的知识转化和能力得到发展,这样就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一、基于兴趣激发,奠定读写基础
阅读与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兴趣爱好作为切入点,打破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读写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精心挑选和推荐适合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阅读素材,并根据已有的阅读目标,科学地选取教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学习[2]。
一般而言,小学生的思想已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具有逻辑、说理等特征的现代中、短篇小说或者人物传记等内容。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拓展,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明白和掌握作者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技巧,从而为习作的转化打下基础。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切智力工作都离不开兴趣。在实践教学中,要使学生走出写作困境,就要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爱上写作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与激励,让他们逐渐体会到写作的快乐与成就感,从而建立写作自信。另一方面,要善于从生活的视角,为学生提供作文材料,减少作文创作的困难,并激发其良好的阅读兴趣。比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同学们收集民间的中秋节风俗,让同学们在实际活动中,围绕赏月、吃月饼、探亲等方面撰写一篇关于中秋节主题的文章,这就是从生活的视角来挖掘写作的资源,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促进两项能力的互相转化。
二、注重摘抄积累,提升读写转化
在读、写转化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是促使其顺利完成转化的重要一步。因此,要提高这种转变的质量,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系统的训练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预期目的[3]。为此,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学生准备一本阅读笔记,把那些精炼的句子和漂亮的描述片段进行摘录,然后慢慢地把它们内化成自己的材料,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从而达到读写的初步转化。
比如,在学完《观潮》之后,同学们已经从这篇文章中摘录了大量的优美句子片段。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后进行短篇的读后感撰写,又或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觉和理解去鉴赏那些优美的句子,积极运用自己的写作技能进行实践,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书写的转换能力。
三、巧用多文本,开展相关写作训练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是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运用多文本开展相关写作训练,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草原》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造一个合适的场景,但是因为他们的经验和见识的局限,他们无法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图画,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阅历和经验都会限制他们对文字和句子的运用。老师可为同学们播放“天堂”等音乐,给出相关描写民族情谊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并在大屏幕上播放有关草原的情景,把握文章中的“蒙汉情义”的主要联系,从而加深对本文的理解。写作是为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比如在学完“草原”之后开展的课堂小练笔活动中,学生的表达方式会很杂乱。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以表达方式组文进行多文本阅读,围绕表达方式重点训练,以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四、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
留白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在书画、诗词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技巧。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写作训练的容量,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实践,为他们的思维发展留下更多的空间,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得以拓展和升华[4]。而留白中的悬念,作为吸引力较强的环节,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但是悬念之所以是悬念,就是因为它不易被理解,使人们有抓耳挠腮的胜负欲。因为只有通过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毕竟,得到悬念的真相是十分痛快的。而在悬念设定中,也会有很多令人惊讶的结果。例如,在讲解写作题目的主旨期间,老师要敢于停留在至关重要的步骤上,通过留白让学生自主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快速运转,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深度理解和多方面认知题目的立意,达到写作思维拓展的目的[5]。
结语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要善于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桂林.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21(86):31-33.
[2]廖加淞.谈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有效策略[J].孩子,2020(14):88-89.
[3]陈香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探究与实践[J].课外语文(下),2019(7).
[4]孙祥红.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文理导航,2019(24):42.
[5]丁继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应用的关键点研究[J]. 科普童话·原创,2023(2):107-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