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电工基础》教学创新
摘要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电工基础;教学创新;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
正文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电工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需求,急需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以下将立足于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实践,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创新路径,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一)专业化教学资源库构建
专业化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是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以《电工基础》课程标准为指导,系统梳理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源体系框架。重点围绕电路基础理论、电磁学原理、电工仪表使用、电气安全等核心内容,开发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资源,具体包括微课视频讲解重难点知识,制作电路分析、磁路计算等交互式动画,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收集整理典型案例资源等,同时建立分类清晰的习题资源库,涵盖基础训练题、综合应用题和拓展提高题并配备详细的解析说明。为确保资源质量,需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核机制,邀请行业专家、一线教师线上参与评审。另外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将企业真实生产案例、工程实践项目等融入数字教学资源库,增强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关联性。建设过程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的组织方式,便于教师调用和学生使用,通过持续更新和完善,形成动态发展的资源生态体系[1]。
(二)数字化教学平台优化
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要遵循“易用、实用、好用”的原则,重点完善以下几个功能。第一,构建资源管理模块,实现教学资源的分类存储、检索调用和在线编辑,支持多种媒体格式资源的上传与播放。第二,开发教学互动模块,提供在线答疑讨论、作业提交批改、课堂投票反馈等功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第三,设计学习分析模块,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轨迹、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行为特征,为教师开展精准教学提供依据。第四,完善评价考核模块,支持多种形式的在线测试与评价,自动生成学习分析报告。平台还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与其他教学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不断优化升级,同时注重平台的安全性能,做好数据加密和访问权限管理,保护师生信息安全。通过移动端适配确保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要定期收集师生使用反馈,以持续改进平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一)线上线下教学融合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构建了更加灵活的学习环境。在课前,教师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发布导学案、微课视频和预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预习任务,标注疑难问题,平台自动记录学生预习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在课中,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反馈,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内容,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深化知识理解。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头脑风暴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2]。在课后,借助在线平台布置分层作业,建立讨论区供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在线答疑解惑,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
项目化教学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教学内容选取电路装调、设备维护、故障检修等真实工作任务,设计符合认知规律的项目模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创设仿真工作环境,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如在讲授电路分析单元时以“照明电路安装与调试”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方案设计、元器件选型、电路连接、性能测试等完整工作过程,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转变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项目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关注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方案优化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凭借项目化教学,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3]。
(三)个性化学习支持
个性化学习支持体系基于学情分析,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精准化教学服务。利用数字化平台收集的学习数据,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构建学习者画像,依据分析结果开发基础型、提升型和拓展型三个层次的学习资源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过程中运用智能推荐算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轨迹和知识掌握情况,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目。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展一对一在线辅导,帮助其查漏补缺,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深度学习资源和创新实践项目,激发其学习潜能。通过建立学习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并进行干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化学习支持体系的构建,有效提升了因材施教的精准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创新
(一)多元化评价方式
多元化评价方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模式,构建了更加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涵盖知识掌握、技能应用、学习态度等多个维度,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60%,包括线上学习参与度(15%)、作业完成质量(20%)、课堂表现(15%)、项目实践(10%)等要素。其中线上学习参与度通过平台记录的学习时长、资源访问频次、互动参与等数据综合评定,作业评价注重及时性和完整性,采用教师评价与生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问题思考、讨论发言和协作学习情况。项目实践重点评估方案设计、操作规范和创新应用能力。终结性评价占40%,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引入企业评价标准,突出职业能力考核。这种多元化评价体系,既关注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评价数据分析应用
评价数据分析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评价数据的教学价值。数字化平台自动采集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作业完成数据、测试成绩数据等,形成完整的学习数据链,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规律、学习行为特征和能力发展趋势,生成个性化学习画像,教师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直观了解班级整体学情和个体差异,识别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需求。系统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自动生成教学诊断报告,为教学改进提供决策依据,如通过知识点掌握度分析发现班级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学习行为分析找出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数据分析还可以展现学生能力发展轨迹,帮助教师科学评估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4]。
(三)评价反馈机制完善
评价反馈机制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建立了及时、有效的评价结果应用体系。数字化平台针对每次作业、测试和项目实践即时生成个性化评价报告,详细分析知识掌握情况、能力表现和存在问题。报告采用文字描述与数据图表相结合的形式,直观展现学习效果。系统根据评价结果自动推送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改进措施,推荐相关的补充资源,定期生成阶段性学习分析报告,展示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养等方面的进步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建立评价结果分享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学习经验,教师可以基于评价反馈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个别化指导,同时定期召开学情分析会议,总结评价发现的问题,研讨改进措施,形成评价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这种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导向,有效提升了评价的教育价值。
结语: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及课程评价体系改革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数字化教学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还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创新方案,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国华.“互联网+”背景下互动式教学在中职“电工基础”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4,26(02):125-127.
[2]伍远征,邢毓华,王加祥,等.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工电子基础实验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07):108-112.
[3]何君,严金云.高职类电工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与实施[J].江苏科技信息,2017,(33):68-70.
[4]诸葛吉祥.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考[J].广西教育,2015,(22):116+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