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探究
摘要
关键词
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环境保护
正文
1、 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几大问题
1.1生态环境意识力度不强
生态修复的相关技术在全国已经得到很多地区推广和应用,但是对于生态意识推广力度仍然不足。首先,一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对生态修复的问题不够重视,甚至认为水土流失问题并不是主要问题,生态系统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其次,很多地区虽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修复生态,但地区的居民对于生态修复的意识不强,在生活当中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生态修复效果不好。最后,一些生态修复项目单位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就是单纯的水土保持而已,但是没有考虑到整体环境特点,由于生态修复技术有限,造成了生态修复效率低下。制度标准和相关文件规范也不够不完善。
1.2 制度标准和相关规范不完善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尤其是水土流失问题和比较严重。这不仅阻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会对我们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相应规范标准化扶持政策来修复生态环境,但是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因此,生态环境恢复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虽制定相应的措施,但是水土保持的相关制度和标准还不够完善,对于很多问题要求不够明确。在生态修复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的监督。这就导致了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的效率不高,从而影响整体的生态系统循环发展。
1.3 生态修复技术不高
随着我国生态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虽已取得一定成果,很多地区修复效果也比较好,但基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地貌的种类繁多和复杂,因此,从全国整体范围看,生态修复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是由于目前修复技术水平低,使用的修复技术仅适用于普通地形的生态修复手段,而对特殊地形来说效果仍然不明显,造成了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建设局限性。
1.4 过渡垦殖、樵采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过度垦殖和樵采区域范围内不仅对生态修复工作进行有效推进,还可以退耕还林或梯田相互结合等技术性手段来推进生态修复操作,这样能够降低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干扰,还能实现对水土流失问题妥善处理。退耕还林应结合国家提出的要求和政策,针对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有效处理,禁止开垦农田,积极展开封山育林。针对坡度15°以下坡地,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要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才能够促使生态环保能力的提升。另外,需要对政策当中涉及优惠和补贴方式进行合理利用,才能为农民的基本收入提供保障,促使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在退耕还林基础实现封山育林,减少樵采带来的生态压力,以此来保证自然生态恢复速度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对水土流失问题治理。封禁时间长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气候的条件展开综合分析后再确定,一般以乔木或者灌木为主,整个区域的年限控制在5~8 年,草地则为3 年,针对封育区范围内给予农民进行新能源推广和新技术的利用。
1.5对沿河地方生态修复技术提高
用沿河生态修复技术对河流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进行有效缓解,促使河流形态现出多样性,操作过程中对河流直线化进行不断减少,促使河流弯曲度有效得到恢复。对主河槽和护堤复合断面形态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以实现季节性和实用性河道。对生态修复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合理规划利用,才能够对护坡进行更有效处理,以此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2 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对策
2.1 完善加强国家政策
想取得很好的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效果,应制定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制定的相关生态政策并没有取得很好落实效果,也没发挥很好的主导作用。因此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还要对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和监管管理,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和执行力,同时,还要制定相应执法监督政策,确保生态法律法规得到充分的落实。制定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措施,对项目建设要加强监督与管理,提高执法效率,如发现有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就要依规依法进行处罚。
2.2 提升生态建设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重要的发展目标,需要人们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对于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来说,要加大对相关人员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人员生态环境的意思和生态思想认识,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营造良好氛围。首先,要提高人们对生态建设和修复的重要性认识,使他们明白生态建设是需要长久并且共同努力下才能有好效果。其次,对于生态修复项目施工人员要在开工前培训时明确施工措施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环境保护为先的原则。最后,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科技的和大众交流平台进行大力的生态建设宣传,提高对生态建设宣传教育的效率。
2.3 大力进行科学建设工作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保持水土工,需要进行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产生。进行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时需要对地区降量、土壤类型、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分析之后,采用正确科技方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选择更加适合的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工作和保持生态环境不仅是政府责任,更是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要充分调动公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们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4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科学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水土保持是人类目前应用在地表生存环境当中非常重要方式,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或整个环境过程产生诸多影响展开深入研究分析。水土修复和水土流失生态保持是在水土保持为基础对新领域进行有针对性改革和创新,各方面都处于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但是在现阶段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持和建设及全球变化基础上,对水土修复和水土流失是不是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所以对水土保持很多理论和方法进行合理利用,才能够保证水土不流失。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的工作要全面有序开展,保证水土不流失和保持自然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理论的深入探究,结合环境特点和整体变化的趋势,对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等自然修复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利用和落实,促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有效推进。
2.5 不断完善国家生态环保政策
现阶段我国对水土保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要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贯彻落实,就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完善与优化,还要对现有监督管理和执法的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在国家立法当中要对生态建设的概念融入进去,更好的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展开深入探究,对符合要求的生态修复制度进行科学合理执行和维护。还要对现有标准和规范化执法监督的政策进行完善,才能够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建设工作提供准确的目标导向。对管理监督中涉及重点项目要有效监管,促使执法效率和生态质量得到提升。对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一系列行为要严肃查处,保证现有诸多法律法规得以全方位有效落实。
3 结语
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关系到我们的美好家园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国家制定有力的措施确保生态建设的效果,并通过加强监管,为确保措施落实。同时,生态建设还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要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生态建设意识和环保意识,使人们为明确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生态修复工作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国家加大对生态修复技术开发力度,完善对不同地质地形的水土保持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惠娟.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22,12(08):40-42.DOI:10.16844/j.cnki.cn10-1007/tk.2022.08.007.
[2]苗德志.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海河水利,2022(02):34-37.
[3]李道进.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析[J].珠江水运,2021(21):37-38.DOI:10.14125/j.cnki.zjsy.2021.2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