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下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
摘要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科素养;单元整体教学
正文
1 引言
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尊重学生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素质教育不断实施背景下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以完整的知识链培养学生的思维,通过情感、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在这个“大”字,大单元教学,不再是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而是提取某一个内容,经过重新梳理整理成一个大框架,把与此相似的内容加以整合,并透过扩充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学中的知识也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点,而是通过校内外课程的整合,使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3 学科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意义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培养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它能够让教师与时俱进,找准数学教学的新方向.从学科素养出发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是对原有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改革和突破,它能够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打破原有教学束缚,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建构.
4 关于高中数学单元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4.1 对单元教学设计重要性“认知不足”
大多数老师对于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工作的意义认识还不够,主观思维上觉得老师只管设计好平时的每一堂课就行,而对于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工作则认为可有可无;客观上,因为教师工作压力大,课堂教学负荷重,平时没有太多时间系统复习和钻研高中的数学课程体系,也就谈不上做好教育单元课程设计工作了.
4.2 学校对单元教学设计的“监管不力”
学校对高中数学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安排有很大的自主性,但老师设计的教学能力却严重缺乏.无论在单元教学设计进行的主体上,还是时间的安排,以及学生管理上均欠缺.新课程已经形成了三级教学管理制度,校长也拥有了相应的教学监督权,但部分校领导却因为对课程管理认识得不够深入,而常常只关注于校本课程的研究工作,而忽略了国家课程改革和地区课程校本化的推进工作;缺乏长远的教学目光,而忽略了对师资的培训,对教学单元课程设计的要求与监督,而将对课程的监控与评估重点置于了课程教材的教学检查工作和其他日常的管理工作上.
5 高中数学学科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5.1 依据学情特点,确立衔接问题串
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在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中与掌握课程内容同等关键.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层次、意识特点、情感准备程度及其认知能力倾向上的差异,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在数学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差异等.在全面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整合与本单元有关的学习框架,形成连贯的概念串,并安排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应在本单元的“大概念”下明确具体目标,分解学生学科素养训练的重点,并努力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体现知识点产生、演变的生动历程,以及学生知识思维成长的进程.教师应按照前面阶段的合理性阐述本单元课程的主要问题,安排研究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数学活动,利用各种数学形式建构并掌握知识点.因此,教师讲授高中数学第一章“立体几何”后,要提出以下问题:
(1)听到“立体”,同学们能联想到生活中接触过哪 些 立 体 物 品 呢? 数 学 中 的 “立 体 ”又 有 哪些呢?
(2)结合以前学过的“平面几何”,那与“立体几何”存在哪些联系呢?
(3)已经知道了“圆柱体”的面积公式,有办法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吗?
5.2 单元主题的确定与拆分
数学的学科知识整体上是比较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的,这是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所在,同时也是数学学科最重要的特点.所以,数学教师在对单元内容进行整理时,要从整体性的角度通盘考虑,对单元内容进行高屋建瓴的分析,从而确定单元内容中的整体学习目标、整体学习任务,同时对单元教学思想、单元教学方法等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具体教学主题的划分,这样就可以做到整体把握,不落细节.例如 以“三角函数”为例,整体的单元主题是要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练习,学习三角函数以及基本性质,并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性变化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在明确了整体的学习目标后,再对单元主题进行分解,如,主题一:对任意角、弧度制的学习;主题二:学习三角函数.在三角函数的内容下可以继续划分主题,如,初步了解三角函数;推导诱导公式,了解函数周期性;借助图像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三角函数的实际意义,实际运用三角函数.通过这样对单元主题的层层划分,可以让教师清晰地掌握教学过程,学生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学习的内容主题,让学习过程更具条理性、逻辑性.
5.3 具体化分解落实,制定课时目标
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整体单元化教学设计的情况下,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是不可以分割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前者是对课程总体目标的规划,后者是对总体目标的具体细化.在制定课时目标时,教师需要将整体的单元目标根据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具体分解到每一个课时中,最终再将课时目标通过教学过程进行完成.
5.3.1 知识内容的分解
单元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在对知识内容进行具体分解的过程中,也要充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由于知识与知识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保证了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了解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以及重要性.同时,当教师讲解重难点的知识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联系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帮助自己进行理解.例如 以“三角函数”为例,在完成本单元的知识分解后,一共有五个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这也是本单元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其一,学生要真正理解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现象的重要模型;其二,掌握弧度制概念的建立;其三,掌握正弦函数的图像变换;其四,借助单位圆和函数图像学习三角函数;其五,能够综合运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5.3.2 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以已经完成分解的知识内容为基础,对后续的教学过程进行再次细化,并需要在其中展现出对学生的学习期望,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反应、态度表现.这些内容既包括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对相关运算技巧的熟练运用程度,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能力素养的提高等.还是以“三角函数”为例,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学生在完成弧度制相关知识的学习后,需要具备能够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的能力.再如学生完成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学习后,需要具备一定数据处理的技能.
6 结语
总之,从高中数学课程中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既要从数学课程的基本特色入手,把学科素养的各种特点合理地纳入课程的各个环节,又要从学生的具体知识状况入手,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才能够帮助他们形成相应的知识储备、实际技能和良好的身心状态,为未来的全面成长打下扎实的根基,变成对社会有益的人.
参考文献:
[1]曾建玲.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2):1.
[2]赵慧超.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3(30):21-22.
[3]孙卓利.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华夏教师,2023(2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