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引导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语言运用;写作教学;策略分析
正文
在引导初中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语文作文教学探究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技巧,更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而写作则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提升的关键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在职场、社交和个人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分析和研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写作指导不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转变写作教学观念,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写作过程和写作技巧的培养,通过一些范例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作文组织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
一、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在初中阶段,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写作教学中只有少量的文章和会话训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而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开展写作训练更加多元化,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在作品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学会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这时,体现的教学主要目标是“真实”和“表达”,这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学生们才真正进入到了写作的状态。[1]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策略分析
2.1改革观念,增强意识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对写作有正确的认识。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写作不是简单地写几句话、抄几篇文章,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组织、归纳与总结。另外,教师要从多个角度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将自己内心所想融入到文章当中,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使其文章更具个性化。
2.2涵养习惯,夯实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与阅读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且要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都要读一篇作文,并将自己读过的好文章摘抄到本子上,方便日后的素材运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与写作的乐趣,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词句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同时要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根据所读文章的内容和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和联想,在此基础上合理组织语言和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还能有效提高其写作水平。[2]
2.3带领观察,指导习惯
细心地观察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先决条件,观测的数量和观测结果呈正比例关系。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都与观察密不可分。例如:在文章中要描写一种植物时,学生就要仔细地观察植物的色彩以及各部位的形态。比如,引导学生写《茉莉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把班级里的多盆茉莉花放在课桌上,让学生们依据指示,有条不紊地进行观察,并亲身体验茉莉花的种植过程,这样学生们对写作会更感兴趣,对植物的描写更生动形象,对植物的感情刻画也会更细致入微。在动物形象写作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记录动物的生活习性,教师要让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能够看得见的、有生命的动物写出来,要通过针对性的观察和记录后再进行写作,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更加生动,更加打动人心。在描写一个人物角色时,学生要仔细地观察人物的外貌、衣着以及言谈举止。对外貌的描述要突出特点,观察时要注意顺序,要有条理。这个学期,班上有一个新来的女生,很多人都在日记上提到过她,如,新同学和我一样高,扎着双马尾,一双大眼睛,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简单地几句话,一个美丽的女孩就出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此外,记述一件事时,要仔细地体现事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其他人看一眼就能明白你所要表达的事件,做到如临其境。
2.4关注阅读,优化基础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意味着,阅读的数量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写作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仍然可以在理解和表达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作文的深层理解与表达是最令学生感到绝望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频繁的阅读、丰富的词汇积累以及大量的写作实践来完成。许多学生在课后没有进行阅读积累,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短语词汇,很难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注重词句的积累,并逐渐体会优秀文章的写作思维方式,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并能够学习其中的优点,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2.5素材积累,激发兴趣
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为学生进行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运用,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记录,学生要养成写日记、随笔和周记的习惯,把学习和生活中的日常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些文字记载了学生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他们真实的情感,最后将会变成他们写作的灵感来源。通过记录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情感等,让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对于那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写作兴趣。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进行写作练习。[3]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优秀的作文素材,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发现、积累写作素材。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优秀作文,然后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针对这一作文内容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或者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来搜集、整理相关写作素材。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搜集来的写作素材进行整理与筛选,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2.6带领仿写,把握细节
此外,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应采用模仿学习。初中生模仿写作课本上的经典文本,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课本理解的目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科学地设定模仿目标,当安排好任务后,学生们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原文,以理解文章的语言表达,从而对文章进行仿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语言的韵律和优美之处。许多初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着“不够生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对细节的描述。[2]细节描述,是指对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动作和表情等进行描述,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片段的细节描述。分段写作既节约了写作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仿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手段,教材文本、名家作品、优秀作文等都可以是模仿的典范。比如,有些学生描写不够细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针对《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模仿,从而提高其写作水平。在写作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找到动作、表情和语言的描绘,并加以模仿,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笔塑造能力,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
2.7体现现实,体现内涵
在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其与生活相结合,避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脱离现实。为了增强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提高其作文的叙事能力,写作主题训练必须要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体会到教材所传达的感情,从而把他们的感情表现出来,最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与现实的联系,使他们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进而热爱写作。例如,在《故乡》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拓展写作专题课。通过分析鲁迅在文章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故事叙述,来体会作者最后表达出的情感和文章的深层哲理。通过这样的一步步清晰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记叙文的语言、环境、动作、内容、情感上的写作要点,能够得到自身的关于写作的认知。[4]在具体的实践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户外实践课,去充分感受故乡生活的烟火气,并以此为主题进行文章创作,将从《故乡》中学到的语言、环境、动作、内容、情感方面的写作要点进行有效应用,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
2.8把握评价,建立关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重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写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修改。在评价学生的文章时,教师要以鼓励为主,通过评语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一面。也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性结合教学进行纠正,但是要注意不能过于批评学生,而是要循循善诱。
三、结语
总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许多教师将写作教学仅仅局限在传授基本写作技巧和规范上,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引导初中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已成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课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阶段的初中语文写作课上,教师应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知识积累更加丰富,也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掘生活的美好,获取更多的创作材料,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写作教学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从实际出发,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写作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洁.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策略[J].甘肃教育,2021(5):160-161.
[2]王金涛.习作生活化,提升表现力——初中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0(20):206.
[3]李梦奇.立足于生活的土壤,培育出语文的种子——初中语文生活化习作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9(19):84.DOI:10.3969/j.issn.2095-3267.2019.19.059.
[4]祝旭.试论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2021(9):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