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黎颖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妇幼保健院 河北保定071100

摘要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多年,与过去相比,随着社会变迁家庭物质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这一代部分的独生子女被家长溺爱,孩童的自理能力相比于不溺爱的孩童而言会差一些,对家长的依赖性也很强。这就导致在儿科临床的护理上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其一,儿童普遍低龄,缺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无法了解疾病知识,因此对疾病的耐受力会比较差,容易哭闹、大声喊叫、有抵抗的情绪与行为,导致护理工作进程慢或无法继续。其二,患儿的家庭成员往往伴随着焦虑、易怒等不良情绪,容易因沟通不充分而导致医患误会,最终发展成为医疗纠纷案件。本文将研究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风险防范;儿科护理;质量管理;

正文

正文:

引言

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3—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8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男59例,女49例,年龄21~81岁,平均(45.21±7.20)岁,疾病类型包括神经系统疾病32例、心血管疾病25例、外伤38例、其他13例;观察组男63例,女47例,年龄19~82岁,平均(44.57±7.36)岁,疾病类型包括神经系统疾病31例、心血管疾病24例、外伤40例、其他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遵医嘱实施基础护理工作,如有患者病情异常,立即告知医生采取处置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风险防范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准确识别和评估风险事件。在急诊科设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根据患者一般情况以及病情,对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的护理环节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同时制定急诊科风险防范制度,积极探索护理管理措施和对策,尽可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2)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技能。科室通过定期组织参加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工作责任心以及风险事件的意识,并强化对急救药品的使用、急救器械的操作以及急救流程的掌握等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以便有效处理应急事件。(3)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根据医院护理质量的考核内容,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性改进,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应急处理以及医患沟通等内容,确保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有利于发现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 

1.3评价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应急处理以及医患沟通等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每项满分均为100分。(2)记录两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例数,包括护理意外事件、导管滑脱、药液渗出、不良转运事件等。(3)记录两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的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护理质量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应急处理以及医患沟通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风险防范护理模式的出现是在患儿的心理与精神上的护理,跟常规护理方法不同,风险防范护理方式更在意患儿的情绪,给患儿全面的照顾,使得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不良情绪产生,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本组风险防范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立问题: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往病史、生活习惯、过敏药物等,确认患儿的病情,熟悉其当前的病况,搜索相关病例的文献资料,确认护理干预之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循证支持:通过查找病例史料,文献查找,将其中的相关资料,评价护理干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与患者的病状相结合并定制全面且有效的护理措施。(3)具体方法:①病情观察: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②环境护理:注重病房里的日常通风与换气,以保障病房中的湿度与温度的适宜程度,定期的消毒,预防发生交叉感染;③心理护理:此类患儿的病症比较严重,治疗时间较长,患儿的年龄层低,容易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抗拒治疗的现象,护理人员必须要根据患儿的心理情况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对于 3 岁以下的或者条件特殊的患儿可以在家长穿戴整齐的隔离衣下陪同治疗,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延长家长探视时间;④病房环境:温暖的病房环境可以提高儿童的身心舒适度。儿科病房除了要严格消毒和清洁外,还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增设积木玩具等儿童设施,减轻儿童对于治疗的排斥感,提高依从性,让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风险预防护理属于预测性护理模式,即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预测性计划,并通过管理体系、制度和模式的方式。通过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从源头上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中,研究组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往病史、生活习惯、过敏药物等等,确认患儿的病情,熟悉其当前的病况,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减低了患儿风险发生的几率,提升了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薄丽妹,魏云海,卞媛媛.风险护理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在日间化疗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06):1053-1056.

[2]黄懿,田喜平.妇产科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对产妇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93-109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