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丁静

怀安县左卫镇中心小学076181

摘要

国学经典是我国数千年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加强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开设了国学经典课程,小学语文教师对国学经典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鉴于此文章探究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

诵读;经典;小学语文

正文


经典内容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代代相传。小学教材中选用的是一些经过历史洗礼,拥有较高传承价值的古代诗歌或者文章,凝聚了文人墨客的价值观念、人生理想,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够让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段,帮助学生搜集适合诵读的经典诗文资源,整合成经典诗文集,进而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两种渠道,加强诵读指导,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一、经典诵读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学生可以在诵读经典诗文中掌握句读、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还可以深入品味经典诗文的意境美、语言美以及音韵美,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以现实生活为主题的经典诗文,如《村居》《咏柳》,这些经典古诗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字词的基本意义、用法以及诵读节奏的划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诵读的节奏感,提高诵读能力和语言水平。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学生可以记忆大部分的诗文内容,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应用这些经典诗文,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小学语文的诵读课包含现代诗歌、儿歌童谣、短小文言文、经典诗文等内容,而经典诗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如“每日晨诵”“课前三分钟诵读”“诵读小小擂台赛”“古诗今唱”等,这些诵读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二、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一)创作短视频引领学生诵读经典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转变诵读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当前,很多学生都喜欢利用课余时间刷短视频,观看他人的视频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投其所好,鼓励学生创作短视频,运用特效、滤镜、卡片等功能,完成经典诗文诵读的短视频作品。

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号召学生制作以“祝愿祖国生日快乐”为主题的经典诗文诵读短视频。学生可以搜集与爱国相关的经典诗文,用手机录制自己的诵读视频,并且通过配画、配音乐、剪辑、美化等手段,将录制好的短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或者转发到班级群中,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关于爱国的经典诗文有很多,如唐代王翰的《凉州词》、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宋代陆游的《示儿》、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等。学生可以诵读这些古诗文,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在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创作短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经典诗文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使学生受到经典诗文情感的感染,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二)巧用背景音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挑选适宜的背景音乐,为学生构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的情境,从而全面提升经典诵读环节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本内容合理选取适当的背景音乐,让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挑选背景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古诗文所表达的情感为出发点,选用经过科学合理论证的音乐作为背景。通过播放音乐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实现经典诵读效果的有效提高。在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古诗文配以相应的韵律,以营造身临其境的音乐氛围,让学生沉浸在经典古文的深情吟唱中。此外,还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经典诵读之中,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古典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对经典古文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内涵。

在小学语文《绝句》的教学中,教师可在经典诵读环节中向学生介绍一首唐代杜甫所创作的绝句,以探究其创作背景。随后,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这首诗歌展开深入朗读,并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此情境下,导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诵读,借助唐朝相关影视片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以营造出古诗中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从而全面呈现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精神内涵,让每位学生在朗诵中深刻感受到。此外,还可以在情境创设环节中结合该诗作的情节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来分析诗人表达情感的内容。通过这一步骤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快速记忆和背诵该首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和课堂学习效率。

(三)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我国的经典文学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道德能量,正如古人所言:“内心深处蕴藏着诗书之气,自然而然地绽放”,而我国流传下来的许多经典诗文也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其中,古代诗词作品更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美学意义。通过反复诵读那些著名的古诗文,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情怀,从而使他们更加优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要通过诵读古诗词来提高小学生们的人文底蕴。因此,在构建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的视频功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小视频,以促进学生对文化资源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同时全面领悟作者在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一座与历史对话的桥梁。

(四)角色扮演,加强理解深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越来越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越来越倾向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内容,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下阐述角色,可以锻炼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以《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能说会写本课生字的基础上,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并能在自主学习中感受每个人物的形象。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现场表演。为了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影视剧当中的“草船借箭”的片段,让大家参考。并让同学们给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设计合适的语言和动作表情等,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学生则可以分析的过程中了解每个人物的行为对整个故事情节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了解文章的结构。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教学必不可少。尤其在如今的教育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融入信息技术助力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旭.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2(01):3-4.

[2]南变红,梁旭斌.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融合的必然性[J].科普童话,2020(06):9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