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尹雷鸣

河北建投衡水水务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市 053000

摘要

水利建设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合理的水利工程能够有效调控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促进农业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不恰当的水利建设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水利建设中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正文


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具有深远影响,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应对策略包括:科学规划水利项目,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植被恢复和工程防护;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学物质使用;建立监测体系,及时评估影响;加强公众环保教育,提升参与度。通过综合管理,实现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

1. 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能够调节农田水分,确保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得到适宜的水分供应,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第二,通过灌溉系统的优化,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这对于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尤为重要。第三,农田水利建设还有助于防止土壤盐碱化,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农田水利设施能够调节农田小气候,减轻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2.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

农田水利建设强调实用性和适应性。其主要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因此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作物种类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例如,在干旱地区,可能需要建设大型蓄水池或灌溉系统,而在水源丰富的地方,则可以采用节水型灌溉技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田水利建设具有系统性。它不仅仅是单一的水源开采或灌溉设施的建设,而是一个涵盖水源开发、输送系统、田间管理以及排水措施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系。这种系统性要求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以实现最佳的水资源配置和使用效果。

农田水利建设注重可持续性。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往往存在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风险。因此,现代农田水利建设越来越多地融入生态保护的理念,如采用雨水收集、土地保护性耕作、灌溉水的循环利用等方式,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显著。良好的水利设施能够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进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地方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此外,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就业机会,对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农田水利建设行政管理和政策支持的必要性不可忽视。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对于水利建设至关重要,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有效的法律法规和适当的财政支持等,能确保水利项目的可行性和长效性,促使农田水利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

3.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农田水利建设在水土保持方面具有双重影响。积极影响方面,科学合理的灌溉系统和排水设施能够有效控制土壤水分,减少因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的土壤侵蚀,通过调节土壤湿度,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土壤的固结能力,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此外,农田水利工程还能通过建设梯田、沟渠等措施,直接拦截和减缓地表径流,降低土壤侵蚀速率,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持土壤肥力,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然而,农田水利建设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不当的灌溉方式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过度灌溉或排水不畅还可能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和有机质流失,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会改变自然水文循环,影响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需要综合考虑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减少或避免负面影响,实现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4.农田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田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同样具有显著的双重影响。积极方面,合理的水利设施能够优化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灌溉效率,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从而增加农业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水库、沟渠等,可以调节区域水文循环,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保护农田免受极端气候的影响。水利工程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农田水利建设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可能会改变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导致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周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当的灌溉方式还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破坏土壤生态平衡。此外,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土地开垦和植被破坏,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工程施工还可能产生噪音和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短期或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应采取科学规划和生态友好型设计,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以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2]

5.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应对策略

5.1合理规划和设计农田水利工程

合理规划和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是应对其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关键策略,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系统特征以及农业生产需求,确保水利设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通过详细的水文调查和生态评估,确定最佳的水库位置、灌溉渠道布局和排水系统设计,以减少对地下水位和地表水流的干扰。同时,应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如建设生态护岸、植被缓冲带等,增强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促进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设计阶段,应注重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设计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改变,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如雨水花园、渗透沟等,以提高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利用效率,减少径流对土壤的冲刷。此外,设计中应考虑生态修复措施,比如在水利工程周边种植本地植物,恢复植被覆盖,增强土壤的固结能力和抗侵蚀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农田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5.2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监管

农田水利建设需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在水利设施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地形、土质、植被等自然条件,通过适宜的设计方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例如,合理布局水渠和蓄水池,选择生态友好的材料以及施工方法,以减小对土壤、植物及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实施动态监管机制,确保农田水利项目的可持续性。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及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评估。通过科学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以确保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实施。此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高效监控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状况,实现精准监管。

强化政策引导,建立激励机制。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那些在项目中积极应用绿色技术、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鼓励更多参与者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加大对不符合法规的行为的监管力度,对违反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要求的企业和个人按规定追责,形成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加强公众参与,引导农民运动参与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共同参与到水利建设的管理和监督中来。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维护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动科研与技术创新,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更为科学的支持。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农田水利建设单位合作,研发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水利建设方案和水土保持技术,以实现技术的有效转化,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生态适应性。

5.3实施植被恢复和保护措施

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植被的保护。在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尽量避免破坏现有的植被覆盖,对于不可避免的破坏,应制定详细的植被恢复计划,包括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确保其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制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布局,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恢复效果,还应注重植被的长期养护,确保新种植的植物能够顺利生长,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区域,应实施针对性的植被恢复工程,比如进行植被覆盖,采用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层次的植被结构。同时,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梯田、设置拦沙坝等,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为植被恢复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实施植被恢复和保护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在河流、湖泊等水体周边,应通过植树造林和草地种植,建立宽度适中的植被缓冲带。这些缓冲带能够有效过滤径流中的污染物,减少农业活动对水体的负面影响。此外,缓冲带内的植被根系可以稳定土壤,增强其抗侵蚀能力,对保护水土具有重要意义。定期的巡查与养护,及时清理杂草、修剪枯枝,能够推动植被的健康生长。同时,推行轮作和间作制度,保持土壤肥力,降低病虫害发生,有助于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提高整体生态效益。

在推广植被恢复与保护过程中,还需注重农民的参与和培训。通过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帮助农民认识到植被保护的重要性和实际效益,增强他们的主动性。例如,组织示范区,让农民参观学习成功经验,借此提升其对植被保护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结合地方特色,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植被,既可实现生态效益,又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5.4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农田水利建设应注重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选址、建设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水土保持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此外,使用植被覆盖、修建梯田以及建设蓄水池等设施,不仅可以减少雨水径流,还能提高地下水位,从而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这种生态友好的水利设施建设,使得农民切身感受到水土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与宣传机制。通过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培训和水土保持知识普及活动,使农民了解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升其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成功案例和优秀经验,让农民看到通过科学的水利管理,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保护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政策引导与激励措施也是加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支持、补贴政策及奖励机制,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友好的耕作方法和水土保持措施。此外,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农民在水利建设中的角色与义务,增强其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促进农民与专业机构、研究单位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实现水土保持目标。这种合作不仅能提供科学技术支持,还能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水土保持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结语

水利建设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合理的水利工程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生态平衡。然而,不当的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实施水利项目时,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采取生态友好的设计和管理措施,确保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效益。通过持续的监测和适应性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实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乔守江.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水上安全,2024,(04):91-93.

[2]陶淑艳.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水上安全,2024,(03):67-69.

[3]王红民.水利管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防治措施[J].水利技术监督,2023,(12):56-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