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 推行阳光体育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左玉芳

山东省兰陵县第九中学

摘要

阳光体育不仅要求我们在思想上重视,更要求我们在保证体育课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挖掘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并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切实达到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根本目的。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协同一致,各尽其责,不断挖掘和探索更为有效的开展阳光体育的方法和途径,真正让学生自觉地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


关键词

初级中学 创新 教学模式 阳光体育

正文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只有让他们走到大自然中,走到阳光下,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明天的栋梁。“阳光体育”在体育之外,更多的是崇尚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要本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精神,开展阳光体育。阳光体育,在体育之外,更多的是崇尚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并且试图以制度的形式保障下来。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体育课讲究授课的语言艺术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把深奥的东西通俗化,把理论性的东西实际化,把抽象性的东西形象化,要做到寓理于事,深入浅出,举例得当,生动有趣。语言应简洁、精炼、准确,精讲多练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科学准确合理地应用语言,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讲课时教师的话音标准,口齿清楚,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又能对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快地进入一个美妙的境界,而美妙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体育课采用教与玩相结合的方法。中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中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易疲劳。这些都表明青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是必要的。

 

广泛宣传,积极引导,让孩子感受老师的关心。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孩子的活动,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孩子的兴趣,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孩子自信心的肥沃土地。

 

 加强备课,课前准备充分

 

  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教师根据教材认真备课,随时了解学生实际,检查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充分考虑哪些项目与当堂课联系紧密,以便作辅助练习,通盘考虑以预防学生可能出的错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最后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观察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加强学习 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往的体育教育以教师的讲授、演示;学生的跟学、训练为主,过分地强调了教师对学生课程内容的安排,学生虽有着不同体育的要求,却只能等待老师的下一步传授,久而久之,最终会使学习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练,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融入游戏激发运动热情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活动。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游戏,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开展不是太理想。究其原因,教师对体育游戏的创编存在一定的误区。为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阳光体育的热情,开发创编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受学生喜欢的体育游戏,以满足学生对阳光体育游戏的需要就显得非常紧迫。

 

当前电视节目中有很多亲子活动项目,值得学校借鉴。如运动会中设置父子、母子、一家亲等项目。这类活动,不仅能让父母—子女方面,学校——家长方面,社会——学校、家庭成员之间更能融入情境,融洽处理关系,而且也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了自我,不正为建设和谐校园增添了一丝光辉吗?

 

青少年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遇事不服输是他们最明显的心理特征。而比赛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检验和展示自己实力的最佳机会。在课堂中适当开展比赛很容易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所以,我们要抓住他们渴望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成就,以获得其他同学的尊重与信任的心理。但在比赛前,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胜负、输赢的关系,让他们在比赛中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因此,合理的分组才不会挫伤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然会激化学生间的矛盾或者失败后脆弱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烦恼,从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我们每节课在以完成课堂任务前提下,还要适当的安排时间,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从而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这样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是更完美的课堂改革,将各种运动,以游戏的形式穿插到课堂中来,既能完成上课内容又能满足学生的爱好。但在活动中,作为教师也不能放任不管,而要适当加以引导、点拨,我想不管做什么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生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

 

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愉悦身心,提高身体素质是体育老师应尽的天职,这也是体育课的最终目的,当然我们使用一些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在整个体育课和游戏中安全隐患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能一直以安全为前提,让学生感觉这个那个都不能做,不能玩,从而抹杀了学生的创意性和胆量。我认为,只要我们教师在思想上、行为上加以教导,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在行为上规范,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那么,我想:一节体育课的成功还会远吗?学生还会消极的对待体育运动吗?

 

  、营造和谐氛围焕发前进力量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另外。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中,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在训练中,对身体素质差、技术基础差、或因近日有不顺心的事,精神不集中等学生,教师要多关心、多鼓励,不要随意批评、指责。可降低条件和标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紧张情绪与自卑心理,同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恰当的表扬,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保持;反之,如果教师粗暴指责或讥笑、讽刺,挖苦学生,这就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自卑感,使他丧失信心,或产生逆反心理,对老师产生反感,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因此,教师应该在体育课中,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鼓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焕发前进的力量。

 

“阳光体育”为核心理念的锻炼制度,改变了传统体育课上反复训练素质技能的思路,从“吃苦体育”转变为“快乐体育”,是阳光体育带给孩子们最直观的感受。让学生们通过阳光体育真正热爱上锻炼,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等外来压力,从而能够自觉增强体能素质,才是阳光体育的目标。让我们大家一起感受阳光体育,感受孩子的成长,感受我们的成长,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也感受到孩子将以阳光的姿态成长,让全社会感受到中国的孩子在阳光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体育理论教材编写组 体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月。

2.祝蓓里 运动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20022月。

3.试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中国学校体育,200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