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夏小兰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城东分校 2242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方法与理念发生革新。地理学科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其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针对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课堂教学;地理;问题;改进策略

正文


新课改为我国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更加侧重于知识点的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索与互动交流的环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学习效果并不理想[1]新课改背景下,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这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得不反思如何有效解决初中地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围绕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促进初中地理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1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理念更新滞后,传统模式根深蒂固

尽管新课改提出了诸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学理念并未得到充分贯彻。部分地理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知识灌输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忽视了对学生地理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未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融入教学中。教学观念的滞后,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1.2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欠佳

新课改强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导致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2]。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缺乏主动思考和互动交流的机会,使得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此外,教学中缺乏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1.3课堂教学缺乏趣味,学生兴趣难以激发

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改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在实际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趣味性不足的问题却普遍存在。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课堂教学往往单调乏味,缺乏生动的案例、有趣的互动和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逐渐消磨其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1.4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创新不足

新课改倡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并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但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依然严重。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方式的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无法有效地呈现地理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另外,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还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发展,导致其难以形成全面的地理认知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有效培养其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

2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2.1更新教学理念,强化理解学习,融入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需更新理念,明确培养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教师应摒弃死记硬背方式,重视学生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培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要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知识与生活,发现地理现象,理解原理,并通过实地考察等体验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综合思考和区域认知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这些能力。这将使地理教学贴合新课改要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核心素养培养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合理规划课堂时间,确保每分钟都能得到高效利用。可通过设置悬念、提问引导、分组讨论等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其学习兴趣,并在这些环节中融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讨论地理现象时,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其人地协调观;在分组讨论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综合思考,培养其综合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4]

2.3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新课改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学习地理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围绕某个地理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其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可以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5]

3总结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面临挑战。传统教学理念导致课堂缺乏活力与创新,学生被动学习,难以形成主动探索习惯,且教学效率低下,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制约了地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动力,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新课改教育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丽慧. 新课标下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路径——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为例[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3):80-82.

[2] 李微.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 中外交流,2021,28(10):324-325.

[3] 苏学军. 浅谈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4):1455-1456.

[4] 庆璠成.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融合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4,26(15):199-201.

[5] 刘少云. 立足核心素养,探寻初中地理教学之道[J]. 中学课程资源,2022,18(7):66-68,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