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郭王菲

赣县区储潭中心小学341119

摘要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课程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实施深度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深度阅读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领悟进行引导,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让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走得更远。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小学高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实施的价值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重点分析了深度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小学高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自主探究

正文


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进行深度阅读教学,就必须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下,保证课堂上的文本阅读教学逐步向更深层次发展。有效地改变原先教学中存在的浅层化与表层化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实施深度阅读教学,使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实现全面发展。

1在小学高段开展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价值

在小学高段实施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具有显著的教学价值。其一,通过实施深度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中十分明显的表现便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在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对于教师所提出的一些疑问,学生也可以进行有效的自主思考,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自我独特的见解,使课堂的发言率显著提升。其二,通过实施深度阅读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故而开展高质量深度阅读教学需要革新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对课程教学实施有效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语文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开展以前,也可以利用现阶段较为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搜集可利用的阅读教学资料,在丰富自身见识的同时,质疑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对于一些问题也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应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创造力的发展。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实现多种形式的再创造,让学生可以基于自己对于所学文本的理解,通过自身的能力使得语文阅读文本呈现的形式更为丰富。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阅读教学不再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实现畅所欲言和独立思考,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文本的理解程度。

2小学高段语文实施深度阅读教学的措施

2.1重视传统文化,实现深度阅读教学

基础教育体系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精神力量。基于这一实际要求,开展深度阅读教学十分必要,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所以,在实施深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实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依靠教材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教学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教材中的学习内容是固定的,将教学范围固定在教材上,就无法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深度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在高段阅读教学中,需要恰当引用传统文化,一方面,让学生对我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丰富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助力深度阅读教学的开展,通过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深度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时候,春节作为我国传承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所以在教学导入环节,需要让学生提前搜集自己家乡有关春节的习俗,然后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发现北京地区的春节习俗和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举行了各种贺岁活动,但是因地域文化不同,各地之间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不同地域的春节文化习俗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可以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春节文化知识的了解。

2.2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构建深度阅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无疑更加重视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上教师的身份和作用也需要发生改变,应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进阅读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参与,通过构建有效的阅读活动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可以在课堂上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构建较为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更加强烈的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深化阅读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学六年级课本中《月光曲》这一篇课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皮鞋匠和盲人姑娘之间的情感,并让学生领悟到贝多芬创作时的心境。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需要向学生提问:“课文中哪些段落或者词句可以体现皮鞋匠和盲人姑娘之间深厚的感情?”“你能尝试理解一下贝多芬当时的内心感受吗?”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2.3灵活运用现代教学工具,丰富深度阅读内容

基于深度阅读教学的实施与发展,在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与发展,为了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不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确保阅读课堂教学高质量地呈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在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深度阅读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五年级《草船借箭》这篇经典课文的阅读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实施深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利用互联网资源下载经典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与“草船借箭”这一经典历史事件相关的剧集,并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剪辑与整合,提前制作和编辑出一个“草船借箭”的微课小视频。基于课堂教学时间,微课视频的时间需要控制在5~8分钟之间。借助微课开展的课程导入无疑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学生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学习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再借助新媒体教学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课堂呈现的方式更多样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备较为强烈的探究欲望。当然在教师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下,学生对“草船借箭”也有了自我的见解与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以课文《草船借箭》为故事背景,让小学生针对三国中的人物进行生动形象地角色扮演,并且可以适当地创新剧本,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想法,用课本剧的形式趣味化重现三国历史。通过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与剧本创意改编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水平,同时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促进文本阅读教学的深度发展。

2.4借助读写结合,实现阅读深度教学

伴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方面,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语言与汉字的运用能力,灵活地运用这些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要想促进阅读教学的深度发展,也需要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在实现以“读”促“写”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双赢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课本中《白鹭》这一篇课文时,由于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动物外貌和动作特点的描写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关于白鹭神态和行动方面的各种不同的写作手法和特点,使得学生可以在课文的学习中掌握对白鹭的形态、特征等多方面的写作方法。基于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小动物的神态和日常动作,然后再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对小动物的特点掌握得较为准确。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一步内化,将所学的写作手法真正地运用到写作上,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因此,在写作练习开展中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仿写课文中的相关段落,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习。

3小学高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实践性的教学可以发现,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开始深度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并且其教学成效也十分显著。但是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认识到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成长历程,而且需要通过教学反思来促进教师的成长。基于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能力限制,在实施深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实际情况,科学把握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促进阅读走向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长远发展。

3.1教学深度

深度阅读教学中的深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揭示阅读文本教学的内在逻辑,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阅读文本知识框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加深对社会及一些问题的认识,这是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具有显著育人价值的一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很好地把握深度阅读教学的深度,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借助过往丰富的教学经验,把握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教学文本的内容来制订较为科学的阅读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上的节奏,切记不可为了深度阅读教学而将教学文本的内容讲解得过于深入,要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制定有科学深度的阅读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对阅读文本的挖掘,重点学习一些较为大众并且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逻辑,而不是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这样很容易将深度阅读教学课堂带入错误的区域之内,不但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一定的影响。

3.2教学广度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视适当地拓展教学的广度,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并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可以在实施阅读教学的时候根据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阅读文本的适当拓展与延伸,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思维高度,通过开展大量阅读开阔学生眼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由此可以看出,在当前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的广度是教学开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任何教学措施的实施都需要基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进行,并不是越多越好,难度越大越好。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选择一些具有文本价值和特点的内容进行拓展学习,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知识的合理整合,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因此,在实施深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所选择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者选择一些与教学主题单元阅读活动相关性较强的内容。总而言之,在当前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适度原则,注重对延伸性阅读文本的合理选择,让高段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可以走得更深远,符合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语文阅读教学必然需要实现阅读教学的深度发展,重视对自主探究、学习兴趣、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实施深度阅读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阅读理解能力,精准地把握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深度与广度,确保深度阅读教学的开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借助一系列科学措施,确保在促进语文阅读走向深度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小锋.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2,24(18):173-175.

[2]徐海霞.小学语文“互联网+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18):179-181.

[3]杨晓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J].数据,2022(09):152-1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