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摭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琪

山东省临沂启阳小学

摘要

教育科研是学校长足发展的灵魂,是教师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科研能力是对教师职业素质的一种体现,不但需要掌握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拥有出色的教学能力及创新的科研能力。本文通过探析小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必要性,探究教育科研能力的内涵,并提出提升科研能力的策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正文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尽可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研能力,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他们自身的科研能力并不仅仅影响他们自己,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其身边人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此促进多方面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足够的重视科研能力,切忌将其视为无用之事。在实际的提升时,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基础开始,逐渐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制定有效的提升策略,以此促进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针对现代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各项能力的诉求,提高科研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如若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将会对自己各项能力都有助益。

1、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教育永葆发展生机的主体,是衡量、评价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1]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师被社会给予了新的希望和要求,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包括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质、专门的教育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了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所具备的能力,他们要进行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去了解自己所研究的方向,分析在目前国际和国内是怎样的一个发展现状及成果,扩大自己研究的视野,反思自己科研上的不足,做到及时改正,而恰恰这些活动会渐渐培养教师的各项素质,进而也就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2、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普遍现状来看,科研能力发展普遍被忽视,教师参与科研的力度较低。但事实上,小学语文教师只教学不做科研往往会导致教学实践难以提升和进步,教学上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的实施也会在实践中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同时,若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科研的能力和思维,面对教学上的难题与困境时便会束手无策。因此,教师要通过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来提升教学的质量。

3有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

在教育的激烈竞争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因而需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影响力,也就需要教师注重自己创新能力的发挥。说起创新能力,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不论是实践性教师还是探索性教师,都应该去不懈地追求和发展。提升科研能力会让教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对待问题现象时也会重新审视,大胆想象,形成科研的新方法,开创新局面。另外,高新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认识和操作能力都发生了转变。如此便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

4有利于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

当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受长期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都重实践、轻理论,重经验、轻科研。但学者型教师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更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而应向学者型教师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多收集自己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专门的课题探讨和论文书写,并将完成的科研成果指导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上。其实,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若能提高科研能力,会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效地解决教学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洞察能力,进而顺利成长为一名学者型教师。  

二、教育科研能力的内涵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在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其构成主要依靠三方面:首先是思想素养,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学地位,包括自己参与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提升其语文学科素养,使其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语文老师在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强烈的科学研究欲望,认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对于相应的理论研究也要保持始终如一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时刻保持对于教育科研的热情,以此不断的督促自己提升科研能力。其次是理论素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储备和理论储备,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带来专业的语文教学,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当然,除了语文教学相关的知识与理论储备之外,语文老师还需要了解教育经济学、教育伦理学等理论,并善于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是能力素养,包括语文教学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等等,语文老师只有具备了所有的能力,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2]

三、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策略       

1在不断的学习中夯实教育科研理论基础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的教育科研,更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不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为后期的教育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要以自身的语文教学工作为基础,并以此了解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基础,结合教学工作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教育科研,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及认识,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2在丰富的教育科研实践过程中锻炼提高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专业相关现象,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对这些现象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并通过活动了解其中的实质。对于语文老师而言,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是一个非常精准的途径。语文老师在进行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时,其可以零距离的接触特定现象,并亲身探索其实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语文老师对于该现象的记忆和理解。并且不同层面的问题或现象也会带给语文老师以不同的答案和发现。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中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多,针对写作、阅读和识字都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应的教育科研现象,在不同教学方向上可以了解到全新的理论知识[3]。       

3在对外学术交流和与他人合作中发展提升       

 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也要积极与其它学校的语文老师、语文学科领域内的专家进行交流,获得语文科学教学、教育科研工作的最新消息,为自己今后的教学和教育科研做铺垫。同时,语文老师通过交流和合作,可以了解别人的长处,并用以弥补自己的短处,为自己科研能力的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提升语文教师科研能力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1正确处理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育科研工作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才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语文老师需要足够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正确看待二者,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学情况促进科研活动。       

2正确处理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关系       

无论是在任何工作岗位或是工作人员,其理论都是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因此,语文老师在处理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关系时,也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教育经验是教育理论的前提。教育科研工作是推动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利用自身的理性思维,对总结出的经验进行分析,找出内在的联系,并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4]。       

3小学教育科研的价值定位       

针对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性质和工作目的,其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为了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实力,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其价值定位会督促语文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科研工作,并以此促进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当前的教学实情,并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5]。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以教育科研工作带动语文教学,以语文教学促进教育科研工作。当然,语文教师要挑选合理的教育科研选题,并使其能够应用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在促进自身科研能力提升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吕清香.区域教育科研效益提升之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4):23-24+36.       

[2]何颖.融研于教: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南京市鼓楼区个人课题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8(Z4):78-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