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血压病人夏季的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吴桂英

夹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1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夏季天气炎热、温度较高,人体血管为舒张状态,血压水平不同程度降低,因此会引发自主神经紊乱情况。所以,应明确高血压患者夏季相关需要注意事项后,组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多方面为患者普及疾病、护理干预方面的知识,进而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配合。

1 高血压患者夏季相关需要的注意事项

1.1 需要注意事项——温度

室内空调温度过低,则会和室外温度差异过大,如此一来高血压患者血管会经舒张状态——收缩状态转变。如果长时间处于空调房中再出门,血管容易扩张、血压水平发生较大变化。

1.2 需要注意事项——水分

    因为夏季温度较高,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出汗,所以比较容易发生血栓情况。故此,高血压患者需要补充充足水分,多补充些新鲜果蔬,建议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补水,以此降低心脏负担、肾脏负担。同时,高血压患者容易在清晨发生中风、心脏病,研究学者表示这和夜间缺水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性。故而,应鼓励患者在半夜清醒时候补充适量水分,旨在使血液粘稠度降低、预防血栓形成。

1.3 需要注意事项——不良生活方式

除了合理搭配饮食外,同时需要禁烟、酒,保证饮食的清淡,可补充一些含有蛋白质、钾、钙、促纤维等食物,并且进食些水果、蔬菜。由于夏季天气较热,患者入睡较晚、需要早起,所以不能保证睡眠质量,这时容易增加夜间血压增高、血压波动大的可能性,对患者心脑血管构成严重损害。针对于此,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从而确保患者睡眠的质量。

1.4 需要注意事项——药物剂量

    夏季比较炎热,因此定时应对患者血压指标进行测定、记录,告知患者不可随意调整用药剂量,要求临床医师结合患者血压监测结果,有效调整药物的剂量。

2 高血压患者夏季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

入院后,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并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文化水平、对自身疾病了解情况等内容,作以相应的了解,然后构建患者个人档案。采取患者可理解方式,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比方说:1对1健康教育、集体健康教育、讲课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加强和患者、患者家属间的交流,为其普及疾病、护理干预相关知识,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临床工作。

2.2 药物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正确用药方法,为其普及药物机制、长时间用药意义等内容,以此使患者明确用药方法、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叮嘱患者不可长时间站立,特别为用药后的几个小时内,定时应调整体位并在静息下给药,如果需要活动可在用药一段时间后活动。

2.3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征实行护理干预,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下接受治疗、护理干预。相关研究人员认为,药物效果和心理因素关系紧密,心理饮食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为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血压保持稳定的状态,应教会患者合理调节心理情绪的方法,叮嘱患者及时宣泄不良心理情绪。

2.4 运动健康教育

   进行适量的机体训练,利于加速血液循环、使胆固醇生成降低。同时,加强机体运动能提高患者的食欲、促进胃肠蠕动,避免发生便秘情况。有氧运动能降低患者的血压,所以运动期间不可过度劳累,如果发生不适感需要马上停止活动。除此之外,应关注四周环境气候,夏季尽可能不在中午运动,对于冬季运动者来讲需做好相应保暖工作,建议患者穿纯棉的衣服、运动鞋,在公园、学校等区域活动,不可到危险区域活动。其他需要注意事项:不可空腹下活动,以此防止引发低血糖现象。

2.5 出院健康教育

    对患者病情评估后,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调动患者家属的监督作用,定时监测血压、用药,并叮嘱患者定期入院复查。

结语:高血压多在中年、老年人群中发病,为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在明确夏季注意事项:补充水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合理调节温度等后,需要实行健康教育工作,旨在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控制血压水平。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