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例谈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
正文
近年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教学日益被重视,笔者尝试以日常教学实践中相关案例,初步探讨史料教学,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初中课堂上开展史料教学应该以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适当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1】所以,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进行判断,最后再进行推理的能力。这也是对于史料最基础的运用。
案例一: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而整理制作的图表。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时间 | 地区 | |
北方 | 南方 | |
宋初 | 人口100多万 | 人口230万 |
北宋 | 贡献财政收入20% | 贡献财政收入80% |
南宋 |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重心难移 D.苏杭生活富足
笔者要求学生能够讲解题目,通过讲题过程就能判断学生的逻辑是否通顺。某同学讲到:“因为宋初北方人口100多万,南方人口230万;北宋时期北方贡献财政收入20%,南方贡献财政收入80%;再到后面看到南宋时期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结合课本第46页,‘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我判断这道题选C。”
这个过程,我们清晰看到学生对史料(图表)信息提取,并对照课本信息进行,最后做出判断,得到答案。学生单从史料中得不出“经济重心南移”这个结论,只能够得出“南方经济实力强于北方”这种结论,所以必须结合所学知识,与课本进行对照,才能推理得出“经济重心难移”。
这是我们史料教学遇到的最基本的层次,也就是培养学生归纳史料的观点,或者判断史料中给出的趋势,学生可以凭借史料,直接得出。
案例二: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清明上河图》图片,然后设问:这幅图反映了什么?同学们齐声回答,反映了宋代都市的繁华。
其实,学生从《清明上河图》中分析不出宋代都市的繁华,初一的学生,他们的印象只会有现代社会的景象。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商业区域或步行街,其人口数量都会比清明上河图上面的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答出“反映了宋代都市的繁华”,那肯定不是从材料中提取出的信息。其结论也只能是对于课本观点的搬运而已。假如这个时候,有学生发问:“那里明明没有几个人啊”,我们将如何应对?这里就说明史料中所提供的证据并没有指向我们的结论,犯了最基本的逻辑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学生简单生硬接收教师传授的观点,或者是简单搬照课本上的观点,所以这里需要继续添加史料。
材料二:11—13世纪西欧出现了几个大城市,如科尔多瓦、巴黎等。热那亚的人口从1.5万增加到10万人;威尼斯从4.5万上升为11万人;米兰从3万人增至10万人。1100年伦敦人口是2万,1300年为6万。当然,在这一阶段,绝大多数的城市是人口为1—5万人的中等规模城市,如法兰西的里昂和城郊共有人口4万人,图卢兹有3.5万人,图尔有3万人。奥尔良斯、斯特拉斯堡各为2.5万人,亚眠、波多尔、里尔、杜尔奈、梅斯各有2万人。马赛、阿尔勒、阿拉斯、阿维尼翁、博韦、伯恩茅斯、第戎、杜艾、里昂及兰斯各有人口1—2万。【2】
材料三:秦都咸阳人口达到80万以上的巨大规模,成为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特大城市。盛唐时期的长安是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长安城内的人口总数可能不下百万。南宋杭州繁盛无比,其总户数约在30万以上,共有城市人口约150万。美国学者钱德勒在《城市发展4000年》一书中列举了不同历史时期35个世界最大的城市,其中中国有5个城市先后8次位居世界第一。【3】
有了这些史料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宋代城市人口数量远远大于同时期西方城市。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宋代城市人口比之前的秦朝和唐朝时期城市人口数量都要多。然后两次比较后的结论都会指向一个最终的结论,宋代的城市繁荣。案例二学生要把两次简单对比分析的结论,再次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形成最后的结论。因为从这一步开始,运用史料的方法逐渐复杂,所以教师一定要从中引导,教会学生运用史料的方法。“初中史料教学,始终要立足于初中教学实情,切勿盲目拔高目标,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史料学习基本方法,”【4】
案例三:
教师讲述辽与北宋的和战时候,说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然后辽宋议和,辽军撤退,宋朝给辽岁币。这次盟约被称为“澶渊之盟”。教师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北宋以每年给辽“岁币”的方式换取和平,这种方法你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单单依据书本上的资料,学生绝对会不理解。认为打赢了战争却要去议和,绝对是屈辱的。所以我们就要增加史料,让学生对这个事件有更全面的理解。
材料一:公元996年,宋朝财政收入2千多万贯:1021年财政收入增至1亿多万贯。一辆白银折合一贯钱,宋送给辽的“岁币”是银10万两、绢20万匹,约折合30万贯。【5】
材料二:在1004年(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之年)后的120年里,宋辽之间再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事。在这百余年间,宋朝经济发展很快,《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都市繁华正是在此期间。辽国此后也是休养生息,边境榷场开放,满足了经济需要。辽国在1004年澶渊之盟之后,汉化速度加快。【6】
材料三:宋人苏辙认为澶渊之盟没有割让给北方异族任何领土,以可承受的代价成功使宋辽双方结束了敌对状态。不仅苏辙这么认为,当时大多数人和后代士大夫对澶渊之盟和岁币政策的设计者寇准都表示称赞和敬佩。【7】
如果教师列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学生就会得到基本的判断,“岁币”相对于宋朝的年财政收入来说是区区的“九牛一毛”,虽然每年给辽“岁币”,但是换来了宋辽之间的和平,有和平就会发展。如果在学生已经有了这个基本判断的时候,教师再增加材料三,则会更加巩固学生的这种观点。案例三的史料教学,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观点归纳和对比分析,而是看待历史问题角度的转换,这种史料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
案例四:
学习《明朝的统治》这节课时,教师关于朱元璋废除丞相、设内阁这个知识点时添加的史料是说因为宰相胡惟庸权倾朝野,骄恣擅权,恣意妄为,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材料一:他(胡惟庸)为此独自担任丞相数年,生杀废黜大事,有时不报告皇帝便径直执行。内外各衙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古玩,不可胜数……次年正月,涂节告发胡惟庸密谋造反,朱元璋乃诛杀胡惟庸、陈宁及涂节等人。【8】
如果只有这则史料,同学会想到:如果是因为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就要废除丞相,显然理由不够充分。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另找一个听话的人做丞相就行了,何必要废掉制度呢?所以,教师必须添加史料,引导学生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到汉、隋唐、宋、元至明初,以历史的纵向脉络来展示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相权一直对皇权有着制约的作用,这两千多年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得到强化,所以发展到明代,皇帝终于废除丞相制度,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教师可以对添加的史料可以进行简单整理,以列表的形式展现,方便学生学习。
史料二:
朝代 | 加强皇权的措施 |
秦朝 | 创立皇帝制度:皇权独尊、皇帝至上、皇位世袭。设三公九卿制度,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
汉朝 | 汉武帝故意提拔布衣亲信组成“中朝”,并由中朝对国家政事先做出决策,将原属丞相的决策权分割给了中朝,“中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变为执行机构。由此达到了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的作用。 |
唐朝 | 中央设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相互配合。 |
宋朝 | 就从三个方面来削弱相权:设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分割了宰相的行政大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 |
元朝 | 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 |
明朝 | 明太祖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权力,先是于洪武十三年杀掉丞相胡惟庸,皇帝自己直接管六部。【9】 |
本例史料的添加,不仅是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历史问题。而是通过史料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前人决策的艰难,迫使学生以纵向的深度来思考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也间接培养学生以后面对人生问题时会变得更加理性。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说过,历史是用实例教育人的哲学。史料的运用要突出教育性和历史性。史料本身就具有历史性,那么教育性就是要通过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来实现。笔者认为,史料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通过整合史料,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判断,推理,达到解决历史问题的目标,最终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
【2】《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原因新探》,李新宽,贾永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3】《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密度特征》,胡晓青、蔡镇钰,《华中建筑》,2013-02-10。
【4】初中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比较研究,杨立,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5年7月,硕士学位论文。
【5】【6】任世江:《宋朝的战事与宋朝经济生活》,《历史教学》2018年第12期。
【7】(美)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第30-31、44页。
【8】《朱元璋废相的缘由》,石磊,《文史天地》,2021-02-03.
【9】《中国封建帝王是如何削弱相权的》,顾敏,《今日科苑》,2010-04-23.
...