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高三地理的试卷讲评
摘要
关键词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
正文
前言
在目前的地理教育中,试卷讲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课型,它可以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的现实状况,并与具体问题相联系,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他们的地理成绩。特别是在高三的冲刺阶段,它的重要作用就变得更为突出。所以,在进行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地理教师要掌握好讲评的针对重点,更要与学生自身的具体状况相联系,只有如此,才能将试卷讲评课的效果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目的。
一、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作用
1. 地理试卷强化错题记忆
通过试卷讲评,可以使学生对错题的记忆得到加强,掌握用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答题,从而深化对该类型题型的理解。在地理试卷讲评中,可以让学生树立起一个正确的认知,因为地理学科并不属于强记忆性的学科,它是需要经过理解和思考来进行学习和记忆的,所以不适合死记硬背。要想在高中地理科目上获得优异的分数,就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点融入自己的大脑,并且可以在做题时,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提炼出正确的答案,从而提升自己对地理问题的处理能力。
2. 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在高中地理考试中,并不只是要学生记住这些问题的答案,它需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所学到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卷评讲并不只是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简单的阐述,它更多的是对整个知识点进行整体分析。
3. 延伸地理知识
地理高考,是通过对学生试卷的测试,测试学生能否根据课本基础知识、已知题干信息,利用所学的地理方法,去挖掘隐藏的条件,确定答案的方向,并应用正确的解题思路进行求解。
二、 地理试卷讲评课的准备
老师在试卷讲评之前,应当仔细地备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都忽视了试卷讲评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认真、主动地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对课程进行认真的准备,在授课之前,对授课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到学生的缺点和优点。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的讲评,才能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巩固他们的基本知识,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及时的批改和分析试卷
如果想要更好地开展地理试题讲评,就一定要对学生的测评试题展开适时的批改并进行分析,只有在这种方式下,老师才能对学生的个体状况和总体状况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老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在这些内容中,学生们在哪一项内容上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哪项内容上的能力相对较强等。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有针对性。
2.对学生的成绩和问题进行统计
学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群体,在对他们进行了测试之后,要对他们的成绩和问题进行统计和总结。把学生的分数放在一起,以便更好地了解整个学生的状况。通过对问题的统计和分析,在试卷讲评时,才能不落下重要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掌握试题的重难度等。对成绩优异的同学,适时地给予赞扬,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荣誉感,让他们更容易在今后的学习中投入精力。
3.让学生自己对试卷进行分析
在进行课堂讲评前,应将试卷和评分标准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分析自己的情况、问题等,让学生明白什么问题是因为自己的粗心造成的,什么问题是因为自己不会导致的,让学生总结分析。
三、高三地理试卷讲评策略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对教学进行重视,还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重视,在地理试卷讲评课上,老师要避免就题论题,只重视本道题的思路讲解,而不重视对其进行分析推导。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让他们能够主动去探究,去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1.讲评要突出学生主体性
试卷讲评具有很高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性教学过程。试卷讲评的基本程序是:试题分析——典型问题解析——纠错——跟踪反馈——补充训练。在教学中,以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作为出发点,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试题用投影设备呈现出来,让学生们去分析,讨论,理解;之后,教师再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大胆地提出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在面对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时,老师们要进行深度分析,有效地进行扩展,并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揭示出产生错误思维的根源。对具有代表性的错误题目,要将其记入错误笔记,并在课后强化对其的审核,以利于后期的复习和巩固。与此同时,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考试中的答题情况和在课堂上得到的学生的反馈,来调整自己未来的教学策略。
2.厘清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试题讲评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答题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更要让其明白类似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式,从而实现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但是,如果讲评仅仅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那么学生就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不会有明显的提高。为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同学们参与讲评,试着与老师再一次讨论即将被讲评的“典型”题目,大家一起思考,分析,回答,演示老师的思维方式和“采集”试题中的有用信息点,并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思维方式,暴露自己答题中的“缺陷”,从而快速地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修正自己的失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从而加快自己的解答速度,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来训练同学们找到 “题眼”和“突破口”的能力。
在课堂上,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群言堂,而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要让同学们能够主动地参加,让同学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于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其“参与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问题种类及教学目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老师的片面点评”适用于一些深度广、普遍性较强的题目,耗时短,见效快的试题,可以让学生“适当参与”讲解,关注对他们的启发性的锻炼,比如在试题“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中,可以让同学们“深度参与”,以现场讲解的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解答问题,而且可以使同学们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对存在争论的题目,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意义的探讨,从而达到“全程参与”的目的。
3.总结普遍规律,寻找地理问题答题规范
在高三地理的复习阶段,在这段时期内,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练习的质量和讲评的效率上,同时还要注意审题的准确性和解题的速度上。老师在批改作业时,更多地是要让同学们从中总结出一些作答的普遍规律。在这个时候,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参与,进行总结是非常关键的,让同学们“动起来”,不断地说,不断地做,这样才能找出他们容易遗忘的内容,从而逐渐掌握解决类似地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快更全面地做出正确的答案。比如,对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需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来解答,并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从而在考试中尽可能的做到全面和标准。但是要注意,归纳出答案的一般规则不是“通用公式”,在对特定题目的解答中,要根据题目所给出的特定情景来解答。比如,在对四川、塔里木两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天然环境进行分析时,四川地区要着重强调其天然环境有利于发展农业,而塔里木地区要着重阐述制约其发展的天然环境,这样可以更好地符合题目的意思,也可以更好地符合题目的要求,更好地提升分数,实现“因题制宜”。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开阔了思路,从而帮助他们走出“题海战术”的阴影。
4.学生的及时巩固
在试卷讲评结束后,我们要让同学们订正错题,并做好笔记。纠正错误,并不是把错误的题目抄在错题本子上,再把正确的答案记下来就行了,这种纠正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纠正错误,就是要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粗心大意,还是根本读不懂题等等。整理错误题目,并记录正确的解决方法。使同学们在下次测验之前能更好地把握方向,并能更好地进行复习。同时,挑选出试题中出现的错误率较高的问题和知识点,并进行有目的的课后练习,以加强讲评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到解题的方法,并最后实现知识的内化。
5.知识的高效拓展
考题因受到卷面测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命题人常常以点带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很明显,就题论题的讲评方式并不合适,所以,在讲评中,老师应该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尽量在知识之间建立起更大范围的关联,并在题目的扩展中尽量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通过扩大和改变主题,利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反映教材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修改问题中的情景、条件、设问等,再对它们进行重新分析和解答,把一个原本静止的地理情景变成一个动态的地理情景,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拓展我们的思维,加强我们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此同时,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将授课内容按照知识点、解题方法和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分类,要有针对性地强调重点问题,要对讲评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讲评完毕之后,要对讲评内容展开深刻的反思。
6.注意审题过程,提升获取有效信息点的能力
如何从文章中快速提取出相关的地理知识,阅读出题目的要求以及与地理相关的各类信息,并在隐性和显性信息中快速找到“题眼”,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讲评内容。注重对题目进行判断技能训练,对于地理学科来说,读图能力是最重要的,优秀的读图技能可以让学生在题目中迅速、全面、精确地获取图片中的地理信息,其中包含了对各类地图中所包含的信息解读与分析,这也是正确答案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各类区域图的审题,总体思路为:阅读图的名称,了解其意义,明确思维的走向;其次是看图例,主要是对比例的尺度、方位的把握,了解不同符号的意义;再次,将图例准确地运用到区域中,通过对地域地图的详细考察,发现地理事物的分布,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性,从浅显的信息到深层的隐含信息;最后,“因图制宜”的对地区地理资料进行综合解读,并将关键资料画出来,便于审题、作答。在审图的时候,要注重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包括图文结合、图表互换、图图转换等。
结束语
总结来说,在高三地理复习中,试卷讲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对学生查缺补漏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引起老师和学生的充分关注。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老师不但要注意对知识点的讲解和指导,更要将学生的个人情感和学习需要考虑在内,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可以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关爱,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考试。
参考文献:
[1] 尚先志.新课改背景下优化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策略[J].凯里学院学报,2019,32(3):176-178.
[2] 乔英萍.对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的几点认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4):48-49.
[3] 贲玉洁.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的心得体会[J].教育周刊,2019(16).
[4] 宁慧兰.谈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4):42-43.
[5] 周静.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试卷讲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6] 谢燕.利用试卷提升复习水平的三个有效环节[J].读写算:教研版,2019(13):72.
[8] 唐殿强.高三地理复习“复盘”的有效策略浅析[J].高中地理教学,2020(3):222-226
[8] 欧阳芬.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5):302-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