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策略的优化与应用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郭东宇

山西诺成制药有限公司 山西 怀仁 038300

摘要

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原料、生产工艺、包装及储存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为了优化质量控制策略,需对原料供应链进行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工艺参数,并应用在线监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风险的管理以及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是实现质量控制策略有效应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原料质量

正文


引言

在药品生产领域,质量控制是确保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石。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药品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变得尤为重要。从原料的采购到最终产品的包装和储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

1. 概述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质量控制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及质量稳定的核心。药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既与病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又是药品生产企业声誉与市场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降低药品生产中出现的差错与偏差,保证各批药品质量达到国家及国际标准。另外,质量控制涉及药物的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长期稳定性的研究等方面,而这也是对药物进行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严格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能够增加药品生产透明度,提升公众对于药品安全的信任度,还能够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循法律法规,规避质量问题导致的法律责任以及经济损失。

2.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原料质量控制

原料质量控制作为药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最终产品是否安全、有效有着直接影响。企业有必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甄别与评价,以保证供应商有稳定的生产能力与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一切进入生产环节中的材料都要通过严格的检验程序进行检验,其中包括外观,化学性质以及微生物限度等等很多方面的检验,从而保证这些材料能够满足有关标准以及规范的要求。企业要构建完整的原料追溯体系,以批次号,采购记录及供应商信息为数据对原料来源进行追溯。为进一步确保原料质量,该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开展审核,以评价供应商生产环境,工艺流程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同时原料储存时还需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免不适当的储存而降低品质。企业对原料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要坚持持续改进思想,对检测方法及管理流程进行持续优化,才能保证生产出的每批药品质量稳定、疗效好。

2.2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首先,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标准,涵盖原料处理、配制、生产、包装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实时监控关键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和混合时间等,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检测设备,确保工艺参数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企业应定期进行工艺验证和再验证,评估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此外,为了确保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定期开展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在整个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过程中,企业应注重数据管理和记录保存,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发现生产中的规律和趋势,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2.3包装及储存质量控制

包装与储存质量控制对药品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包装材料选用方面企业要根据药品物理化学性质来选用适当的包装材料以保证对药品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以免包装材料不过关而造成质量问题。包装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求企业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以保证包装密封性,完整性及标签正确,避免了由于包装不合适而造成污染,泄漏或者标签不正确。企业在存储过程中要针对药品特点制定合适的存储条件,例如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同时要有相关监测设备对存储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药品在一个完整的存储周期都能保持平稳的品质。此外,各企业应当构建一套全面的药品储存管理体系,这包括遵循先进先出(FIFO)原则、进行定期的药品检查和库存盘点等措施,以确保药品能在其有效期内得到妥善使用,并能够及时识别和处理过期或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为进一步提高对包装与储存质量的把控,各企业应持续引进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自动化包装线等先进技术与装备,以提升管理效率与准确性。

3. 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策略的优化

3.1 原料供应链管理优化

优化原料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供应商选择,采购流程,运输和储存等诸多问题。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在全面评价供应商资质,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上,筛选出高质量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采购流程上,企业要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协调,确定原料质量标准及交货要求,保证供应链稳定、原料质量可靠。同时为促进供应链管理高效进行,企业可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原料采购,运输及入库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与溯源,保证每批原料可追溯性与透明度。在运输与储存环节上,企业要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原材料在运输中不受污染与破坏,并且在储存期间要维持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环境条件。另外,企业要定期审查与评估供应商,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过程。

3.2生产工艺参数优化

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是提升药品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核心策略,涉及各个生产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和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和生产要求,制定详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标准,明确关键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混合时间、pH值等,并建立严格的控制和监测体系。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和记录工艺参数,确保每一环节都在受控状态下进行,避免因工艺波动导致的质量问题。同时应定期进行工艺验证和再验证,评估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发现和解决工艺中的潜在问题。为了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反馈和改进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及时采纳和实施有效的改进建议。企业还可以借鉴行业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引入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3.3在线监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

在线监测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在现代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促进生产过程精度与效率的提高。首先,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例如,温度,压力,pH值,混合速度)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任何偏离预定范围的异常情况,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企业要引进先进传感器及检测设备,构建涵盖原料处理,制备,生产,包装各环节的综合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二是自动化控制技术采用程序化控制、智能调节等手段,使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自动化运行,降低人为干预、操作误差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质量控制精度。企业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原料投料至成品包装全过程自动化,显着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另外企业要将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深度分析生产过程监测数据,优化生产参数与工艺流程,不断提高生产质量与效益。通过上述举措,企业能够有效地运用在线监测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管理,保证药品生产优质、高效、符合市场与监管要求。

4. 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策略的应用

4.1 质量目标设定

药品生产中质量目标的制定是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制定质量目标时,应综合考虑药品的独特性质、生产流程和市场需求,并依据国家和国际的质量标准,如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内容)和ICH(国际人用药品登记技术协调会)的指导方针来进行。首先,各企业需要明确产品的核心质量特性(CQAs),例如纯度、含量、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因为这些特性会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其次,质量目标需要具体、可测量、可实现,并具有时间限定(SMART原则),如规定每批次产品的纯度应达到99%以上,杂质含量应低于规定标准等。此外,企业应当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手段,例如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等)和QbD(质量源于设计),来确定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目标的关键工艺参数(CPPs)和关键控制点(CCPs),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监测计划。企业应当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审查与更新,并根据生产实际与市场反馈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保证质量目标合理可行。企业通过制定明确而科学的质量目标能够有效地引导与规范生产中各种质量控制活动的开展,保证药品质量高,一致性好,符合患者及市场需要。

4.2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是药品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的核心策略,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各种风险。首先,企业应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框架,涵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包装储存到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通过采用风险评估工具,如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和QRM(质量风险管理),企业可以系统地识别和分析潜在风险,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其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应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艺优化、质量监控、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等,确保每一环节的风险都得到有效控制。此外,企业应建立持续的风险监控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和应对新出现的风险。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企业还应加强与供应商、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合作,共享风险信息和管理经验。

4.3持续改进机制

在药品生产中,持续改进机制作为保证质量与效益的一项重要战略,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各流程及管理流程的不断优化与升级来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一是企业要建立一个涉及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各环节的科学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各项作业均达到有关规定和规范。二是企业要通过定期内部审核、外部审计等手段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整改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企业要推动持续改进就要鼓励职工主动参与到质量改进活动中去,并通过建立合理激励机制来提高职工质量意识与创新能力。此外,各企业应当融合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策略,例如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六西格玛以及精益生产方法,对生产工艺及管理流程进行持续优化,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企业要重视资料的采集与分析工作,通过科学地分析生产过程的各种资料,找出影响品质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措施。为保证持续改进机制得到有效落实,企业应定期举办质量改进培训以促进员工专业技能与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通过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不仅可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质量控制流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药品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公众对健康和安全的期待,为社会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凯, 张久锋, 孙小咪. 药品生产技术转移中质量管理的探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 15 (03): 112-115.

[2]胡林. 药品企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探究[J]. 大众标准化, 2023, (17): 31-33.

[3]许威, 苏欣, 郭力铭, 吴文婷. 浅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措施的运用[J]. 黑龙江医药, 2022, 35 (06): 1291-1294.

[4]颜若曦. 基于药品生产六大系统的检查实践研究[J]. 中国药物评价, 2022, 39 (05): 431-435.

[5]朱馨, 陈桂良, 曹萌. 药品生产的数字化质量保证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 (03): 395-398.

[6]陆仕华, 韦莹莹, 李杉, 韦广辉. 药品生产企业自检管理体系情况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21, 12 (18): 154-156.

[7]李芳蓉, 高春辉.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J]. 石化技术, 2019, 26 (08): 215+2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