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表演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
摘要
关键词
表演游戏;主题活动;融合
正文
引言
幼儿正处在启蒙教育阶段,幼儿在这一时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自控力也很低,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幼儿园教师需要对此有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提升教学的效果。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游戏运用融合到教学中,要善于观察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注意到每个幼儿的差异,为每个幼儿设计适合他们的游戏和角色,让幼儿体现自己的个性。
一、表演游戏的特点及价值
(一)表演游戏的特点
1自娱性
表演游戏虽然以文学作品为蓝本,但是其本质上还是隶属于幼儿游戏,幼儿可以对根据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改编与再现,其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玩”,而不是精准再现文学作品,这也是表演游戏与戏剧表演最大的区别。
2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都是通过扮演和想象进行角色扮演,但是角色游戏关注的是对角色本身的模仿,而表演游戏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的,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同时表演游戏作为创造性游戏的一种,虽然幼儿在玩游戏时想要得到观众认可,但是他们首先关注的还是表演游戏的“游戏性”,即游戏给他们带来的愉悦体验,因此表演游戏兼具表演性和游戏性,而游戏性更为重要。
(二)表演游戏的价值
1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表演游戏通过表演再现、创编出故事或童话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现力。
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幼儿对表演游戏内容和角色的分配等从分歧到逐渐达成一致的过程,就是从认知冲突到“顺应”或“同化”的过程,在不断的“同化”“顺应”直至“平衡”的过程中,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幼儿因为需要用心揣摩角色的特点,就需要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有更好的表演效果,也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二、幼儿园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主导游戏,儿童缺少游戏选择权利
在对幼儿园表演游戏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往往直接安排好幼儿玩什么游戏、怎么玩,有一些表演游戏儿童已玩过很多次且内容比较单一,教师直接强制性地安排,儿童被动接受,这种情况会直接打消儿童玩游戏的积极性,不能充分体会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教师对游戏的安排指导过多,影响儿童的创造性发挥
在表演游戏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对儿童进行命令式的安排,如教师直接规定玩哪种游戏,直接分配儿童的角色和分工,忽视了儿童的自主选择权。还有一些教师放不下教师的权威,不能与儿童平等交流,他们用成人的理性忽视了儿童的创造力。
(三)完全放纵儿童游戏,缺少恰当的管理
在表演游戏过程中是没有固定模式、流程和任务的,这时儿童的自主空间就会更多,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主游戏。例如,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游戏中,儿童都抢着扮演白雪公主、猎人、七个小矮人等角色,王后的角色没有人扮演,因为大家都觉得王后太坏了,不想扮演王后的角色,争执不下寻求教师的帮助,但教师让大家自己解决,最后抢到喜欢角色的儿童就很开心地扮演起来,但扮演王后的儿童就显得很失落,教师放任不管的行为会影响学生的相互包容、相互合作。
三、幼儿园表演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
(一)以主题为核心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
鼓励大班幼儿主动结合主题自己创设环境。主题活动刚刚开始时,教师结合幼儿自主性不断增强的特点,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区域,设计、制作游戏背景。
(二)考虑儿童兴趣和需要为主,儿童自主选择游戏类型
儿童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看待世界有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教师应主动去探索、去了解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尊重儿童的想法,让儿童自主选择“玩什么、怎么玩”,当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游戏后,他们对游戏的目标更清晰,对游戏的过程更明确,也拥有更多参与游戏的热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为儿童提供材料和经验方面的支持。因此,表演游戏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主,让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绘本、故事或生活场景等进行表演,教师从旁协助让表演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更多儿童参与到表演中来。
(三)反思实践,收获成长
教师在幼儿进行表演活动时,要注意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让幼儿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幼儿的教育是需要幼儿园和教师一起进行的,全方位地让幼儿一直处在正确教育的环境中,学习到正确的知识。教师和家长要一起努力,为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贡献力量。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研究者和建议者,家长是幼儿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两方面一起出力,能让幼儿有所体验和受益。教师不能只凭自己一人之力去教导,在教学中还需要倾听其他教师的建议,为了更好地为幼儿服务,还要接受外界的声音,但是也需要会分辨建议正确与否。教师应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为更好地教育幼儿,教师需要更谨慎地对待教学内容,在一步步的改进中,和幼儿一起一步步成长。
(四)以主题为依托提供游戏机会,促进幼儿自主地创造和发展
通过实践,我们感到幼儿的表演是从主题活动中自发生成的,是一种自主探索、自主建构、自由想象、自我表达的游戏过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切机会,让幼儿在自我调动的游戏中富有创造性地发展。
四、重视观察指导,转变游戏理念
(一)重视观察,提高游戏指导的质量
观察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基础,只有基于观察的指导,才能对幼儿游戏产生促进作用。
我园通过对以往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幼儿表演游戏观察与指导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导致幼儿游戏质量参差不齐,而这将影响到幼儿的后续游戏与发展。一是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流于表面。幼儿园常出现教师对于表演游戏的观察与指导流于表面、不到位等情况,游戏质量不高。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观察的根本意义所在,把观察当作是收集信息、了解幼儿、评价幼儿、调整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游戏指导缺乏实质性的价值。二是重指导、轻观察。很多时候,教师重视游戏的指导和跟进,但是在观察过程中“观察”与“指导”分裂开,对于“行动”“反思”的价值挖掘较少,导致幼儿游戏效果不佳,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也比较疲惫。因此,只有在科学的观察、切实地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有效的游戏指导,做到“观察在前,指导在后”,让教师用心去看,及时记录,有效分析。
(二)提供平台,提升教师理念
我园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指引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教师理念的不断调整与改进,促进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与发展;充分调动多种资源和优势,为教师搭建学习提升平台,全面提升教师表演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理念。
幼儿园邀请专家指导,从根本上助推教师游戏理念的更新与改变;建立游戏资料查阅室,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辅助教师全方位提升游戏理念。一对一持续跟进,引导教师从实践中总结与提升,每月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自主游戏观摩、自主游戏主题研讨、自主游戏评比等,鼓励教师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将所学所思应用到游戏实践中,在观摩中发现亮点,在问题中总结经验与困惑,在互助研修中提升与改进。
(三)学思相辅,挖掘教师潜质
幼儿园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引导其充分学习和补充、内化和吸收,让专业的游戏理念根植于教师内心。
五、优化游戏实践,提升观察与指导能力
(一)丰富自主游戏材料,幼儿“玩”起来
自主游戏,首先是让幼儿能够自己做主,在游戏中动起来、玩起来,那么游戏材料的提供就尤为重要。教师首先需要确立“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的理念,读懂幼儿,让幼儿能够与自主游戏材料有回应、有互动、有交往。教师在此过程中是幼儿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和支持者,应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自主游戏低结构化材料,引导幼儿自主自由地在表演游戏中大胆表达、自由表现,使其获得成就感。
(二)聚焦观察核心,教师“看”起来
在观察之前,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了解幼儿当前的发展状态,通过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把握他们的需要和困惑,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教师除了在表演游戏中以幼儿为主体之外,更要注重自身的指导行为。在观察中教师要学习并掌握8种观察方法,即时间取样法、作品分析法、轶事记录法、访谈法、行为检核法、日记描述法、实况详录法和事件取样法。了解每种观察方法的特点及优缺点,学会使用和分析每一种观察方法,才能在游戏实践中自由、灵活地选择观察的时机和观察的方法,确定观察的目的、对象、内容,编制观察提纲和记录表,从而进行科学的观察指导。
(三)锁定指导时机,幼儿“动”起来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需要把握指导时机,适时观察与指导。例如:当幼儿材料不足或者材料不适宜,导致游戏无法正常进行,幼儿主动寻找教师寻求帮助时,教师可以采取适宜的策略,基于前期的观察和梳理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动起来,在互动交往中得到提升和锻炼。
(四)有效反馈再实践,游戏“活”起来
观察与指导到位,可以让教师有的放矢,更精准地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提升幼儿的游戏质量。但教师的观察与指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反复锤炼而日渐丰盈。例如:我们设计了《表演游戏反馈性课程表》,教师在观察和记录、整理与分析、指导与实践的过程中,对于自主性表演游戏中的幼儿游戏行为、教师指导行为等进行全方位思考,提出优点与优势,分析不足与困惑,进行课程反馈。据此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为幼儿游戏助力,教师的表演游戏指导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结束语
总之,表演区域游戏与其他教学活动不同,是依据幼儿身心特征来设计的,教师根据幼儿表演的实现程度来设计不同的方案,这样对幼儿比较容易接受,这样能使教学顺利进行。表演区域游戏能够解决幼儿园“假游戏”的问题,让游戏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让幼儿真正学习到东西。幼儿对表演游戏有渴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幼儿的这种渴望对游戏进行优化设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可.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85.
[2]陈丽珊.论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J].读写算,2019(01):44.
[3]陆樱紫.幼儿园表演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J].文理导航(下旬),2018(11):93.
[4]张亭亭.试析幼儿园绘本表演游戏的教育价值[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