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措施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白洁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

大健康不仅仅追求个体的身体健康,还涵盖心理、精神、生理、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在这一理论背景之下,我国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导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尤其在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现有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数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因此,各级政府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应当时刻秉持“大健康”理念,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而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专业、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关键词

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现状;解决措施

正文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50%,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而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与专业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促进我国老龄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1 大健康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思想观念守旧,招生数量有限

目前,国内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一些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老年服务专业以及管理专业,但是,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养老服务即是照料老年人的生活起居,一方面专业特色不突色,另一方面,工作性质不体面,以至于许多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往往对养老服务专业避而远之。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高等院校也明确限制了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使得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出现较大缺口,与养老服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比例不相匹配。

1.2 师资力量薄弱,缺少统一教材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专业执教水平高、个人综合素养高的教师队伍,但是,就目前的教师队伍看,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传授一些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知识的重要性,甚至于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的个人潜质与能力受到压制。另外,由于养老服务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当中开设时间较晚,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部分院校才开设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因此,到目前为止,该专业并未形成一套完善的课内教学体系,教材版本更是五花八门,各个院校使用的教材内容大相径庭,这就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带来了诸多困扰[1]

1.3 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效果欠缺

护工是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中坚力量,护工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养老服务质量,但是,就当前的护工队伍来说,其专业护理水平、专业知识、受教育程度良莠不齐,一些养老服务机构甚至降低护工准入门槛,招用一些并未经过专业培训与训练的护工,导致养老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另外,在对护工进行培训时,往往将关注焦点放在资格证书的考取上面,多数护工只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却不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投诉率也陡然上升。

2 大健康下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培养措施

2.1 出台鼓励政策,完善培训体系

大健康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当依托于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老年人日常护理、卫生保健、疾病预防与治疗、精神需求等方面加大重视力度,并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列为各高等院校的重点专业,通过制订出台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使现有的资金能够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比如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应当及时打开旧格局,运用新思路,进一步拓宽招生渠道,并对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社会现实意义进行大肆宣传,进而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养老服务的重要性。而在高等院校内部,针对一些优秀的学生,应当实施奖励机制,除了发放奖学金以外,应给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针对养老服务专业的授课教师来说,为了鼓励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以及教育机构应当提升教师的岗位工资与补贴标准,这样一来,广大教师能够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

2.2 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在高等教育课堂,这一技术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因此,各高等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载体的优势,为学生构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并采用真实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以及现场模拟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养老服务专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与此同时,执业教师可以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到手机APP当中,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这不仅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2]

2.3 拓展知识广度,建立培训基地

就我国当前的养老服务体系来说,尚处于摸索前行阶段,因此,养老服务内容相对比较单一,甚至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只对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而有关于其它健康保健、心理疏导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这也与大健康理念背道而驰。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以及各高等院校应当不断拓展养老服务专业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使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培养方向与大健康理念相辅相成。比如对于中医药学校来说,应当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身心保养、疾病预防、体质改善、疾病救治这些核心内容,而开设养老服务专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障老年人群体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开辟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理想格局,同时,也能够为养老服务体系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结束语:

养老服务也称之为“阳光产业”,而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作为这一产业的核心力量,既能够促使养老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因此,在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时,教育机构应对现有的管理机制、培训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在满足老年群体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所需的前提下,使老年人能够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陈晓红, 李淼.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6(16):232-233.

[2]梁丽霞. 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J]. 新华月报, 2019(6):54-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