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戴丽丽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第二中学065600

摘要

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近年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结构化的特性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增强学习内容的关联性与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不仅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还为学生提供了反思与反馈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创建并分享思维导图,进一步增强了课堂参与感与创造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学生参与; 知识整合

正文


引言: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进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学科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与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结合课程内容制定思维导图,增强学习内容的关联性与整体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导图,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将其提炼成主要概念与主题,然后通过层次分明的思维导图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组织。在此过程中,思维导图不仅呈现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帮助学生形成了系统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视觉化的信息结构,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此外,思维导图的使用,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可以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借助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理解,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与运用。

二、在课堂活动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增强课堂的参与感与交流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并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1]。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借助引入《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展示一棵形象化的友谊之树思维导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友谊的不同层面,包括信任、支持、沟通和包容等重要元素。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友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友谊主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出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如什么是友谊?”“友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什么?等,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每个小组在讨论后,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归纳出友谊的核心要素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和维护友谊。教师在此过程中,巡回于各小组之间,观察学生的讨论与思维导图的构建,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互动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整理信息,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组展示环节,各组依次向全班分享学生的思维导图,讲述友谊的不同维度及其重要性。教师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和看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对友谊主题的理解。此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思维导图,分析学生对友谊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使学生在友谊的探讨中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评估与反馈,帮助学生自我反思与改进学习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评估与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反思与调整学习策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基于课堂内容自行绘制思维导图,以此作为学习成果的展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回顾并总结所学知识,识别自己的理解盲点与知识缺口。教师在评估学生的思维导图时,可以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其中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其学习方法。这样的评估机制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体现,也促使学生在反馈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学习策略。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集体反馈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思维导图,从而激发不同思维的碰撞,推动学习的深入发展。

四、鼓励学生自主创建思维导图并分享,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创造力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创建思维导图并进行分享,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创造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构建思维导图。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分享环节,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阐述其背后的逻辑与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吸取他人的观点与经验,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评议,帮助学生在分享中形成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内化,更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中,教师首先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回顾与生命安全相关的知识,例如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接着,教师解释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其在整理知识、理清思路方面的重要性。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展示了一些示例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在随后的自主学习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提供了纸张和各类绘图工具,学生们积极动手,开始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在教室中巡回,观察学生们的思维过程,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鼓励。这个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也让学生在整理思路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生命安全知识的理解。

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师组织了一次分享活动。每位学生都被邀请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阐述其中的逻辑与理解。在这个环节,学生们踊跃发言,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创意,教师则在旁引导,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吸取了他人的观点与经验,也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视野。在集体评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些思维导图在内容表达和逻辑结构上做得比较好,帮助学生在分享中形成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的内化,还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自主创建思维导图并进行分享,学生的参与感与创造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与生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科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展现出强大的教育潜力。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实施,教师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自主创建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改进,将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展望未来,思维导图将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庆林.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2023.

[2] 马浩文.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炫动漫, 2023(1):0211-0213.

廊坊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学科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有效运用的研究》(课题编号20222005)的主要阶段性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