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思路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高

江西省樟树市滨江中学 331200

摘要

高中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们往往对其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难度。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往往以书本为主要教学资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难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场景进行联系。众所周知,地理知识本就源自于实际生活中,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地理学科知识,自然要让地理教学回归于生活,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通过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场景相结合,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鉴于此,本文也就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展开了探究,希望借此来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内涵;价值;现状及策略

正文


生活化教学法是指将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在开展时也应当做好优化工作,借助生活化教学方法来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间的距离,让地理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对地理知识形成较为良好的感悟,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及发展,真正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内涵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提倡从学生实际生活着手来引导学生展开情景式学习及体验,能够将教材知识立体化呈现,也能改变传统死读书的状况,让学生在生活化感知与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这样就能真正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传统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大多是偏向于理论性知识讲解,可是生活化教学则有所不同,主张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合理开展教学,能够拉近学生与抽象地理知识间的距离,从而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价值

地理这一课程属于综合性学科,与我们实际生活本就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最终也会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而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不管是对优化地理教学模式,抑或者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都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首先,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创新地理教学模式,传统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大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讲解上,不利于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及感悟,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可是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则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更加契合高中生认知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及知识,有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及探索兴趣,从而真正实现地理教学模式的优化。其次,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生活化体验中发展自身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是改进高中地理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及发展学生地理思维的有效方式。

三、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从地理教师角度分析

地理教师可能会因为教学任务繁重,教材内容繁多,缺乏时间和精力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地理教师应该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积极的教学态度,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地理教师需要在教学准备和资源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选择和准备生活化教学案例、提前了解学生的生活场景和学习需求、设计和准备与生活化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等。同时,地理教师还需要加强对教学工具和技术的应用,例如,电子地图、教学视频等。

(二)从学生角度分析

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生活化地理教学所涉及的案例和生活场景,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挑战和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效。有些学校和教师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化地理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或者这些资源和工具的质量和适用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缺乏实际应用和体验的机会。有些学生可能对于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习惯,并不喜欢生活化地理教学所采用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适应和抵触,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高中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思路

(一)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思想本就是指导行动的内驱力,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活动要想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期间一定要树立起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全面了解生活化教学理论及方法,结合地理这一学科特点以及高中生思维水平来为学生合理规划教学方案,以此来确保生活化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从而提升生活化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课堂上,由于高考压力及学生对于主副学科的区别对待,不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采用理论讲解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传授知识,希望借此来提高学生高考地理分数。这种滞后的教学理念,明显不利于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所以地理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一定要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主动树立起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教学期间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开展地理知识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学实效。

(二)利用生活化内容优化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教学起始阶段,也是有效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带入到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期间,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化内容来优化导入环节,这不仅是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还能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间距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为此,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内容来优化地理课堂导入,通过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思考,从而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创设生活情境是生活化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在生活化地理教学中,借助实际案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呈现,以便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非语言形式的记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实地考察,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感受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利用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游戏化学习,可以将地理知识与游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时,以教学人口迁移为例,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利用一些实际案例,如城市人口迁移、农村人口迁移等,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口迁移现象,并从中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示人口迁移的现象和变化,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口迁移现象,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带领学生到城市或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城市或乡村人口的变化,了解人口迁移现象的具体情况,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四)深挖教材内容,找到生活化教学的切入点

深挖教材内容是实施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关键,可以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找到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从中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可以结合日出日落、昼夜变化等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教材内容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人口迁移时,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便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如城市规划、气候变化等,以便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水的运动-水循环”时,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如城市的污水处理、自来水厂的水循环利用等,以便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可以从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入手,深入探讨水资源的紧缺性和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从中探讨水循环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水循环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五)走出课堂,开展生活化的地理实践活动

走出课堂,开展生活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可以带领学生到城市中心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城市规划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水库和水文站进行参观,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掌握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实地参观和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田野调查,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况,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田野调查和讲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借助社会热点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中,社会热点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课程实践中借助社会热点来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升生活化教学效果。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革新速度也无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所以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自然也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及敏锐的眼光,在课堂上为学生挖掘一些生活中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就能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教学,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效果。

(七)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可谓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创新作业形式,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这样就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在作业实践中有所成长。在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时,高中地理教师要为学生预留一些思考的余地,通过适当留白来引发学生课后探索及深入思考的欲望,这样才能真正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在生活化作业中有所收获及发展。以“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这一问题为例,其本就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教师在将其作为课后作业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基于网络、书籍查找来写小论文,通过联系生活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及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自然能够得到发展,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地理作业实践中学会应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五、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应用,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加大创新力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生活化教学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闫玮.浅谈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0(10):2.

[2]杨霞.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9):429.

[3]王转.浅析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1(13):1.

[4]宋珍珍.生活化教学实践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13):13.

[5]谭娜,向幸福.生活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探究[J].世纪之星—高中版,2021(28):50-51.

[6]杨娟“.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1):220-2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