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有杆泵采油效率的措施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有杆泵才有系统;智能控制;采油效率
正文
1机械采油有杆泵采油系统组成
有杆泵采油的三大主要装备有抽油机、抽杆和抽油泵。抽油泵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管式泵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相同油管直径下允许下入的泵径较杆式泵大,因而排量大;杆式泵检泵方便,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相同油管直径下允许下入的泵径比管式泵小。杆式泵适用于下泵深度大、产量较小的油井。
有杆泵抽油的主要参数,冲程:光杆(或柱塞)上、下运动一次称为一个冲程。光杆冲程:光杆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距离,用S表示。柱塞冲程:柱塞在上、下死点间的位移。冲次:每分钟内完成冲程的次数,用n来表示。沉没度:抽油泵的吸入阀与动液面之间的相对高度。动液面:抽油机正常生产时,井口至液面的距离。沉没压力(泵口压力):作用在泵吸入口处的环形空间压力。影响泵效的主要因素:(1)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2)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3)漏失影响;(4)体积系数的影响。
载荷作用下的柱塞冲程,柱塞冲程损失的构成:液柱载荷交替地由油管转移到抽油杆柱和由抽油杆柱转移到油管,使杆柱和管柱发生交替地伸长和缩短。上冲程:载荷由从油管转移到抽油杆,抽油杆伸长,油管缩短;下冲程:载荷由从抽油杆转移到油管,油管伸长,抽油杆缩短。柱塞冲程损失由抽油杆柱伸缩与油管伸缩共同造成的。
2影响有杆泵系统效率的主要原因
2.1电机负载率的影响
常用电机最佳运行效率在额定负载附近,即在0.7~1.1之间,而现场上大多数电机的负载率都比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因此“大马拉小车”是造成电机运行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油田的实验表明,提高电机负载率5%~10%,系统效率可提高2%~4%,节电率可达10%左右。
2.2抽油机的影响
普通游梁式抽油机采用的是对称循环工作方式,上下冲程的运行时间相同,平衡重和悬点负荷重对曲柄轴产生的迭加扭矩呈周期性波动,其幅度和频率都比较大。抽油机的这种工作状况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来说是不理想的,造成能耗偏高、系统效率偏低。
2.3传动皮带的影响
采用三角皮带传动时,由于其弹性方面的原因,其张紧程度难以保证,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相互错动、打滑和震动,造成部分能量损失。
2.4平衡程度的影响
抽油机的平衡程度反映了抽油机运行的平稳程度,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抽油机的耗电量,现场测试表明,在不同的平衡状况下,电动机电流有较大差异,从而造成输入功率的变化。即使抽油机轴功率相同,也可能造成输入功率有较大的变化。
2.5盘根的影响
盘根在使用中与光杆摩擦产生阻力,根据其材质及压紧程度的不同产生的阻力有较大的变化,由于阻力的作用,造成耗电量的增加。
2.6油管伸缩的影响
由于油管下端不固定,所以油管的伸缩会使地面传递下去的功率和冲程损失一部分,特别是深抽井,油管的伸缩带来的损失最大。
2.7气体对泵的影响
泵的充满程度是影响泵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气体的影响,使泵不能有效充满,降低了泵的排量及井下效率。随着深井泵工作时间的延长,各种磨损也随之增加,造成深井泵的漏失,从而使泵效降低。
2.8抽油杆弯曲及摩擦的影响
在抽油过程中,抽油杆柱有时和油管摩擦,特别是抽油杆的下部弯曲,造成有效载荷的波动,使系统效率降低。
3有杆泵系统效率提升的方法
3.1合理配置电机
配置电机应充分利用电机的负载能力,尽量做到使电机的负载率达到或接近最佳负载率,即在0.7~1.1之间。生产过程中,可按实测功图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光杆功率,合理选择电机。
P光杆=(Pmax-Pmin)S·N·103/59976;式中P光杆-光杆功率,kW;Pmax-实测最大负荷,kN;Pmin-实测最小负荷,kN;S-冲程,m;N-冲次,次/min。
3.2采用节能设备和装置。使用新型节能系列电机,选用高效传动带
采用窄形联组带或齿形同步带,以克服因震动、打滑现象造成的损失。使用普通三角带以每组5根为最佳组合。使用节能抽油机,在油井上使用的节能抽油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异向曲柄平衡抽油机,另一种是链条抽油机,这两种油机悬点运动均匀、电机损耗小、工作电流小、效率高。使用节能控制柜,特别是ZJK智能节电控制器和PowerP1anner电动机高效节能器的节能效果较好。
3.3采用终端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目前,全厂所有的抽油机自控箱都安装了电力电容器,全部实现了对线路的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由补偿前的不足0.4提高到现在的0.55左右,效果非常明显。使用抽油机诊断技术。对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的诸如环空液面、沉没度、供液能力、参数匹配、平衡块位置设置、杆柱应力、泵的充满程度、活塞冲程、凡尔漏失、间隙漏失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机械采油系统效率。
3.4采用有杆泵智能控制系统对系统
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包括两个实时概念:(1)实时监测,即采集井下动液面数据和/或示功图的能力;(2)实时控制,即通过自动执行机构控制抽汲强度的能力。
4 沉没度对机采生产的影响分析
抽油机井抽油泵的沉没度是影响杆柱寿命、产液量和机采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了沉没度对机采生产的影响,建立了具有较长杆柱寿命、较高产液量和较高效率的综合机采性能的目标函数,并给出其约束条件,实现了沉没度的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在只考虑沉没度的前提下,必需牺牲个别指标以获得较高综合机采性能。对10口井进行沉没度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井下效率最高可增加21.83%,杆柱寿命最高可延长33.76%,个别油井产液量最大下降幅度可达4.96%。研究结果对机采生产的参数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综合考虑沉没度对抽油机井产液量、井下效率和杆柱应力幅的影响,需要建立一个评价目标函数,使机采生产具有较高的综合指标。机采生产中,通常要求较高产液量、较高井下效率和较低的杆柱应力幅。综合考虑,采用加权平均法评价机采性能, 边界约束条件:动液面小于泵深,沉没度为泵深与动液面之差,冲程、冲次与抽油机型号匹配,抽油杆柱组合满足轴力、应力、扭矩及载荷需要。
研究时需要计算抽油杆柱轴力,轴力计算采用软绳模型,采用文献中的计算方法,并对井眼轨迹三维拟合、有效冲程、井液对杆柱的摩阻、井液作用力、沉没压力载荷、井口回压和边界条件等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和改进计算。采用VB6.0平台编制计算软件,实现杆柱受力计算及分析。以A油井为例,该井主要机采参数有:动液面深度930.00m,原泵挂深度1221.38m,泵径56mm,抽油机型号CYJY10-4.2-53HB,冲次为3min-1,冲程4.2m,原油密度943.6kg/m3,原油含水质量分数80%,溶解系数5.1,地面气油比75,油层中部温度50℃。设定油井沉没度为50~600m,计算步长为10m,分别计算不同沉没度对应的产液量、井下效率及杆柱应力幅,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沉没度对产液量、井下效率和杆柱应力幅的影响
随沉没度增加,抽油泵的充满度上升,泵效增加,因此产液量也上升;并且充满度随沉没度增加的变化趋势是非线性,所以产液量曲线也是非线性。沉没度增加,泵挂深度增加,则杆柱长度也增加,悬点载荷增大,同时由于摩擦和摩阻的存在,导致光杆功率增加。
5 防冲距与泵效的关系
(1)防冲距与泵效的关系。以1000m泵挂深度为例,动液面为750m,冲程4.2m,冲次6min-1,泵径为ø70mm,杆径为ø22mm,进行编程分析同一抽油泵在不同防冲距和油气比时泵效的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防冲距与泵效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油气比的增大,有效冲程减小,泵效降低;当油气比一定时,随着防冲距的增加,泵的有效冲程也是减小的,泵效亦降低。因此,在一定的冲程条件下,油气比一定,防冲距越小,抽油泵的余隙体积越小,泵筒的充满系数越大,泵效越高。因此合理的防冲距是提高泵效的有效途径之一。(2)防冲距与泵径、杆径的关系。仍以1000m泵挂深度,750m动液面,4.2m冲程,6min-1冲次为例。当改变抽油杆和抽油泵直径的时候,防冲距大小的变化情况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不同的杆径和泵径相组合时,泵径不变,防冲距随着杆径的减小而增大;杆径不变,防冲距随着泵径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在选用不同泵杆组合时应采用相应的最优防冲距值,从而改善以往抽油泵设计防冲距时采用经验值导致泵效降低的问题。
图3 不同泵径和杆径下防冲距的变化曲线
6 有杆泵系统技术改进应用实例
前不久从采油厂传来好消息,有杆泵助力深抽技术春节期间连干三口井,都取得圆满成功。解决了该采油厂常规有杆泵不能满足深抽提液要求,小排量电泵能耗高、成本大等问题,为其上产助了一臂之力。有杆泵助力深抽技术是该院采机所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一项新技术,该项技术充分借力抽油泵大、小柱塞面积差产生的向上的助推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此前该项技术已在单位现场应用十余口井,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此次针对采油厂油藏特征和生产情况,科研人员还配套了脱接、油气分离等技术。
截至目前,三口井都看到明显增油效果,其中B井实施该项技术前日产液仅0.2吨,泵效下降至12.6%,实施助力深抽提液技术,下泵深度由原来的1692米加深到2400米,日产液量稳定在每天6吨左右,日产油2.8吨,泵效达到49.5%,增油效果十分明显。
随着油藏开发的不断进行,油井产能受到地质特征、油藏管理、采油工程、生产维护等多方面影响,从较长的时期看是一个动态的变量,合理地选取采油工艺的直接决定着油田开发效益。本文结合油田生产工作实际,着重分析了影响机械采油有杆泵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系统效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石海霞,陆梅,牛彩云.气举有杆泵一体化采油工艺管柱的研究与应用[J].云南化工,2019,4605:131-132.
[2]曲宝龙,马卫国.有杆泵抽油系统综合性能影响因素及评价[J].石油机械,2019,4711:81-86.
[3]王宝鑫.有杆泵井管杆磨蚀机理及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7,21: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