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中数学;运算素养;策略研究
正文
引 言
数学运算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逻辑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中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高中阶段对学生培养的重点和主要方向,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数学运算是根据相关的运算规则,运用适当的公式,成功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运算具体包括六个步骤,即确定运算对象,匹配合适的运算规则,明确运算方向,选择合适的运算方式,合理安排运算程序,从而得出运算结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素养是最基础的学习素养,因此学生掌握数学运算素养极其重要。良好的数学运算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公式化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运算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改革并不完善。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课程改革领域进行了许多尝试,然而,目前初级中学教材对数学运算素养的重视不明显,高中教材对数学运算素养的培养也不明显。初中课程稀释部分没有纳入高中课程,导致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缺乏,因而致使部分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难以接受数学运算素质的培养,数学运算思维模式易于固化,不利于数学运算素质的培养和提供。
1.2学生的运算方法和运算思维存在问题。
部分学生习惯于在日常学习和作业中使用计算器,故此导致学生在考试时缺乏计算经验,存在计算结果经常出现错误的问题;另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常常混淆概念,不熟悉公式的性质,不会公式的正确应用;也有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阅读问题的习惯差,不能正常地将公式引入题目的情况,以上存在的问题都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培养。
1.3教师课堂互动效果不好。
高考的考试内容增加了对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考核,也反映了培养良好的数学运算素养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运算素养的培养不够,学生在高考中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是数学运算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程中应该具备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教师没有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多方途径,没有培养起学生的探索和研究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数学运算素养的培养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散。
1.4“题海战术”存在弊端。
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学生为了掌握一类问题,往往采用“题海战术”,通过购买大量的练习册,找出相应的练习题型进行练习。然而,这样的努力学习可能不会带来理想的结果,因为学生在练习了许多相同类型的题目时,他们的思路往往会向同一个方向发展,由于高中数学难度的不同,当他们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时,往往会自动带入过去的解题经验使思维受限,不能灵活地应对变化的题目类型。
2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素养问题的改进措施
2.1注重课程教学的全面深化改革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各年级学生的教育课本教学内容越来越简单,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应重视数学运算训练的培养工作,合理分配数学运算的层次,使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运算素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接受程度,有利于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对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提高。此外,在培养高中数学运算素质的过程中,还要重点突出数学运算素质的核心教学地位,课程结束后进行及时的巩固和练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2.2注重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高中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阅读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问题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正确解题的能力,规避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粗心大意而丢分的可能。同时,在许多情况下,学生考试中常会遇到令人困惑的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条件,使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快速地阅读问题并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找到相关的隐含条件,尽快理清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问题关系的分析和转化,选择一种简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解题速度,其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抵制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计算能力。另外,学生应认真细致及时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有效的对数学公式、运算过程进行复习,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记忆,确保考试过程中不出现混乱的情况。
2.3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
随着现在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高中数学课程教育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其中就不断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案的设计不合理,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不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特别对于数学运算来说,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更应考虑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算素养的重点培养,还要根据教学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紧密结合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代高中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2.4锻炼灵活的思维方式
数学始终是大多数学生头疼的科目之一。很多学生在教学开始前就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为自己设置了心理障碍,这也是阻碍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素养培养和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数学课程不是难理解的问题,只要将各种公式结构和关系理清就不难。其次,“题海战术”并不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最佳途径,所以学生应该选择一种适当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技能。在日常实践中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针对同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锻炼自己解决多个问题的能力,不断的拓展自身的数学思维,掌握数学运算当中的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合理地指导学生,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运算素养,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2.5着重培养学生数学运算兴趣与意志力
提高数学运算素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良好的意志力是学生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对数学运算的兴趣与意志力,主观上认为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数学运算核心素养培养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在考试中也会拉低学生的考试成绩,严重影响学生的升学机会。因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第一,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有趣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联系生活实际,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有实际应用和指导意义。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数学运算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符号运算中,而且包括大量的数学美学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美学知识,欣赏数学文化之美。教师可通过讲解课程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领略数学中的文化艺术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数学运算的学习过程中。另外,在培养学生坚持动手练习的意志品质中,教师应注重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建立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数学运算的问题设置,让学生计算薄弱的方面,获得有效的练习和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结语
高中教育对于社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中生来说,在高中数学教学课程中培养数学运算素养是重中之重。数学运算作为一种核心素养,它的主要内涵是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发展和练习,来提升自身的数学运算素养。在对具体数学运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学生选择正确的运算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加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还能够有效带动数学思维进一步衍生与扩展,成功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这对学生未来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除了在课堂上正确演示数学运算过程之外,教师还应努力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数学逻辑解决运算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也应积极跟随教师的脚步,拓展自身的数学思维,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从而使自身的数学运算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莉莉.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探究[J].新课程,2020,(15):32.
[2] 许雅红.浅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J].新课程·下旬,2018,(5):214.
[3]李永华,张建梅.例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J].明日,2018,000 (004):P.155-155.
[4]杨茹冰.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函数主题教学为例[D].天津师范大学,2021.
[5]郭贞.例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J].数学教学通讯,2019,(9):68-69.
[6]孙健康.例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J].读与写,2018,15(27):140,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