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数据在机场运营领域的应用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刘春奇

新疆民航凯亚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在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民航行业。大数据是巨量资料,主要是做数据分析和挖掘。大数据对于人们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新兴技术在快速的发展,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正式到来。民用航空事业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在机场运营领域的应用极大的促进民航事业在运营和管理上更好的发展。民航行业最大限度的使用大数据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大数据对民航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民航行业;信息化建设;物联网技术;机器学习算法

正文


引言:

    在机场运营领域中使用大数据,直观的显现出航空行业的商业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也不断的产生,这就形成了大数据。这些数据的发展又与时代技术的发展同步,因此大数据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紧密相连,尤其是在航空领域的发展。各行各业在使用大数据,大数据也是一种技术,它代表着生产力。人类熟练的使用大数据的时刻,也是人类社会步入更高级社会阶段的时刻。在机场运营中使用大数据,需要全面了解大数据技术的特点,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机场运营的实际应用。

一、大数据的概念和来源。

大数据是巨量资料,具有大量、高速、多样、价值的特点[1]。主要应用在计算机、数学、金融和统计学领域。大数据的由来是因为:人类在不断的进步发展,数字化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信息、科学信息、政府信息和艺术信息,信息无处不在。正因为信息量如此之大,大到人类都无法管理,筛选和使用。由此,科学家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大数据”。大数据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采集,管理,分析整合人们所需要的价值信息。从各种类型的大数据中快速准确的获取有使用价值信息的技术能力,就称为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来源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交易数据来源,包括信用卡刷卡数据,互联网点击数据、POS机数据、企业资源规划数据、销售系统数据等。第二类是移动通信数据,包括移动通信设备记录的数据、移动设备上的软件可以追踪的事件数据、个人信息资料数据等。第三类是人为数据,包括电子邮件、图片、视频、文档,或者是通过社交软件产生的数据流等。第四类是机器和传感器数据,包括来自感应器、定位系统、新兴物联网数据等。

二、大数据的特性。

     “大数据”和大量数据是有区别的[2]“大数据”由三种重要的技术构成,第一种技术是传统的ERP数据库的应用和在线交易处理分析系统,第二种技术是大量与交易有关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第三种技术是关系数据和非结构化半结构化信息系统。大数据数据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较高、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人类在收集数据时,使用常规软件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无法达到采集价值信息的要求,就需要一个新的处理模式,就是“大数据”。这样才能有更强的决策力,高增长率、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

三、大数据机场运行管理中的必要性。

机场的每一个系统,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并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在机场运行中要发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提升机场现代化水平,促进机场持续健康发展。大数据在机场运营中的必要性包括:

(一)安全运行保驾护航的需要。

      飞机得以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是飞行环境。为了确保飞行区安全高效运行,监控人员需要定位航班动态,再将航班数据、指挥数据、雷达数据和地面监控数据结合,来观察机场的交通流量。此时,需要建立大数据平台集成处理等。采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历史和实时数据,并对航班运行和保障情况进行预测,因此大数据在机场运营中十分必要。

(二)各项信息高度集成的需要。

 机场运行管理部门需要各项信息高度集成,将高效的计算、大量的信息和

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作为基础,真正实现实时预测、信息沟通、舆情判断、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完美结合,最终达到多元化协同处理。这就需要使用大数据技术打通信息孤岛,合成各项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预警,规划设计和应用机场运行大数据平台。所以说,机场运行中采用大数据技术意义十分重大。

(三)解决机场航班延误的需要。

 机场运行中航班延误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这项问题也是运营部主要研究

的课题之一。机场航班延误问题一直都是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应该采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和挖掘。机场运行管理部门也十分希望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深入分析航班延误的深层次原因。

(四)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机场运行中想要达到高效运行,必须实现机场内机场外各个系统运行数据

的实时,无缝,及时、准确的信息共享。机场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实现机场运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需要采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四、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物联网技术在民航智慧机场的应用。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的一种网络[4]。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例如,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有:设备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一些移动性较强的安检设备,比如手拿式人身检测器,这台仪器可以精准定位。机场运营人员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关键出入口的人员安检以及旅客排队时的安检。机场运营移动智能终端系统主要应用在目前常见的PDA、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为硬件载体,独立搭载安卓操作系统。民用航空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目标是“智慧机场”、“平安机场”、“绿色机场”和“人文机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民航智慧机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5]。二者是共同进步,协作发展。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在民航智慧机场的应用,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真正实现了预警功能,这项功能可以有效的代替人员值守,大大提升了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实现机场运营高效安全。

五、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机器学习算法在机场的应用。

以大数据基础的机器学习的经典算法主要有五种类型[6],第一种是聚类算法,第二类是分类算法,第三类是回归算法,第四类是关联规则算法,第五类是降维算法。机器学习分为三种,有非监督式学习、监督式学习和强化学习。非监督式学习的重点在于挖掘知识规律,监督式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前提前做好数据分类准备。强化学习重点在于通过不断的错误找到解决办法。大数据背景下的机器算法在机场的应用有:航线规划与航班计划制定、航班机位分配算法、视频分析保障节点自动录入监控、工作人员排班算法等。

六、结束语:

大数据在机场运行领域中的应用,直观的显现出航空的商业价值。大数据是巨量资料,具有大量、高速、多样、价值的特点。大数据的来源于交易数据、移动通信数据、人为数据和机器和传感器数据。大数据的特性有:数据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较高、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大数据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算法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辅助民航行业快速高效的发展。现代化科技手段的使用增强了民用航空安检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实效性和整体性。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实际应用,需要民航的积极默契配合,这样才能最快速有效的发展民航行业。大数据技术在机场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机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机场的运行成本,促进机场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薇薇.浅谈“大数据”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10):121-121.

[2] 史棣.浅谈大数据技术在民航空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No.162(06):186.

[3] 李聪.浅谈大数据在航空运输业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18,v.40;No.431(14):23.

[4] 王熠炜.大数据在民航领域的应用的初步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0)

[5] 孙召利,董桂枝,吴艳,谭彪,王洪波,李平.大数据在民航领域应用的初步研究[J].空运商务,2014(02):13-18+66.

[6] 孙帅.民用航空中“大数据”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No.221(08):1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