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黄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迅猛发展。在具体的工程中呈现出的特点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逐渐趋于广泛。为了能够提升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具体质量,必须要基于其施工的特点,严格的把握好施工模式以及施工中难点和重点的内容,提升整体的施工水平。在装配式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要践行多样化的形式,严格把控好技术上的要点,实施可行性的策略。以此,保障施工方案的顺利进行。践行多样化的措施来提升施工的整体成效,才会总体带动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正文

前言:目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市场需求的建筑是以高质量性为基本的需求同时要保证高质量建筑的数量才会满足人民群众在日常居住中的基本要求质量的提升也与群众的体验感和幸福度相匹配目前中国在地产行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以及工业化建设实践中环保思想以及高效化思想的落实,促使大量的企业均在尝试不同的方法在实践中运行有效的形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实践中应予以重视结合装配式混凝土的建筑结构施工使用不同的技术才会保障质量和成效的提升促进发展目标的夯实

装配式混凝土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背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的建筑发展实际上并不是十分的迅速,经历了较为漫长的研究阶段,同时又在不断的壮大和迅速发展阶段中消耗了一定的时间。历时不同的时间段和相关人员的努力才逐渐发展壮大并进入到了可以实践使用的时期[1]在不断的养精蓄锐中投入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

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时间段中开始萌芽[3]随后,2000年各国均在大力推行地毯经济及环保的相关思想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才使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以及节能环保等相关思想意识在实践中得到群众的认可 伴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运转,党中央也逐步出台文件强调了装配式混凝土的建筑结构等相关施工技术。至此,技术领域以及相关环节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征程[4]。在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成效,同时在不断的钻研中还在继续的发展[5]因而,通过不断的努力,希望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6]
二、装配式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实际拥有的优势
有助于增强整体的作业效果
装配式的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实际上是一种较为集约型的生产模式能够有效地构建出不同的方法进而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保障智能化[7]在预制构件的实践环节中可以做到尽早的脱模,以此来大幅度的提升在具体施工中的成效。在具体实践中,工业化生产领域也不会受到天气条件的制约,天气遇上刮风下雨等现实情况均不会对构件的制作带来影响
有助于增强建筑施工中的整体质量
工厂作业的具体环境相比较与现场的作业来说带有一定的优越性。上述现实情况会导致混凝土的外观及质量会高于现浇结构。此外,PC构件的相关质量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偏差会小于现浇结构在运行中呈现出的偏差,以此能够提升建筑具体达到的精准度。由于在工厂的化工生产实践环节中,可以应用硬性的混凝土和挤压成型或者是高频振捣等不同的方式。所以说,预制工厂一般会采用蒸汽养护的方法来达到养护的温度速度,保障恒温精准有效的控制养护,也会充分的提供保障大力度的提升质量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以此增进其抗冻性和耐久性。

在现场现浇结构条件有限,难以达到上述需求的前提契机下,应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具体结构装饰等方法实现集成化和一体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方面出现隐患几率
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节约施工中的成本
装配式构件的特点是表面较为光滑平整。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找平层和抹灰层可以实现取缔,进而减少模具领域材料的消耗木材也会减少消耗

伴随着预制率的不断提升,构件魔术化”、以及标准化的目标逐渐实现生产工艺也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取得的成效在逐渐的提升。在相关规模式的自动化流水作业实践环节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人工的节省,使其效率大幅度的得到增强。在实际的操控中成以及具体生产的过程成本在逐渐的减少。
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提前预制的构件在建筑领域可能会带来另外一个优势是减少建筑垃圾同时减少工地养护中所需要的用水以及冲洗混凝土罐车而带来的污染物和污水的排放。预制工厂的养护用水可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此外,也会减少工地在浇筑混凝土作业的实践环节中振捣棒的使用,减少模板的切割以及钢筋的切割作业进而会降低工地中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

此外,工地也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尘土。内外墙实现零抹灰,就会减少灰尘落地等现实污染问题的发生。
装配结构的主要特点介绍
施工现场中的操作比较便捷
对于预制的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具体模式,在现场聚集操控实践中会表现出便捷性以及高效性的特点由于其在使用中不需要对施工现场来进行构件的具体加工和制造仅仅需要采用现成的构件来进行安装,即可以满足需求会比较容易实现理想化的高效处理效果因此降低了施工现场具体工作的强度,有效的缩短了施工的工期,会加快工程的具体进度在实践中会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进而其特点也是其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会得到重视和运用。
施工工期会有效的缩短
装配式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需要提前对于外窗所使用的红装材料合理的放置在主体的外墙板内这样才会在主体封顶后能够有效的做到材料的放置以及运送。

上述现实情况会极大限度的在时间上减少投入,并且能够对其结构在封顶之后的外围封闭施工进行优化,会给墙内的砌筑等工序提供较为便利的条件,减少施工的时间在传统的施工实践环节中,需要在封顶施工环节的一半时完成上述操作但是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会产生较大的不同,可以同步的完成墙外的粉刷等诸多的工艺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效率节约时间降低了施工中的风险。进而会最大限度地做到成效的优化满足现实施工中的具体需求。

装配式混凝土其建筑结构上的施工技术分析
吊顶环节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相关技术
在现代化的房屋建设实践环节中,针对于装配式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项目的吊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传统的建筑施工在吊顶环节会受到诸多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在吊顶工作时也会涉及到运用不同的施工机械设备因而吊顶施工的效率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降低成效然而,在具体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操控之后,施工中的效率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再者,建设工程中材料的使用也会逐渐的减少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中的不足,让质量有所提升施工中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施工之前,相关人员会对其结构积极有效的分析,确保精准性和高效性的施工奠定基础。这样就会保证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实践施工中,运用该项技术完成吊顶的工作,针对于不同构件的吊装材料要予以密切的关注相关人员增强自身的技术技能使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完善具体的工作。如针对于金属构件的吊装工作,由于带有一定的结构性特点,特征是总体的重量较大施工的难度就会有所增加所以,要选择相应的方案完成工作才会加速实现目标。

(二)在外墙方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技术
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得施工质量的控制率以及施工具体质量的要求在逐渐的提升建筑工程不仅局限于居住中的使用,也更加强调能呈现出的美化效果伴随着建筑装饰领域在施工技术上的优化和创新,结合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外观上能够达到的实践成效,通常在实践中可以运行诸多方面的步骤。使用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上的技术涉及到以下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于建筑墙体墙面隔墙进行施工是墙面设计施工实践环节中较为关键性的环节在施工之前,要对所选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同时要保证材料的实用性以及效果,才会实现和满足施工中的具体要求

其次,要对墙体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出最佳方法完成混凝土的组建工作借此,才会确保装饰施工质量效果的不断增强

最后,应对与隔墙的具体填充物以及结构与模板之间做好填充工作完成高效的施工结合于墙体后期能够使用和达到的效果以及现实需求加以有效的控制具体运用相关的技术形式完成墙面的施工工作保证质量保障效率。以此,彰显出优势。

叠合板的吊装工作
第一,应当遵循相关的图纸完成施工,了解叠合板吊装的具体顺序,并且要切实考虑到安装的具体方向吊车以及相应的构件安放位置需要满足实践中的需求,需要按叠合板吊装的批次来选择最佳的方式以此,保障合理性完成吊起工作之前还应该适当的进行试吊进而才能够保障安全性实现具体工作实践环节中的目标。在实践工作中,距离地面50厘米左右的距离时,要停止起吊,并对于吊钩以及手拉葫芦的相关设施具体的设立情况进行检验考察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借助上述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

第二,要结合贴合板保持的水平情况,考虑到平衡量的辅助划设设施,考虑到其合理性,避免在吊装的实践中出现损坏的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保障安全,保障质量

调剂或直接将贴合板具体调整到事规划的位置上,并在相关的作业位置约20厘米的地方进行短暂的停留此时工作人员要就实践中的现实情况进行控制防止问题的发生。贴合板下方支撑部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仔细的检验保证顶托上高度的一致性。以此,能够让效果技术形式发挥出最大化的利用效率取得较为优质的成果。

要加大力度确保整个结构环节实现协调性的目标
在装配式的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实践环节中,应注重整个共享协调性成效才会满足后续施工的需求,避免自身在具体运行环节中出现冲突针对于现实情况,解决实际存在的矛盾

在施工中要密切关注暖通系统,同时关注排水系统和采光系统的统筹规划,协调处理以此保障装配式混凝土在建筑结构施工中整体效果的提升设计人员需要全面的考量因素,对于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效果以及后续辅助设计优化方式,避免出现问题,避免呈现出不合理的情况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中要做到效率的提升以及各方面工作的协调优化,才会加大力度整合效果弥补不足,避免问题的发生。

运输管理方面的技术
混凝土的构件需要合理有效的运输管理,才会让其在具体的使用中发挥出成效另外,也要对管理中的相关步骤进行合理的设计满足高效管理,完善规划的需求。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满足如下的技术需求

首先要对混凝土结构运输的路线进行合理的规划。按照型号的匹配选择专属的车辆完成运输工作。在现场完成有效的运输安排专门的人员指挥工作,控制好车辆行驶的速度以此减少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在结构构件的卸载之前,应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排除松动危险等安全隐患确保支架施工设计能够满足合理的需求,满足卸载条件之后再完成卸载的施工工作。在结构构件到达施工现场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存放和管理,也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受到外力等因素的影响,防止出现滑落等现实问题

最后,具体的在存储和使用环节中,也要求专门的人员看管,避免随意进入随意触碰等现实问题的发生。借助有效的运输,有效的卸载,有效的监管形式,让其在被使用和被需求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优势这样才会彰显出整体的成效另外,满足具体的要求带动整个工程结构施工环节的发展夯实综合实力

结语: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仍然处在一个有待发展的阶段,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分析相关技术要点,了解技术更新的现实情况,结合于实践中的真实需求,健全多样化的策略,才会大力度的保障实效性的增强。最大限度地使用先进的技术模式来降低成本,减少损耗,促进发展实践成果不断得到优化实际的土建结构工程施工中运行先进的技术形式,相关目标达成进而促进行业发展,彰显出中国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所取得的成效才会提升国家社会的总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雷.装配式钢结构医疗建筑设计实践——以北京朝阳医院东院建设工程为例[J].建筑技艺,2022(S1):301-304.

[2]王鹏程,许维炳,王瑾,陈彦江,辛光涛,王少剑,李娜娜.基于PET的灌浆套筒-预应力组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加固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2,44(03):139-148.

[3]王春蓉,钮如嵩,胡佳星,奚飞达,田寅,史星祥,潘从玲,邓稚川,夏如茜.GB/T 40399-20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通用技术条件》主要条文解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22(06):71-76.

[4]王会,方金强,张兵.国内装配式建筑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22,22(05):208-217.

[5]王永增,李长水,陈猛,肖鸽,宋飞,陶伟.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应用研究——评《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J].工业建筑,2021,51(07):236.

[6]李瑚均,陈辉华,曾晓叶,户晓栋,程保全,唐晓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氛围的因子结构模型——基于长沙建筑市场的调查[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18(07):1935-1942.

[7]李静,赵杨.建筑结构工程中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工业建筑,2021,51(01):2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