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健康教育;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
正文
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影响巨大。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胎儿血糖水平升高,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胎儿窒息缺氧,甚至可能会造成心力衰竭[1]。如果在怀孕期间血糖较高,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等。如果血糖持续较高,还会让孕妇血管壁增厚,严重时还可能会发生流产、早产等情况[2]。由于妊娠妇女对糖尿病发病原因、危害认识度不高,重视度不够,导致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不佳,缺乏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影响治疗效果。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认知度,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则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手段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综合影响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表的方式分组。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年龄范围25岁-38岁,平均年龄26.11±1.20岁),观察组(n=40,健康教育,年龄范围25岁-38岁,平均年龄26.10±1.18岁)。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知晓此次研究;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符合WHO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④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②药物禁忌症;③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方式。
1.2.1 对照组
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基础检查,评估病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即加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加强环境护理、指导正确用药,并做好血糖血压的日常监测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中加入健康教育:①建立健康教育小组,选择一名资历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对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知识了解情况以及理解能力等制定健康教育计划。②采取口头讲解、讲座、发放手册以及抖音小视频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1)心理教育,护理人员积极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向其解释不良情绪的危害,帮助减轻负面情绪,从而减轻心理负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和护理工作。播放轻松的音乐、娱乐节目等方式转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注意力,并鼓励家属多给予陪伴和鼓励,增强其安全感,从而提升临床依从性。引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情绪不佳时多种方式通过及时进行自我调整。(2)宣导妊娠期糖尿病病因、日常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护理重要性等知识,让其能正确面对疾病。(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限制脂肪的摄入,粗细搭配,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增加含纤维素丰富的绿叶蔬菜,如芹菜、菠菜、洋葱等。水果类避免含糖量高类水果。饮食遵循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的原则。(4)孕期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妊娠期及胎儿的临床生命体征,实时关注其羊水及胎盘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其血糖水平,避免出现低血糖情况。(5)运动指导,结合患者机体情况进行适量运动,主要有散步、专业孕妇瑜伽或孕妇操,注意控制运动量和时间,循序渐进,强调运动的规律性和安全性,防止因运动过度发生早产事件。
1.3 疗效标准
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配合度。治疗配合度=(非常配合+基本配合)/总例数。
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
分析两组妊娠结局。
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将数据纳入软件中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分析结果
2.1 分析两组的治疗配合度
观察组非常配合18例,基本配合20例,不配合例2例,配合度95%(38例)。对照组非常配合15例,基本配合17例,不配合8例,配合度80%(32例)。两组治疗配合度(X2=10.286,P=0.001)。得出结果,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糖水平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对比表[X2±S]
组别 | 例数 | 空腹血糖 | 餐后2小时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 |
治疗前 治疗后 | 治疗前 治疗后 | 治疗前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0 | 8.11±0.32 6.03±0.32 | 8.83±0.24 7.43±0.57 | 8.23±0.45 7.33±0.36 |
对照组 | 40 | 8.22±0.25 7.22±0.27 | 8.71±0.24 8.02±0.46 | 8.21±0.43 7.93±0.37 |
t | - | 1.004 10.014 | 2.106 9.647 | 0.103 9.770 |
P | - | 0.156 0.002 | 0.122 0.016 | 0.104 0.010 |
得出结果,观察组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表[n(%)]
组别 | 例数 | 剖宫产 | 早产 | 胎膜早破 | 羊水过多 |
观察组 | 40 | 12(30) | 1(2.50) | 1(2.50) | 1(2.50) |
对照组 | 40 | 22(55) | 4(10) | 4(10) | 5(12.50) |
X2 | - | 12.788 | 4.800 | 4.800 | 7.207 |
P | - | 0.001 | 0.028 | 0.028 | 0.007 |
得出结果,观察组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分析两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表2 两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n(%)]
组别 | 例数 | 巨大儿 | 新生儿窘迫症 | 病理性黄疸 | 低体质量儿 | 发生率 |
观察组 | 40 | 0 | 0 | 1 | 1 | 5(2) |
对照组 | 40 | 1 | 1 | 2 | 2 | 15(6) |
X2 | - | - | - | - | - | 5.556 |
P | - | - | - | - | - | 0.018 |
由此得出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饮食结构的改变,诊断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放开计划生育导致孕妇年龄偏大,综合因素影响使得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期间,孕妇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在妊娠的中晚期,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对于其行为的有很重要的决定作用,特别是积极引导治疗尤为重要。
健康教育主要是护理人员通过传播,教育和行为干预等多种方法,引导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预防相关手段,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强化保健观念,树立信心,做出解决健康问题的正确行为选择,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方法主要有: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开展讲座等。通过建立健康教育小组,针对患者病情状况,认知情况等,制定健康教育方法,能够保证健康教育有效落实。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心理引导,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形态[3]。对患者宣导妊娠期糖尿病病因、日常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护理重要性等知识,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治疗等认知度,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提高治疗效果。通过饮食,运动宣导,能够促使患者保持良好饮食,运动习惯,对病情稳定十分有利。本文则分析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中,提能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强化保健观念,树立信心,做出解决健康问题的正确行为选择,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治疗配合度,改善血糖水平,提高妊娠结局,降低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傅建飞,周赛赛,吴倩.课堂式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知识储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19):3859-3862.
[2]张玉花,姚丽娟,蔡彩霞,等.糖尿病健康教育与饮食热量卡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度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24):138-141.
[3]代芹.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在妊娠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08):112-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