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在新课标下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措施
正文
引言:虽然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但是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主体地位不明显、教学氛围枯燥压抑等,这些都阻碍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要将点亮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自己首先应该下好的第一步棋,将英语课堂打造得生动、有趣、高效,让学生能够深深被英语课所吸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1、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生应在英语学习中磨砺自身的意志,陶冶自身的情操,获得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拓展自身的视野,发展英语思维与人文素养,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水平。除此之外,新课标还对英语教学的四大板块听、说、读、写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要求,力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是: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各种阅读材料中所表达的不同内容与观点;能够总结不同文体的特点与主旨;能够掌握分析句子机构的方式并理解一些难句与长句;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赏析一些简单的英语文学作品;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要求从各种工具书、电子读物以及网络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一定的加工;除了英语教材以外,能够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并达到36万词以上的累积阅读量。阅读是帮助学生理解外界、吸收知识的重要活动,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学生英语学习所应达到的最终目标。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其他版块如词汇、语法、写作等都是为阅读服务的基础,教师应该加强阅读技巧的教学与阅读方式的训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稳步提升,最终能够在英语阅读中达到灵活准确运用自身英语基础与能力的目标。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2.1教学理念与手段较为落后
在阅读教学中,依然还有大部分教师认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增加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吸收,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因此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手段,即把英语阅读文章步步分解,将其化作语法教学、词汇记忆,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阅读文章。虽然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接收一部分英语阅读知识,但从整体来看,学生是没有深入赏析文章、提升自己鉴赏能力的机会的。这就好比囫囵吞枣,虽然学生实实在在的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将其装入了自己的“肚子”,但对“枣”的味道却一概不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很难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的,这样只会加速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倦。
2.2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
除了以上这种消极情况以外,一部分英语教师则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即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当一个“旁观者”,先为学生布置英语阅读学习的任务,然后将时间完全交由学生,让学生独立的阅读、完成问题,到了下课时间就对一对答案。虽然这样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但是却缺少了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语言分析。学生无法从对答案的环节中了解为什么对和错,这就使得阅读教学的时间白白流失,学生难以积累到真正使用的技巧与重要的知识,而这也会促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排斥、厌倦心理。
2.3不够重视阅读方式的引导
在很多教师眼里,学生就是一群幼童,需要教师事无巨细的规划好所有教学内容,即使到了高中也是如此。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也是孜孜不倦的为学生分析大量的词汇与语法内容,而他们却忽略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阅读技巧、带领学生品评各种英语表达方式、领略他国文化与艺术往往比研究词汇与语法更为重要,而这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学生必须在掌握熟练阅读技巧之后才能从阅读文章中准确把握到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对于词汇与语法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而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阅读方式的引导,导致阅读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3、如何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3.1平衡知识点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片面的认识,即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足够的语言知识,阅读能力也就能自然而然的提升。因此在阅读课堂上很多教师更重视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语言知识只是英语学习的一部分,虽然有了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学生确实可以更为流畅的完成阅读,但语言知识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促进关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阅读教学与语言知识教学这二者的关系,不能一味的对学生强调语言知识的重要性,而缩减了对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二者达到了平衡,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必修5《Copernicus’Revolutionary Theory》这篇文章时,教师应先让学生独立的完成阅读并回答课后问题,然后将语言教学的重点设计为讲解学生在阅读文章中不熟悉、不理解的词汇与语法上,而不是总结其中所有的重点词汇与语法,再为学生讲解一遍,这样只会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师只用帮学生查漏补缺即可。而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练习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不断的总结与思考,而非跟随教师的分析与指导,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3.2平衡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阅读是一项接收信息的活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活动,而课外阅读同样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必要的延续与补充。到了高三,虽然学习节奏已经非常紧张,但是学生不能忽略不断积累、随时充电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英语阅读活动来使学生更好的接受课外阅读的这种形式,如为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突出的英语读物,如英语漫画与英语小说,这些读物故事性更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阅读起来相对不那么枯燥,同时学生也能完成课外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
3.3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品格教育
教师不能忘记自己育人的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隐性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品格,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一部分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同时学生还要面对极大的考试升学压力,在性格与品行塑造上有着滑坡的可能。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每一篇课文的内涵,提取出其中的德育元素并将其利用起来,滋养学生的心灵与思想。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带有趣味性与启发性的阅读文章,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产生更多思考与感悟,让学生在课堂中踊跃讨论,再为学生布置一些发散性的课后问题使学生能够继续深入探索,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格,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例如在教学必修5《Great scientists》中的reading《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ar”》时,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John Snow是如何一步步发现霍乱病的源头并给出救治办法的整个过程。从主人公John Snow身上可以总结出一些积极的精神与品质,在阅读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说一说John Snow为什么能够发现霍乱病的源头、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重新审视整篇课文,从而总结出人物的特点与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散,还对积极的品质性格产生了更多理解。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过后可以再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当你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时,你觉得你应该如何应对它呢?”让学生将目光重新落到自己身上,由课文得来的启示对自身学习产生更多思考,从而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3.4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教师不能只将积累语言知识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还应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丰富对英语文化的认识,这样学生的英语素养才能得以提升,阅读学习才能更为得心应手。很多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都有这样的感受:明明词汇都认识,但当词汇组合在一起变成句子时却怎么也翻译不通,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这正是学生对英语文化积累不足而造成的,学生对英语表达中一些俗语、幽默或谚语积累不足,在遇到时自然就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英语文化的渗透,要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丰富英语教学资源,不断扩充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从英语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内涵,真正读懂文章,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例如在教学必修5《The United Kingdom》中《Puzzles in grography》时,这篇课文就是讲述英国历史的一篇课文。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做知识上的补充与延伸。如课文首句提到了四个国家: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很多学生只听过这些名称而并不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展示这四个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再为学生展示其成立时间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有了直观的图片与文字说明,学生会立刻被其所吸引,对课文也有了更强的学习兴趣。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阅读文章进行不断延伸说明不仅可以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更加生动,还能使这些文化知识深深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面,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重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并借助丰富新颖的教学方式、资源多元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科学的教学理论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与优化,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作为教育者,要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付江霞.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5):117
[2]任静芬.浅谈新课标下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10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