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伟

​江苏省沭阳华冲高级中学223600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个体的积极特质、积极体验和积极关系,致力于研究人类潜能的发挥和幸福感的提升。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阐述,分析其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并基于积极心理学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强调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提升主观幸福感和增强心理韧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品质;教育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的预防与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人的积极品质、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韧性等方面,致力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概述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 20 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致力于研究如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有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类的心理问题和疾病,更要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状态和潜能的开发。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是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包括快乐、满足、爱、感恩等,它们能够拓展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二是积极品质。积极品质如乐观、自信、勇敢、善良等,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质,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积极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密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友谊和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它们能够为个体提供支持和归属感,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个体对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的追求能够赋予生命以价值和方向,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潜能,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心理问题。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积极思维和积极行为,促进学生在学业、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1]。开展以发现自己的优点为主题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增强自信心,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二)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挑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如快乐、满足、爱等。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感恩,培养乐观的心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组织学生写感恩日记,记录每天值得感恩的事情,让学生在回顾中感受生活的温暖和美好,提高幸福感。

(三)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高中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而心理韧性是学生应对挑战的重要能力。积极心理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帮助学生在面对逆境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难并从中成长。通过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对策略,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分享成功人士克服困难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学到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四)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不仅对学生个体有重要影响,还能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当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鼓励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合作时,整个校园将充满正能量。积极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鼓励学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校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

(二)教育内容和方法较为单一

目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为主,教育内容和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学校的心理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学校在营造积极校园氛围方面还存在不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2]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策略

(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校和教师应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转向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和潜能的开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积极品质和心理韧性。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一是增加积极情绪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感恩教育、快乐分享会等,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学会体验和表达快乐、满足、爱等积极情感。二是强化积极品质的培养。结合学科教学和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乐观、自信、勇敢、善良等积极品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积极的品质;在班级活动中,可以开展 “优点大轰炸” 等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三是注重积极关系的建立。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心理辅导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四是引导学生追求意义和目的。通过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三)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是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开展各种体验式活动,如心理拓展训练、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二是故事教学法。讲述积极向上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力量,培养学生的乐观、勇敢等品质。例如,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让学生学习爱迪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三是艺术疗法。利用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帮助学生表达情感、释放压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心理教师的数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其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3]

(五)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和成长。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现积极的心态和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张贴励志标语、展示优秀学生作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应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提升主观幸福感和增强心理韧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在未来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探索适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贺兴.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 文渊(中学版), 2021, 00(07):575.

[2]刘玉新.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中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 202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