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方法

期刊: 建筑技术 DOI: PDF下载

王杨

哈尔滨市建源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当今世界对水资源的利用十分重视,人们的节水意识不断加强。由于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人们更注重和推崇节约有效资源的一系列举措。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与人们节水节能的要求不谋而合,共同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理念。而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的深入研究,是节能减排的意义所在,有利于提高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质量和水平。本文对绿色建筑概念进行了简介,并对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其技术的具体应用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应用

正文

一、给排水新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优势

给排水新技术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环保,符合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给排水新技术例如设置孔板,可以有效的规避水资源的浪费,为各行业提供必需的水资源。例如:消防给排水与生活给排水的相分离就使得绿色建筑中水资源的浪费得到有效的规避。给排水新型技术是国家大力倡导使用的一种技术,对市政开发建设提供范本,并能保护环境,使建筑业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二、建筑给排水现状分析
        1.节水形形势相当严峻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一种具备着战略意义的能源。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联合国对世界水资源进行评估和总结得出,目前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淡水资源缺乏的环境之中,而如果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人们仍然像这样毫无节制的用水的话,再过三十年,贫水地区的人口将会上升至三分之二。据目前数据统计总结得出,在当前的地球水资源中,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七的水资源是无法直接被人们饮用的,而在这仅仅百分之三水资源中,又有百分之二的水资源处于冰川雪地之中,也不能够直接供人们使用,这就造成了人们在生活中能用水量少之又少,而且如果人们还像现在毫无节制的浪费水资源,那么很容易造成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出现缺水现象,甚至是造成供水不足的问题。就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现象相当严重,不仅困扰着经济发展,更是严重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节约用水在我国提出较早,已成为目前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这也体现了其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
        2.水量的浪费隐患
        在目前社会发展中,水量浪费较为严重,所以要想做好节水工作,就必须在工作中杜绝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常见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超压出流水资源浪费严重。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卫生间之中,这是由于卫生器具在给水定额中为了满足使用者需求,给水器件在配置中对水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影响,使得其超压流水严重;第二,热水供应系统中水量浪费严重。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北方地区天气严寒,因此在冬天常常需要供暖系统来采用热水媒介记性供暖,然而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开启配水系统之后不能够直接获取开水,常常都需要放出一部分冷水。

三、节能节水新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1.雨水利用工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建筑设计中推广使用绿色建筑雨水利用工程。雨水利用工程作为一项新技术,融合了生态学、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同时将景观与雨水利用进行结合,进一步挖掘雨水的利用价值。例如雨水渗透技术,从本质上说,在建筑物中应用该技术,就是借助自然系统对土壤进行保护,同时满足建筑物实际用水的需要。从应用雨水渗透技术的效果来看,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不会污染地下水,另一方面不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社区卫生环境,为保护建筑物安全奠定基础。当前,比较常用的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散渗透技术,这种渗透技术规格不确定,因此需要的设备相对较为简单,可以有效缓解雨水收集系统面临的压力,同时可以快速补充地下水,但是,由于这种渗透技术的渗透效果比较慢,在雨水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渗透技术。另一类是集中渗透技术,由于这种渗透技术具有庞大的规模,净化能力强,因此,在绿色生态小区、建筑群中,这种渗透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在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中,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1)渗透地面在使用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构造一种渗透地面,营造一个便于储水升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天然植被,借助人工渗透技术,将透水效果好的地面铺设在地面上,进一步提高地面的渗水能力。(2)渗透管沟与渗透地面相比,渗透管沟主要是借助透水材料(无砂混凝土、穿透管等)浇筑渗透管沟,并将其埋在地下,同时在其周围填满砾石等。通常情况下,这种渗透措施,一般具有渗透、排放的双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当地用地紧张,或者表层土壤渗透性能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渗透管沟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的需要。
        2.增加中水利用设施
        中水对于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并没有重视起给排水系统的中水,通常是直接将其排放,这不仅污染了周边环境,更是带来了水资源的浪费。事实上,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废水与污水都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尤其是沐浴用水和洗漱用水,其治理难度较低,若是不能给予高效利用,无疑会导致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绿色建筑应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增加对中水的利用设施,以此来提高中水的利用效率。
        3.挖掘太阳能的使用潜力
        太阳能是一种非常受到欢迎的清洁型能源,目前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在发电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就利用效率与利用价值而言,太阳能依然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优化,其应用方式也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太阳能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给排水系统的热水供应,太阳能既可以用于水加热,也可以用于保存水资源的热量。但是,受技术水平所限,当前太阳能在传热效率上并不突出,太部分被浪费,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集热器的性能,使其资源利用率得以不断提高。
        4.为热水干管循环的方式进行优化
        热水干管循环对于绿色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热水干管循环的支持,给排水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事实上,在热水干管循环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冷水排放更是为绿色建筑带来了水资源的大量损耗。虽然表面看来单一住户的水资源损耗是比较小的,但是积少成多,从整个社区或整个城市来看,这一损耗量便变得非常巨大。而为了优化热水干管循环的运行方式,可以就其运行方式进行手滑,尤其是在整体设计缓解,更是要考虑到热水干管循环所存在的阻力与影响,确保其循环依然高效、可靠。当然,这也意味着热水干管循环中的冷水可以在排放量上大大减少,从侧面来说,同样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5.谨慎选择设备与材料
        购置安装材料、引进安装设备可以为节能节水技术提供坚定的支持,相关部件的选择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选择当前阶段性价比最高的部件或材料,对其进行创新性设计,如此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以洗漱用具为例,为了表现节能节水效果,应该优先使用节能节水设备,以提高节能环保效果,减轻水资源的浪费程度。

结语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的关键措施,作为节水节能的主体,人们必须树立良好的节水节能意识,从日常生活中注重节约水资源,及时采取节水节能行动,全面提高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成效。

参考文献

[1]闫伟,张庆玲.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分析[J].居舍,201822):126.

[2]吴永强.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措施探微[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92.

[3]姜清辉.绿色建筑给水排水的节水途径技术应用的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8):2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