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及治疗对策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李新

承德县中医院 河北 承德 067400

摘要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并探讨其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肿瘤内科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100例肿瘤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各种并发症的治疗策略。结果:肿瘤内科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便秘、脱发、药物外渗、皮肤毒性及营养不良等,其发生率分别为15.00%、11.00%、9.00%、8.00%、5.00%、4.00%、3.00%、2.00%,其中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是排名前三的并发症类型。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并未出现严重后果,其治疗情况良好。结论: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便秘等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临床需给予重视,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以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

肿瘤内科;并发症;治疗对策

正文


现如今,肿瘤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挑战,且随着生活方式与环境的逐渐改变,肿瘤疾病的发病率还在逐渐上升[1]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医学界正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肿瘤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手术、放射和化疗是治疗肿瘤三大主要手段,其化疗因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对多种肿瘤的有效性,成为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但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状[2]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治疗并发症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全面分析肿瘤内科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优化临床肿瘤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回顾性分析本院肿瘤内科20231-202312月期间100例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25-68岁,平均(48.76±5.32)岁;病程1-5年,平均2.25±0.63)年。肿瘤类型:肺癌35例、乳腺癌5例、食管癌6例、胰腺癌2例、头颈部5例、肝癌25例、肠癌10例、甲状腺癌5例、生殖系统2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本研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1.2方法

根据100例肿瘤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率。同时,根据并发症特征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具体治疗详情如下:(1)胃肠道反应:多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的止吐方案,灵活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及地塞米松等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同时,需科学调整饮食,调整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患者呕吐情况较为严重,需适时给予患者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感染:症状表现为发热、寒战、咳嗽、咳痰、尿急、尿痛等。临床需明确患者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然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嘱咐患者加强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口腔、呼吸道等部位的清洁。如患者免疫力较低,则需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3)骨髓抑制:症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红细胞减少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倾向。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情况灵活应用地榆升白片、白介素-11、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提升血细胞数量。如患者情况严重可考虑进行输血治疗,以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另外,临床还可结合中药口服、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案,以提升治疗效果。(4)便秘: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等。临床治疗时需优先非药物治疗方案,例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同时,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肠蠕动。如患者便秘较为严重需考虑使用润滑性泻药,如开塞露,或者容积性泻药,如车前草籽壳等,帮助患者改善便秘情况。(5)脱发:症状表现为头发逐渐稀疏、脱落,甚至全秃。临床指标时需加强营养支持,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注意需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产品,尽量选择温和的洗发液。如患者深受脱发的困扰,可鼓励患者佩戴假发,以改善自身形象,减轻治疗的焦虑与恐惧。(6)药物外渗:症状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皮肤坏死等。在静脉给药过程中,若发生药物外渗情况,需立即停止给药,并吸出药物。根据药物种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局部封闭、冷敷、使用解毒剂等,如有必要,需进行手术干预。(7)皮肤毒性:症状表现为红斑、瘙痒、疼痛、色素沉着、脱屑等。临床治疗时应尽量接触热源和摩擦,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灵活使用皮质类固醇或止痛药进行治疗,如外用激素软膏、口服止痛药等。患者皮肤毒性反应较为严重,需考虑暂停化疗或调整药物剂量。(8)营养不良:症状表现为体重下降、消瘦、乏力、免疫力下降等。临床需加强患者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如有必要,需给予患者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如鼻饲、静脉输液等。同时,注意为患者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2结果

肿瘤内科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便秘、脱发、药物外渗、皮肤毒性及营养不良等,其发生率分别为15.00%11.00%9.00%8.00%5.00%4.00%3.00%2.00%,其中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是排名前三的并发症类型。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并未出现严重后果,其治疗情况良好。具体见表1

1 肿瘤内科常见并发症分析(n=100)

并发症名称

例数

发生率

胃肠道反应

15

15.00%

感染

11

11.00%

骨髓抑制

9

9.00%

便秘

8

8.00%

脱发

5

5.00%

药物外渗

4

4.00%

皮肤毒性

3

3.00%

营养不良

2

2.00%

3讨论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肿瘤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会对正常的组织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器官功能,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以及药物治疗等。虽然这些治疗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但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3]。因此,深入分析肿瘤内科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并探讨有效的治疗对策,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内科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较多,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仅增加患者不适感,还可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营养摄入,进而干扰治疗效果。感染、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则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增加治疗的风险和难度。此外,便秘、脱发、药物外渗、皮肤毒性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也会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双重负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本次研究通过对100例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分析发现,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是排名前三的并发症类型,其发生率分别为15.00%11.00%9.00%。导致这些并发症的原因较多,既与肿瘤本身及其治疗手段有关,也可能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密切相关。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化疗药物和放疗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刺激导致;感染则由于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遭受病原体侵袭,同时化疗药物和放疗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也会增加感染风险;骨髓抑制则是化疗药物和放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所致。对症治疗是改善患者并发症症状,控制其病情发展的关键。并发症的缓解不仅意味着能够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生活,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这对促进患者康复,延长其生存周期至关重要[4]。同时,并发症的存在往往会影响主要治疗手段的实施和效果。例如,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耐受化疗药物,从而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通过应用止吐药物、调整饮食、给予静脉补液等对症治疗措施,可有效控制并发症,保障主要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5]。此外,并发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疗的风险和难度,通过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治疗条件,有助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会伴随着各种风险,其中并发症风险尤为常见。由于肿瘤患者治疗的特殊性,其并发症类型较多,常见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便秘、脱发、药物外渗等,不仅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鉴于此,临床需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缓解并发症带来痛苦与不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保障主要治疗的顺利进行,降低治疗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潘岩,王海燕,李润浦,. 肿瘤内科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及治疗对策探讨[J]. 婚育与健,2022,28(1):137-138.

[2] 刘方,张静,刘凤英. 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和发展[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2):47-48.

[3] 巩翩翩,沈瑜. 放化疗致放射性皮炎以及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护理对策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6(50):53-55.

[4] 吕艳芳,陈晓影,邴秋子,. 肿瘤内科化疗患者并发症的处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4):116-117.

[5] 田海军.肿瘤内科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13):157-1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