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班主任德育教学措施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卢艳梅

永兴县第一中学 邮编:423300

摘要

德育能力是高中阶段班主任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已经具备一定辨认是非、知晓事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与实施德育教育时,需要讲究策略与方法,使德育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得以高效完成。所以,高中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对自身德育能力的提升,创新德育教育方法,让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更符合新时代特征。


关键词

新高考;班主任;德育

正文


前言

伴随着新高考的不断深入,对于校园当中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希望,并将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变成了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与要点。在高中校园教学的过程当中,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每一位高中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任务。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于新课改背景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在促进新课改工作有序、顺利发展等方面起到一些参考与帮助的作用。

一、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高中班级中,许多班主任采用的德育教育措施多数是以罚站、打手板等非语言手段,这种方式在传统的缺乏教育手段的环境中可能较为适用,但是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很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高中班级管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前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不适合再采用罚站等手段;另一方面是当下可使用的德育教育手段很多,如组织活动、问题讨论等。所以,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完善自身德育思想、创新德育管理方法,实现运用德育手段提升学生思想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新高考背景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工作理念分析

(一)将“以人为本”作为原则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八个字来形容,尤其是在新形势的大背景之下,社会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希望,要求人才不单单要具备极强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极高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人才市场竞争也呈现出了白热化的趋势。为了能够让校园当中的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合、相一致,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班主任就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德育教育所遵循的理念,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提出来的需求,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给予学生极大的尊重和理解。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

当高中班主任老师在进行德育工作展开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于社会发展的情况、特点、实际案例等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之后与德育教育内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将德育教育当中的内容与人们生活水平相联系,把国家对于高中教育的目标和具体的教育内容相融合,运用种种的方法让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教育过程当中去,让每一位高中生都真正的明白以德育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甚至是工作当中提供莫大的帮助。

三、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主要举措

(一)借助师生交流,提高德育能力

在以往的高中班级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在两极分化的状态:一种状态是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其关系状态更像是朋友;另一种状态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敌对,其关系状态更像是水与火。这两种不同的关系都与师生之间是否实现了有效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班主任要想实现自身德育能力的提升,实现与学生的高效交流是有效途径之一。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班主任可以尝试对学生采用鼓励式的教育,让学生从教师的鼓励式教育中获得学习信心,建立起有信心解决学习难题的想法。其次,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采取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形式,而非是高高在上的形式,这样,学生才能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所以,教师在提升自身德育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思考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问题,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重视平等,如果教师可以做到以上两个原则,那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便会顺畅许多,而自身的德育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进步。

(二)借助活动组织,提高德育能力

班主任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班级活动,充分展现出自身的德育能力,同时也让自己的德育能力在每次的班级活动中都有进步、有提升。具体来讲,比如说班级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不佳,总会出现课上睡觉、做出干扰课堂学习氛围等不利于授课教师正常授课的行为,在出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需要及时记录下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学生个人。但是在对其进行教育时,教师需要借助班会的开展,以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为开场,并在班会进行中对班级学生进行整体性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这不是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果继续放任下去,可能会导致班级学生都出现同样的问题,这不仅会对授课教师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对处在高中阶段、即将迈入大学阶段的学生自己也是非常不利的。同时,班主任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减少出现学习状态不佳、干扰课堂教学的情况。在班级活动中,非常考验班主任对活动性质与活动内容的把控,稍有偏差便会演变成班主任单纯说教,学生依然我行我素的局面,从而导致这次德育教育的失败。因此,班主任在借助班级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影响,更是借助对班级活动的实施来考查自身的德育教育能力,这对班主任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提升,班主任需要抓住每一个提升自身德育能力的机会。

(三)借助问题讨论,提高德育能力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班级中开展德育教育时,便可以从问题讨论的角度入手,借助对典型性问题的讨论与分析,促进学生德育意识的提高,同时也实现自身德育能力的进步。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时,班主任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在问题讨论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二是应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角色,确保学生讨论方向的正确性;三是班主任应对问题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性的梳理,帮助学生提炼出讨论结果的核心。具体来讲,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早恋、高考压力大、人际关系困扰等,这些问题是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如“关于早恋问题,我的看法是……”“缓解高考压力我有招”等,这样学生通过阐述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进行互相交流,既可以打开心扉,也能够从其他同学的身上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以“缓解高考压力我有招”为例,在进入高考阶段后,许多学生都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出现考试紧张、畏惧考试等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有学生认为,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紧张是正常情况,可以通过早睡早起、偶尔看看电影进行调节,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可以得到缓解,这样更有助于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也有学生认为,可以尝试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将自己的焦虑情绪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发泄,在经历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后,焦虑的情绪便会得到有效缓解。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以实现自身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问题、面对压力。

(四)借助资源整合,提高德育能力

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由于学生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最长,班主任所讲的话、所做的事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班主任可以对身边的资源进行整合,如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网络上的经典案例、有启发意义的经典电影等,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纯说教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而且,从上述资源中,班主任可以将获得的德育教育灵感融合在自己班级的德育教育中,进而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实现自身的德育能力的进步。具体来讲,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转换一下教育方式,如观看具有启发性的影视作品,让学生从影片中获得启发与成长。

(五)借助知识研修,提高德育能力

对于班主任来讲,在提高自身德育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研修实现德育能力的进步。具体来讲,班主任可以向其他优秀的班主任学习,与其交流分享德育教育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班主任进行集中式的研修,即邀请业界专家级的教师为各位班主任进行班级德育管理分享,在这样的分享交流中,班主任的思想水平与德育管理知识便会有质的提升。具体来讲,从现在高中教师的教育水平来看,基本上是高学历的人才,其在学习与教学上是出类拔萃的,对这些班主任进行专业上的知识研修可以对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进行知识研修时,班主任需要对自己在班级德育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梳理,如学习类、成长类、心理类等,这样在与其他学校的优秀班主任或专家进行交流时,便可以让交流充分发挥价值,让交流更有效率。而且,在条理清晰的交流中,班主任的问题更容易得到针对性的解答。比如,在高中阶段所有班主任都会面临学生屡教不改、学习不用心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每一届的学生中都会存在,会让班主任非常头疼。在研修的过程中,班主任会收到来自其他班主任的建议,如帮助这部分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让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还有班主任建议,通过一点点地引导,让学生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等等。在知识研修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将自己在班级德育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暴露,这样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进而实现自身德育教育能力的提高。

(六)借助榜样力量,提高德育能力

在落实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时,班主任需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学生才会信任班主任所讲的话、愿意听取教师传授的德育知识。这是因为,班主任在学生的心中是神圣的,其讲的话、做的事应符合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这也是教师这个职业自带的光环。从学生的角度讲,班主任所做的行为表率可以对学生产生心理暗示,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哪些事是可以做的,而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这样,教师在规范自己、实现自身德育能力提高的同时,对学生实施的德育教育也会变得很高效。具体来讲,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那么,为了让德育更有效地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舒缓压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劳动、远足活动等户外的实践活动,实现德育的渗透。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从班主任身上发现可以促进自己成长的闪光点,如学生在实践劳动时,班主任也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劳动,还可以传授学生提高劳动效率的方法,以此发挥班主任的榜样力量;再如,组织学生远足时,班主任也应与学生一同远足,做到全程陪伴。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班主任从社会劳动、远足活动等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实现自身德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班主任全程陪伴、坚持一起劳动、一起远足的过程中,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对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深入理解德育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在帮助学生舒缓学习压力的同时,提升了德育教育成效。

因此,班主任在以自身为榜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做好充分考虑,确保自身可以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可以在自身的指引下,实现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调整与改变,进而达成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从学生学情角度来讲,班主任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班级活动、讨论班级问题,从而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客观层面明确自身需要提升的德育能力;从班主任自身的角度讲,其应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专业知识、树立班级榜样,从而实现由内而外的提高德育能力,最终实现班级德育管理质量的全面增强。

参考文献

[1]文艳梅,刘竞飞.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求知导刊,2022(29):125-127.[2]周媛.有效实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新智慧,2022(20):60-62.[3]翟树发.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15):12-13.[4]邢伟国.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策略思考[J].天津教育,2021(17):23-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