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核心素养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仍是教师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探讨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核心素养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品格与关键能力。英语核心素养具体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语言能力是阅读理解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跨文化信息,拓展国际视野。思维品质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能力,学习能力则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将核心素养融入阅读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挑战。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首先,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其次,教学设计中对核心素养的关注度不足,重语言形式而轻思维发展。第三,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较大,一些学生在面对复杂文本时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落实不到位。一方面,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与阅读教学的关系认识不深;另一方面,缺乏适合学生需求的分层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导致教学效果未能充分显现。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阅读教学的研究价值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它能够引导教师从语言教学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的主动探索精神。最后,通过研究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的结合路径,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实践依据,为教师培训和教学设计提供指导。
三、实践策略:基于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路径
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下提出四个具体教学过程,以实际教学案例为基础,探索如何在不同阶段培育核心素养,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一)基于语篇理解提升语言能力
在核心素养框架下,语言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基石。通过语篇理解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掌握,从而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例如,在讲解新闻报道类文章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步骤:
首先,选取具有时代意义的短篇新闻作为教学材料,如关于环境保护或科技发展的主题。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提取关键信息,完成基础语言知识的识别。接着,组织小组讨论,分析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如句式结构、词汇运用以及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语言细节的剖析,学生可以感受英语的表达逻辑,同时积累相关词汇和语法知识。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还应注重结合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例如,可以通过对比中英新闻报道形式,探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最后,布置开放式任务,如撰写简短的新闻报道,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实现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融合。
(二)通过跨文化分析深化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语言与思维差异,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增强跨文化敏感性。以文学类文本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学作品,如美国短篇小说 The Gift of the Magi(《麦琪的礼物》)。教师在导入环节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如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和家庭观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文化语境。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行为。例如,小说中男主角卖掉手表为女主角购买梳子的行为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舍小家为大家”的价值观进行对比。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回答以下问题:“在不同文化中,这种牺牲是否意味着同样的爱与忠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也能感受文化背景对人物行为的影响。
布置拓展任务,要求学生撰写短文,比较中美文化中的家庭观念或节日传统。例如,可以围绕“圣诞节与春节”讨论其中的家庭聚会习俗和文化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文本内容与自身文化体验相结合,发展跨文化分析能力,并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包容意识。
(三)培养思维能力促进深入探究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学生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复杂文本的解析与开放性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以科技类文本为例,以下是具体教学过程: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文章,如关于“AI应用于教育”的报道。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主题词汇解释,例如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daptive learning”(自适应学习)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快速阅读活动,学生提取文章的核心观点,例如 AI 如何个性化学习过程,从而实现高效教育。
设计深度分析环节,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AI技术是否会完全取代教师的角色?”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从文章中提取支持与反对的论据,并补充自己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立场的分析,学生能够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提升批判性思维。
布置实践任务,例如撰写一篇议论文,围绕 “The Role of AI in Future Education”(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的角色)展开论述。学生需参考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创作。这种任务不仅帮助学生巩固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深层次的知识迁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借助实践应用强化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是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提升综合能力。以描述性文本为例,教师可设计以下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文章,并记录关键信息,如作者的立场、文本结构和核心论点。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一阶段注重将文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接着,组织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制作关于环境保护的多媒体展示。学生需根据阅读内容设计图表或数据可视化,明确表达其观点。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资料整合和团队合作,从而提升学习能力与协作意识。
总结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承载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使命。通过优化教学路径,教师可以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融入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本文提出的四个实践过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并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未来,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明哲. 核心素养与英语教学创新[J]. 教育学报, 2023(1):25-29.
[2] 陈晓然. 任务型教学法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研究, 2023(3):45-49.
[3] 王思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J]. 课程与教学, 2023(2):3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