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参与型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早产儿;家庭参与型护理;重症护理;血氧饱和度
正文
早产儿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人群,主要与羊水污染、产母妊高症等多种因素相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多数患儿病情为重,在治疗上需要给予呼吸机维持呼吸,同时使用抗感染、营养支持以及体温控制等多种环节,病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重症监护室(ICU)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危重,家长的经济压力较大,对早产儿的护理工作参与度比较低,临床主要给机械通气治疗,同时主要使用早产奶粉喂养,由于重症监护室是封闭的空间,患儿缺少来自家长的关爱,容易出现哭闹现象,加之使用奶粉喂养,缺少母乳当中的免疫物质,对生长发育以及病情控制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家长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就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让患儿的家长参与到患儿的护理当中,一方面能够使家长理解和支持重症患儿的护理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母乳资源以及母亲的拥抱等因素促进患儿更好的康复。我院为了改善重症患儿的护理质量,采用了家庭参与型护理,现将研究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表1 研究患儿的基础资料
组别 | 例数 | 新生儿性别(男/女) | 家长年龄(`x±s岁) | 病程(`x±s天) | 家长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大专及以下 ) |
观察组 | 50 | 23/27 | 31.62±3.64 | 22.23±0.64 | 5/45 |
对照组 | 50 | 26/24 | 34.96±3.24 | 22.31±0.58 | 6/44 |
t | 0.058 | 0.086 | 0.887 | 0.253 | |
P | 0.864 | 0.967 | 0.375 | 0.784 |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检测,呼吸机支持以及给药等。喂养方面,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按照患儿的实际需要进行喂养。必要时给予抢救以及检查配合等工作。新生儿监护室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进行控制探视,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分批次安排探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家庭参与型护理干预。①成立家庭参与型护理干预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家庭参与性护理的相关文献以及国内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分析值得科室护理工作借鉴的要点,根据我科室患儿的实际情况,分析家长参与性护理的落实要点以及具体的人员分工情况。对家长参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分析,并且根据不同患儿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关工作,使患儿的家庭能够理解和配合护理工作。护士长、患儿的责任护士以及质控护士向家长说明家庭参与型护理的必要性以及实施价值,鼓励家长参与到患儿的救治工作中。主要包括:更换尿布、母乳喂养以及平时的拥抱、抚触等,科普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内容以及患儿家庭的配合方式;建立新生儿护理档案:病因、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等内容进行动态跟踪和记录,告知家长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规律以及家长配合的要点。责任护士为家长示范护理新生儿的正确方法,主要包括:母乳喂养的姿势、频率以及拥抱的正确姿势等,采用现场操作示范的方式给家长展示正确的操作方式。②加强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庭交流和反馈的互动:积极沟通,让家长更多了解重症监护室护理的主要内容、治疗项目以及目的,分析患儿病情变化情况等,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鼓励家长说出内心的感受,特别是重症监护室患儿的治疗费用比较高,向家长解释各种监护措施以及治疗项目的主要实施目的。鼓励患儿家长说出自己的顾虑以及需要帮助的要点,护理人员充分沟通,与家长进行深度对话,从患儿的护理、病情变化等方面入手,帮助消除负面情绪,提高家长护理配合度。鼓励患儿的家长对重症护理以及治疗工作提出改进措施,与家长充分沟通,共同参与患儿的护理。特别是告知家长母乳喂养对于疾病治疗的辅助作用,与早产配方奶粉比较,一方面可以让家长节省费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患儿的护理工作量,可以促进母婴交流,较少患儿的哭闹,减轻症状。同时母乳喂养对于乳母的健康也有诸多益处,母乳当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可以为患儿抗感染治疗提供帮助。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母乳喂养,同时对于肺炎的患儿的护理要点进行讲解,提升家长的护理能力,进而使患儿更快的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影像学、血氧饱和度的恢复正常时间。
对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氧分压在85-100毫米汞柱之间,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毫米汞柱之间。
对两组患儿家长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健康知识评分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9.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疾病恢复情况比较(`x±s)
组别 | 例数 | 住院时间 (d) | 影像学指标恢复正常时间 | 血氧恢复正常时间 |
观察组 | 50 | 7.59±1.36 | 5.67±1.33 | 3.68±1.24 |
对照组 | 50 | 10.25±2.57 | 8.64±1.28 | 7.84±1.69 |
t | 6.352 | 5.241 | 8.635 | |
P | 0.002 | 0.003 | 0.001 |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PaO2和PaCO2数值比较(`x±s,mmHg)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PaO2 | 治疗后PaO2 | 治疗前PaCO2 | 治疗后PaCO2 |
观察组 | 50 | 55.24±2.35 | 94.52±1.63 | 48.24±2.35 | 38.12±1.64 |
对照组 | 50 | 55.13±2.37 | 83.12±1.04 | 49.12±2.22 | 46.54±1.23 |
t | 0.012 | 12.528 | 0.084 | 12.341 | |
P | 0.988 | 0.001 | 0.916 | 0.001 |
表4 两组患儿家长接受护理前后的焦虑和健康知识评分(`x±s,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SAS | 护理后SAS | 护理前健康知识评分(分) | 护理后健康知识评分(分) |
观察组 | 50 | 69.36±3.52 | 52.54±2.64 | 60.36±3.52 | 82.36±3.28 |
对照组 | 50 | 72.65±3.54 | 63.25±2.36 | 60.65±3.54 | 72.65±3.11 |
t | 0.234 | 11.526 | 0.234 | 12.634 | |
P | 0.766 | 0.001 | 0.766 | 0.001 |
3讨论
早产儿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群体,多数患儿肺部发育不完全,加之羊水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属于呼吸衰竭状态,需要及时进行抢救和治疗。新生儿的各器官发育不完全,对感染的抵抗能力较差,多合并肺外器官损害,免疫功能低下、自主排痰能力差、咳嗽反射弱,容易导致排痰能力受到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收治病情危重的患儿,基础生命支持的相关机器较多,患儿的用药较多,检查项目也较多,导致患儿的治疗费用比较高,容易加重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甚至部分患儿的家庭对治疗和护理工作不理解,对费用存在疑问或者对患儿的病情不理解,容易加重医患纠纷的发生风险。
早产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全,感染风险较大,常规的护理当中,对重症监护室的探视和沟通方面要求比较严格,不利于家庭参与,容易出现母乳浪费等现象。常规使用配方奶粉喂养早产儿,虽然在营养方面这种奶粉比较合理,但是奶粉与母乳比较,不含有免疫物质,同时缺乏母婴之间的交流,导致患儿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缺乏安全感,容易哭闹等表现,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配方奶粉的调配以及喂养、奶嘴的卫生等情况均可能影响患儿的消化情况,在护理工作中,早产儿奶粉喂养也需要消耗护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常规护理当中,护重症监护室属于封闭的科室,探视的时间和区域相对集中,护理人员与患儿的家长之间的沟通较少,家长对于患儿的病情变化不够了解,在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方面,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加上治疗费用比较高,患儿病情重,家长的心理负担也相对较重,在常规护理当中,往往对这些患儿家长的心理需要以及护理知识的需要关注不足。
随着护理干预模式的发展创新,重症患儿的护理逐渐从医院单方面的参与发展为医院与家庭合作的模式,也就是家庭参与型护理。家庭参与型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主要有以下优势:首先,家庭参与型护理是家庭与医院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患儿的救治工作和护理工作,家长能够动态的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并且能够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能够了解患儿的治疗方案以及家长配合的方法,与医护人员共同护理新生儿,不仅能够提升家长的护理知识,还能够有效减轻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同时,参与护理的过程中,家长也能够更多的了解重症监护室的费用情况、护理项目等内容,家庭方面对费用的变化更加清楚,进而能够在心理上更容易适应治疗费用,能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但是家庭参与型护理当中,护理人员的工作重心也需要进行变化,从常规的只针对患儿进行护理转变为与患儿的家长共同进行患儿的护理,在工作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考虑患儿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做好各项护理操作的示范,这需要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以及科学的示范。正确的操作指导能够让家长更快的学会正确的护理流程,例如:母乳喂养的流程、安抚奶嘴的科学使用以及病情观察等项目。同时,在共同参与患儿的护理的过程中,家长难免对患儿的护理工作存在不理解的内容,护理人员需要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内容融入患儿家长沟通的内容当中。对于参与患儿护理的家属,给予消毒隔离相关知识的培训,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对于已经出院的患儿,给予家长随访,持续告知家长护理的要点,使患儿的家长得到长期的帮助。
本次研究表明,对早产儿推广家庭参与型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主要表现为:患儿的检查结果好转以及住院时间缩短,同时在血气分析方面,观察组患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更加理想。可见家庭参与型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治疗和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与既往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均认为家庭参与型护理有助于提升重症患儿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研究指标方面,运用了SAS评分量表以及健康知识量表评分,对家长的焦虑程度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分析,更加能够体现出对家长的护理工作的针对性。由于新生儿无法进行自我护理,主要依靠家属进行日常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也是改善家庭参与型护理质量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家庭参与型护理对早产儿的护理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可能与提升家长的知识水平相关,在实际运用当中,根据患儿的健康档案情况,开展个体化的针对性家庭参与型护理工作,对于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能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傅亚丽.早产儿住院期间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案的构建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22.
[2]陈进静,吴丽红.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7):60-62,73.
[3]余季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康颐,2023(24):79-81.
[4]邓秀芳.家庭参与式护理在重症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探讨[J].临床护理研究,2023,32(10):42-44.
[5]纪海燕,葛禹洋.基于专益精深护理理念的整体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8):3273-3277.
[6]吴田田,陶琳,易银萍,等.决策支持系统在危重症新生儿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5,25(1):76-79.
[7]李颖馨,陈琼,范玲,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4,31(11):28-34.
[8]程莉萍,李磊,高榕瑛,等.家庭化护理模式在超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23,38(3):263-266.
[9]李霞,万兴丽,胡艳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早产儿经口奶瓶喂养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J].军事护理,2022,39(9):70-73.
[10]顾娟,孙雪,窦玮,等.同质化护理结合护理记录单优化对机械通气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病案,2022,23(11):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