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期刊: 世界·建筑论坛 DOI: PDF下载

张雨琪

胜利胜中第三幼儿园 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

有别于其它文学读物,尽管幼儿文学的语言内涵比较浅显,可是其涵盖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内容等。在幼儿智力开发中,幼儿文学的作用非常重要,属于影响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一种文学读物形式。因此,文章分析了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幼儿文学;教育;作用;实施

正文


尽管教育并非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幸福,可是幸福人生始于教育。针对幼儿教育而言,幼儿文学能够形成很大的帮助,幼儿文学中的快乐情感和生命体验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理、乐观的情感认知、学习兴趣等,可以说,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文学是基础,其非常有助于孩子后续的发展。

1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即属于人在脑海中加工改造固有表象而建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其能够划分成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创造或再造想象等。幼儿阶段是想象力非常活跃的一段时期,其显著的特色是刚开始发展创造想象和无意想象,以再造想象和无意想象作为主导,想象的形象从零碎状态逐步完善和发展。在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完善上,幼儿文学有着其它教育方式难以取代的优势。

1.1.1激发幼儿形成想象、持续想象

    幼儿常常需要结合外部的刺激或影响才可以形成想象、持续想象,幼儿文学的想象元素非常丰富,较易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为此,对孩子多组织一些文学作品的听赏课,非常有助于孩子连贯想象的发展。听赏属于孩子认知文学作品的主导模式,基于听赏影响下,孩子随着作品描绘的内容会形成想象。幼儿文学应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描绘的内容都是孩子较易接受或熟悉的,在作品有声语言的影响下,孩子能够非常自然地想象作品呈现的情景、刻画的形象等,且伴随故事情节或情景的改变而陶醉其中。孩子喜欢重复听一些作品,其往往为了体会想象过程获得的愉悦感。

1.1.2有助于幼儿想象力的丰富和发展

表象的信息量决定了人的想象力。孩子缺乏经验和丰富的头脑表象,这不利于孩子更好地想象。幼儿文学创作者往往以孩子作为视角观察生活、建构作品的情节、人物等,不注重真实呈现,大部分是变形的体现。很多文学作品的想象非常接近孩子的心理,其形象性非常鲜明,孩子听完之后会迅速在脑海中建构明确的表象,这非常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丰富和发展。

1.1.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和有意想象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需要注重创造想象与有意想象的培养。例如,歌德的妈妈在歌德小的时候经常给他讲故事听,然而,往往会留下让歌德猜想的故事结尾或情节,然后第二天完善故事内容,当歌德的猜想跟妈妈讲的故事结尾内容一致时便非常开心。因此,教育活动中能够应用如此的方式,当孩子听一些内容较长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对后面的内容进行留白,要求孩子去想象。如此一来,可以提高孩子的创造想象和有意想象能力。

1.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

    培养孩子的道德素养,不但涵盖对孩子社会化相适应的标准,而且应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幼儿文学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素养上非常有效。孩子对幼儿文学充满青睐,创作者也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其都根据我国的教育目标确定作品的表达主题、人物形象等,以及结合形象生动的艺术方式进行表现。尤其是教师和家长在诵读讲述中结合有针对性的引导,更加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素养。

1.2.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五爱”情感

孩子的感知要求具体形象的支持,并且其理解也在相应的经验范围内。而孩子尽管不能深刻理解五爱(爱科学、爱劳动、爱集体、爱祖国、爱家乡)的内涵,可是其借助对幼儿文学的把握可以形成情感和心理共鸣,像是《布娃娃的新衣服》描绘了一个小孩给布娃娃缝衣服的画面,这使孩子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必要性。总之,幼儿文学能够很好地呈现“五爱”的内容,因此非常有利于孩子“五爱”情感的培养。

1.2.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行为或习惯

在社会教育以及道德舆论的影响下,人会逐步形成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或习惯。幼儿文学实现了孩子的认知和发展要求,其往往以作品中的情景、人物作为示范,其教育影响力或舆论感染性非常强,为此,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或习惯上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文学具备非常多的道德教育情境,像是幼儿生活剧本《回声》即体现了“好好跟别人交流和沟通才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的道德理念。孩子经常聆听相似的作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这非常有助于孩子良好道德行为或习惯的培养。

1.2.3有利于培养幼儿开朗活泼的性格

    在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发展孩子能力以及让孩子收获良好情感体验上,幼儿文学体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都能够启迪孩子,其中的事件或人物会变成幼儿学习的典范,从而对其性格培养形成很大的影响。孩子在认识和接受幼儿文学时能够主动和积极地吸收,然后借助相应的形式进行表达或传输,即懂得跟别人交流。由于幼儿文学的形式或内容十分适宜孩子表达、演绎,因此可以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从而让孩子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演变为一种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会持续推动孩子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无论是幼儿诗,还是儿歌等,都具备明快的语言节奏、灵活地体现方式,非常方便学生传诵;故事类型的文学作品具备较强的动作感、生动的情节、生动具体的形象,因此较易再现;故事表演或戏剧形式类似于游戏,不但能够演绎,而且能够表达,不但可以很好地体现孩子的想象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演绎能力、表达能力;绕口令、猜谜语、唱游戏歌等[1],都可能在很多大人们的欣赏或观看下开展,因此当孩子受到大人的激励或认可之后,能够进一步提升自信心以及收获快乐的情感。孩子多参与上述实践活动,能够变得更加积极、自信、大方,从而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开朗活泼性格。

1.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

1.3.1幼儿审美心理的表现特点

    跟少年时期的审美心理特点存在差别,幼儿时期的审美比较特殊。以心理作为视角而言,因为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基本表现为条件反射能力,其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不高,缺乏知识、经验零散,所以其认知的事物非常浅显。以智力作为视角而言,孩子往往根据自身的短暂期许、哀怒情感、自身兴趣等参与活动,因此实现目标的方式是抵效化的,往往较易失败。为此,孩子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常常结合自身的兴趣判断是非善恶,并非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以情感作为视角而言,孩子的社会性情感非常弱,本能的冲动是较多的表现,要么往往带有实现肌体需求的情绪化色彩。

1.3.2有利于培养幼儿感知美、表现美的能力

    孩子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即体会美的审美过程。孩子往往以自我心理为核心激发审美思维意识,如此的思维方式是孩子情趣的体现。作为孩子的审美对象,幼儿文学在培养孩子初步认知美、表达美的能力以及情趣上都具备非常关键的作用。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和审美阅历,不能从自身生活中发现美,其审美能力非常低。为了优化如此的现状,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拓展了孩子审美能力的捷径。幼儿文学提取了孩子生活中不被重视而较多见的富有美感的事物,结合形象生动的艺术方式加以凸显,在建构孩子能够感知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满足孩子的审美需求以及激发孩子的审美意识。孩子不认识汉字,其体会幼儿文学之美重点结合教师或家长的诵读、陈述等,即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孩子的听觉审美。为此,教师、家长表演的效果对孩子的审美形成直接影响。声情并茂的演绎方式本身即体现了一种美感,也能够非常充分地体现幼儿文学作品的美感,孩子经常受到如此的美感影响,不但能够激发自身的模仿意识,而且能够提升自身感知美、表现美的能力。

2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2.1优化选择幼儿文学作品

教学工作的进行往往以教育内容作为根据,教育内容的选用对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综合兼顾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应立足于幼儿文学欣赏特点和孩子的发展现状加以选择。孩子的突出特点是非常注重自我,也较易跟文学作品当中的物、人等相融合,也较易模仿文学作品中的行为。这会使孩子形成无意识的行为或情感,因此孩子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往往具备自身热衷的作品形象,且可以结合美术、绘画等形式加以呈现,属于一个感知、理解、想象、在创造的过程。跟成人相比,孩子的文学欣赏尽管层次或水平较低,可是依旧跟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相符合。孩子对触动自我的作品认知较为直观,也具备非常强烈的情感,其想象有着创造性、随机性、主观性等特点。鉴于此,教师在幼儿文学作品选择上应结合孩子的欣赏爱好、认知能力等进行选择。其中,孩子的爱好与需求是首要的,其次,应关注文学作品内容是否贴近孩子的生活,文本的插图或故事等是否体现孩子的认知特点等。当然,还应尽可能地选用题材多样性的文学作品。总之,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非常多,尽管文学作品的选择没有具体的指向性,可是务必跟孩子的认知特点相符合。

2.2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作品的教育活动

    教师在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教育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兼顾与此有关的各种要素。其中,教师要素是首要考虑的。教师在幼儿文学教育中体现主导性,其需要对文学教育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和协调。由于孩子的理解能力较低、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口头传授或表达是文学教育的主导形式,因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口头传达技能,能够以孩子为视角开展平等交流,以及可以向孩子传达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蕴含的情感等。教师自身应关注技能培训,注重学习幼儿文学作品的知识,这涵盖故事讲解、戏剧表演、诗歌朗诵等很多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自我的思维、心理、视觉角度,立足于孩子的心理,确保重塑童心,跟孩子形成共鸣。教学资源要素是其次需要考虑的,幼儿文学教育非常需要有关资源的支持,再者,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和多样,不少教师感觉资源不好找,再者,教师的工作内容较多,因此往往无暇顾及。为此,需要注重幼儿教育行业间的协作沟通,主动拓展园外教育资源。再次需要兼顾的要素是家长。家庭教育跟孩子的发展和进步密切相关,家长的理念和素质关乎孩子的成长。幼儿文学教育要求结合有效的方式获得家长的支持,确保家庭教育跟幼儿文学教育具备统一的模式和理念,即实现家校协作。最后需要兼顾的要素是社会。社会应建构正确的舆论方向,高度关注幼儿教育,给幼儿教育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外部环境氛围。总之,幼儿文学教育的实施需要我们关注上述若干彼此联系和互相影响的若干要素。

在具体实施幼儿文学教育上,教学活动是主导方式,教师设计的文学教育活动能够启发孩子开展文学赏析和想象,能够实施分组或集体教学模式,应用讲述式和游戏式等,能够在生活中渗透教育活动,从而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受到文学气息的影响。因此,应根据生活创设环境。具体来讲,应结合孩子的爱好、生理特点等设计色彩明快的环境,结合孩子热衷的形式、喜欢的各种小动物形式、熟悉的形象形式等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让喜欢看、愿意听,确保有效统一教育和童趣。并且,教师应分阶段设置于更换教室中的环境,避免孩子形成环境的审美疲劳感。在创设环境内容上,教师需要以孩子的作品陈设作为主导,且结合一系列形式激发孩子参与墙面环境的创设。当孩子在环境创设中参与之后,其会形成非常真实的情感体验,也会对自身的作品形成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个过程也属于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的过程,当孩子各种感官被激发和积极参与互动之后,其情感体验也愈佳,也可以提升其动手操作技能,从而内化知识和加深学习印象。

2.3完善幼儿文学教育评价体系

    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要求良性的评价体系,从而持续完善和及时反馈。无论是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还是家长和孩子,其都属于幼儿教育评价的参与人员,评价工作需要各方一致参与、彼此协作与配合。当今针对幼儿文学教育的评价不但重视知识以及能力,而且确保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不仅结合谈话法、观察法等进行评价,而且评价教学活动的方法、过程、目标以及孩子的参与情况、团结协作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并且,还应开展分阶段的总结性、形成性、诊断性评价[2]。教师应实时总结教学情况,开展集体研讨活动,开展教师之间的互评以及自评,以及持续优化教学活动过程和创新教学模式。

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其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的发展。为此,幼儿文学教育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幼儿教师应结合日常教学需要和孩子的发展现状优化选择幼儿文学作品、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作品的教育活动,以及完善幼儿文学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艳.浅谈幼儿文学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青年与社会,2019(29):93-94.

[2]杨颖.幼儿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校园英语,2017(12):14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