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詹恒刚

鄱阳县凰岗镇程家小学 邮编:333138

摘要

小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和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加强和不断地对各学科的教学进行优化。本文从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做了简单的介绍开始,在这个基础上,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具体运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整体运用、随机运用、碎片式运用等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助益,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整体运用

正文


引言我国各级学校,乃至小学,都将语文视为一项主要科目。语文的学习牵扯到许多领域,包括文字、词汇、语法等,因此,在阅读中,要采取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合理地利用所需的素材,在一整套的教室里,将各种语文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领悟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其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我国已发布《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小学生教育培养指南》等,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这一问题尚无系统性的研究,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然而,在对部分学校进行了细致调查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学校的阅读教学工作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所以,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剖析,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一般运用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等,开展设计、开发等工作,常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等。由于它具有多种特点,所以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教育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的重要任务是通过阅读资料来传达语文知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培养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学科核心素养。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多种优点,其最直观的作用是其所拥有的丰富的资源。利用信息化设备、通信方式为教学提供服务,教师能够一键调取网络资源,为阅读教学工作提供服务,也能够利用文字检索等简单方式,来访问互联网共享池,让与阅读相关的资源能够更快地被调取和利用。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起来,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教师、课堂等关键主体与互联网、资源池之间实现更密切的联系,在相关信息的支撑下,可以获得互联网共享池的资源服务,具有很高的便捷性。

 

3、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3.1整体运用

整体运用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信息技术运用方式,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资源选取、课件制作、内容呈现、讨论引导、学习总结、知识延伸等方面的一种综合应用。

比如,在进行语文学习的初期,要注重语文的普及与教学,可以选用一些诸如伊索的童话、中国的古典作品来作为学习的依据。在选定了所需的资料后,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创造一个新的课程。由于在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因此,在课程中应当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包括文字、音频、图像等多类的媒体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输入语音或选择合适的网络资源来生成课件。在展示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集成设备或智能移动设备,将各种的资源同时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包括离言的全文语音、辅助类图像和文字、拼音等。在上述内容呈现后,就会进行到引导讨论,教师可以提前将引导问题制作在课件内,以文字或语音的方式提供给学生。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根据他们的讨论结果,作出本课时的阅读教学总结,使学生的思路得到引导,最后完成本课时的基本学习。可以用信息的形式来表达知识的扩展,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寓言故事学习网的网址、信息化的资源包等,让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和假期中进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突出特点是规范性高、可靠性高,适应面广,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能运用该模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3.2任意性地运用

信息技术的一个优点,就是它具有普遍性,可随时根据需求而变化。这种优点可以应用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帮助。

例如,在进行高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工作中,老师选择了优质中、长篇小说中的一些章节,虽然学生对阅读资料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但是那些章节条理不清楚,不能让学生将整个故事的情节梳理清楚,而且对小说的结局也很难理解。之后,学生可以向教师询问,获得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局,从而大致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写作技巧,创作思路。教师可以使用信息化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检索,并将这些内容提供给学生,具体内容有:多媒体集成设备(联网情况下)的线上检索、计算机检索和智能手机检索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在使用任意”时,还特别注重与“课文”的关系,使“任意”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因为这些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语文也是一门非常庞大的课程,所以老师们也会尽可能地让这些孩子在学习时,不会因为“众口难调”而导致思维分散,所以老师也会尽可能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比如,选择《羊脂球》一文作为教材“遍览全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收集同学们的意见,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寻找有目标的素材,比如:莫泊桑的人物特征、文体特征、《羊脂球》的评论、原文的联系等,然后将其集中到班上,让同学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看法,想要深度探究的同学们还可以利用这个链接在课后进行自我学习,从而提升同学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3.3运用信息技术营造阅读气氛

例如,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文章着重阐述了人与动物共存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老师要指导同学们从读到的角度去理解作家的创作手法。在这节课的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气氛。比如说,为学生们呈现出一幅珍珠鸟的照片,让他们去欣赏,从而了解到这种鸟的身躯小巧精致,能够给人以美的感觉。接下来,老师可以重放一段鸟与人类和平共处的录像,让同学们从录像中认识到,鸟儿害怕人类,是由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受到人类的侵害,只有人类与鸟儿和平共处,才能使鸟儿不再害怕人类,而是亲近人类,从而营造出一种人与禽兽和平共处的气氛。接着,老师在导入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录像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关于竹子编织的鸟笼和法国吊兰的描述,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体会到一种浓厚的气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指导学生展开扩展的想象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让他们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达到他们的学习目的,让他们对课文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

 

3.4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与之有关的有趣的动画片段,使学生在读前对“乌鸦”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便于他们在读完后再继续读下去。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就此次阅读教学展开讨论,比如,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这样,就可以强化了学生和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更亲密,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阅读教学产生更多的兴趣,进而让阅读教学的效率持续提升。因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强,学习的耐受性不强,所以,在线上课程的后半程往往会有分小差。老师就要在这个时候,向学生们提出一些可以激发他们思维惯性的问题,例如:“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会怎么办?”通常情况下,学生们都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主动回答。学生们在积极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积极的线上课堂学习气氛,创造出一种高效的学习环境,而老师们也会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线上课堂。

 

3.5运用微课堂开展活动

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相对丰富,单凭课堂上的教学,老师们并不能实现对知识的系统构建,他们还必须在课堂之外对这些课程进行延伸,从而拓宽他们的眼界,让他们能够对这些课程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在课后进行延展性的微课的创设,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欣赏某些表达技巧时,一般都是一笔带过,很难在课后进行延伸,比如在《蟋蟀的住宅》一篇的传统教学中,老师更多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拟人的表达技巧上。在课堂上,因为课堂上的时间限制,老师们常常不能对学生进行“抽丝式”的剖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可以在课后安排以一个专门的关于拟人化技术的小课堂,也可以选取一些图书中的拟人化技术作为主题小课堂,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拟人化技术的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对图书的学习热情,拓宽他们的眼界。

 

3.6利用图像和音乐实现对文本的阅读

如《秋的雨》,作者就通过下面的情景来让同学们体会到什么是真实的。首先,我念了一遍《秋天的雨》,让同学们对这首诗中描写的场景展开联想,体会到作家是如何运用秋季的特征,来展现农家的丰收,果实累累,落叶飘零的美丽景象,从而来表达作家对秋天的热爱与赞颂。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将学生的想象力引入所营造的情境中,让他们认识到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描绘出一副浓郁的乡村生活画面。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里描绘出“他们的生活是如此轻松,如此的安逸。”这是一个晴朗的秋天,天气很好,景色很美优美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的帮助下,很容易让人进入到一个更好的环境中去,老师在学生阅读的时候,放一些适当的音乐,让他们在音乐的带动下,很自然地进入到一个更好的环境中去。这种懒散情绪的表现,离不开其所表现出来的语文借由音乐的浸染及图像的视觉冲击力,为其建立起一种关于秋天的想象

 

3.7运用信息技术,以激发各种知觉

在执敏教授的《田忌赛马》课上,我首先要求同学们对课文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尝试着说出比赛中获胜的一些基本的构思这项工作对学生而言有些困难。在同学们疑惑不解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将孙膑送给齐威王的计划展示了出来,让同学们体会到了英雄的睿智,然后我又让同学们用绘画的方法来加深对这场比赛的了解。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将动手、观察和思考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被动学习,到实际参加设计计划,深化对文本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孙膑的智慧

 

结语:

所以,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语文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目前的语文阅读却存在着素材缺乏、方式单一、直观度低等问题。运用现代化的电脑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更多的情况下,更直观地了解知识。在运用该技术时,其运用方式也是十分多样的,有整体运用、随机运用、碎片式运用、学生主动运用等,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吕巾艳.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2 (08) :224-226.

[2]程翔.基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语文新读写.2020(15):64-65.

[3]曹力超.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反复实践应用[J].学周刊.2021(6):2-3.

[4]达生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 2020(31):71-72.

[5]郭小彦.关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课外语文.2020 (30) :96-97.

[6]黄金光.互联网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8):168.

[7]禹虹.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 169-170.

[8]万生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探索[J].小学时代.2020(19) :35-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