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杨素玲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双庙完小 山东 菏泽 274600

摘要

阅读与写作均为语文学科关键教学板块,阅读教学着重于学生阅读理解力的提升、阅读量的扩充以及阅读视野的拓展,近年愈发受重视。思维导图以直观图形呈现知识结构与思维过程,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引入思维导图,契合小学生思维认知发展规律,可助力学生梳理整本书脉络,加深理解与记忆,从而推动阅读教学成效的优化。鉴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思路,提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优势;应用策略

正文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意义重大,其可以拓展学生阅读范畴,使其接触多元题材与文化,充实情感经历,在对书中情节、人物剖析中锻炼思维,在优美文字与意境感悟中培育审美,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但小学生因认知尚浅,面对篇幅长、结构繁的整本书时易陷入迷茫,难以统揽全局、领会要旨。而思维导图以可视化特质,把抽象思维步骤及复杂知识体系转化为直观图形展示。它能辅助学生梳理整本书框架,像是人物关系网、情节发展线等,明晰各元素关联,进而有效理解与吸收。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整本书阅读中思维导图应用的研究探索,以提升教学效能。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优势

(一)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处于特定的认知发展阶段,其思维模式主要呈现为形象思维。思维导图恰好契合这一特点,它运用丰富多样的色彩、形态各异的图形以及精准简洁的文字来构建内容体系。这些直观可视的元素能够迅速抓取学生的目光,引发他们对整本书阅读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当学生被思维导图所吸引时,他们内心对阅读的热情便被点燃,进而在这种积极的情绪驱动下,更加主动地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二)提升理解能力

整本书蕴含着丰富多元且错综复杂的信息。其中人物各具独特性格,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编织成极为复杂的人物关系体系。整本书的情节波澜起伏,各个情节段落彼此紧密相连并层层推进1】。同时,整本书的主题丰富多样且深刻厚重,常常凝聚着作者对社会现象、人性本质、哲理思想等方面深入的思考与深刻的表达。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梳理手段,能够把人物、情节、主题等关键要素分别设定为分支节点,运用线条、箭头等形式清晰地标示出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联、因果对应以及从属关系,从而助力学生透彻地剖析书籍内在的结构框架,深刻地领悟其深层内涵与意义,切实提升阅读的实际效果与质量。

(三)促进知识整合与记忆

思维导图具备强大的整合功能,能把整本书中分散于各处、看似孤立的知识点,依据其内在逻辑与关联,构建成一个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有机体系。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要对书中海量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凭借自身的理解与判断,筛选出关键要点,按照一定的类别与顺序进行归纳整理,并概括提炼出核心内容。如此一来,学生不再是碎片化地记忆知识,而是将知识以系统的网络结构存储于大脑,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长期稳固存储,为知识的灵活运用奠定坚实基础。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导读规划

整本书阅读因涉及大量知识与较高的阅读能力门槛,常常使众多小学生心生畏难甚至抵触之感。例如在面对经典名著《西游记》时,其篇幅较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学生容易望而却步。此时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进行导读规划。在阅读前,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创作思维导图。以《西游记》为例,在中心位置写上书名,然后延伸出“主要人物”分支,罗列唐僧师徒四人及其鲜明性格特征;“取经路线”分支,标注出从东土大唐到西天的主要地点;“主要情节类型”分支,如降妖除魔、历经磨难等2】。这使学生对书籍整体框架一目了然,激发阅读渴望。随后,依据《西游记》奇幻冒险、蕴含哲理的特点及教学目标,教师设计阅读任务思维导图。像是“阅读进度安排”分支,规划每周阅读章节;“人物性格深度剖析”分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分析人物行为背后的性格成因;“哲理探寻”分支,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传达的关于坚持、成长、善恶等哲理。这样有规划的引导能让学生带着目的阅读,有效克服畏难情绪,逐步提升阅读能力与文学素养,使整本书阅读顺利推进。

(二)借助思维导图引导思维与记录

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梳理人物关系与情节脉络,这对小学生极具挑战。以阅读《三国演义》为例,书中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情节波澜壮阔、纵横交错,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感到迷茫。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可有效引导学生梳理阅读思路。在人物关系梳理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像是以刘备为中心节点,向外延伸出与关羽、张飞的结义关系,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以及与曹操、孙权等各方势力的敌对或联盟关系等分支,通过线条和简要注释表明彼此间的关联与互动,使学生理解人物在特定关系网络中的行为逻辑,进而明晰情节推进的内在动力以及作品所呈现的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在情节脉络把握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情节发展思维导图3】。从桃园三结义起始,历经赤壁之战、三足鼎立到三国归晋等关键情节节点依次展开分支,详细记录各情节中的主要事件、人物决策与战场局势变化等内容,让学生清晰看到故事的起承转合,强化情节理解与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绘制思维拓展思维导图,像是设想在“赤壁之战”中,如果诸葛亮采用不同战略,三国局势将如何演变等,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新思维,使其深度融入阅读过程,提升阅读效果与思维品质。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与拓展

在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由于缺乏良好的读后总结与思考习惯,阅读成效大打折扣。例如阅读《小王子》后,很多学生仅仅停留在知晓故事大概,难以深入挖掘内涵。为此,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与拓展。像是在主题总结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中心为“爱与成长”主题,分支延伸出小王子对玫瑰的深情、在星球间旅行的成长感悟、对成人世界的困惑反思等内容,由此深刻理解作品关于纯真、友谊、责任与生命意义的探讨,升华思想境界4】。而在绘制阅读收获思维导图时,分支可以涵盖“知识收获”如对不同星球奇特现象的认知;“情感体验”像对小王子孤独与善良的共情;“写作手法学习”如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等,从而清晰梳理阅读成果,助力阅读能力持续提升。对于阅读拓展思维导图,分支可以拓展至同类型探讨人性与哲理的书籍推荐,如《夏洛的网》等,对比其主题表达异同,关联不同作品间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情节架构,拓宽阅读视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之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优势,积极探索并熟练掌握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根据不同的书籍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高效的整本书阅读学习环境,让思维导图成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得力助手,助力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收获知识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文团.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3,(10):186-188.

[2]司娟.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02):175-177.

[3]徐春丽.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5):7-8.

[4]许小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三年级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微探[J].读写算,2021,(33):167-1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